作为一个盈利组织,企业的起始阶段,要解决的是基本生存(现金流)问题;企业的发展阶段,要解决的是品质(利润率)问题;企业的成熟阶段,要解决的是可持续(总市值)问题。
如果说企业家在早期创业时,主要靠一件一件卖产品进行一种简单的“加法式”增长,之后就应该有意识地强化资本意识,推动企业实现“乘法式”增长。
怎样告别依靠苦力赚钱的初始阶段?这当中需要借助资本思维的三个梯度:杠杆思维、市值思维、协同思维。
杠杆思维
所谓杠杆思维,就是用小的资本撬动大的资本,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负债经营。
有的企业想贷款而不得,使得业务枯萎死了,有的企业却因为负债过重,无力偿还导致现金流断裂。负债经营与否,该如何权衡?当自己的经营利润率高于负债成本时,便可以加大负债经营的比重。
比如,某项目净利润率可达20%,以自有资本投入1000万元,则能获得200万元的净利润。而假设举债的利息率为10%,借入4000万元,需要支付的利息为400万元,而这4000万元能够产生的收益为800万元,除去利息依然还有400万元收益。因而,同样是1000万元的资本投入,如果不依靠债务杠杆,则只能获得200万元的净利润(利润率20%);如果外加4000万元负债经营,则能获得600万元的净利润(利润率60%)。
这就是资本的杠杆作用带来的效果,因而其增长速度会比依靠自有资本的滚动式发展迅速得多。忠旺的案例即是典型,其不但设法举债经营,而且设法降低举债的成本,因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本收益。
市值思维
所谓市值思维,就是依靠企业的资本价值去促进扩张,这比杠杆思维要进一步。企业的资本价值是多少,这常常是企业家很迷惑的问题。
很多实业企业家认为,自己企业的价值,就是自己企业总资产刨去负债以后的资产净值的价值。曾听一位资本顾问向一位实业企业家做普及讲解:“你的企业虽然只有5000万的净资产,但你的企业绝不是才值5000万,因为你每年的净利润有1500万,即使按照10倍的市盈率来算,你的企业卖1.5亿元一点问题没有。”
当然,一些企业主会认为,企业的资本价值是虚的,自己又不可能将企业卖掉。我们来看看李嘉诚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有一次李嘉诚宴请公司要客,结账之时,李嘉诚自掏腰包2万港币付款。众人不解李嘉诚为什么要自掏腰包,他解释道:“这顿饭钱如果由公司来掏,公司就多了2万块费用,相应的净利润就少了2万元,按照股市平均30倍的市盈率来算,我的企业的市值就少了60万。所以,如果是公司掏钱,一顿饭不是吃掉2万块,而是吃掉60万块。”
公司的市值,在进行对外收购时会发挥重大作用。价值8000万的企业,去收购一个价值2000万的企业,并不需要掏出2000万现金去购买,只要额外发行20%股票,就可将对方收入囊中。
协同思维
所谓协同思维,它不是以经营资源的共享、交叉销售为目的,而是以各业务间金融资源调配、内部融资为目的的资本运作。协同思维比市值思维要更进一步,常见于多业务、多元化的企业。
从理论上说,将业务分散到几个不相关的领域之中,只要各项业务完全不相关,就可以消除总现金流的波动。有了充分和稳定的现金流,就能够利用某些业务产生的富余现金流,来支持另外一些业务的发展。
在这种多元化经营方式中,平滑现金流的需要,成了联结各业务单位的纽带。成功多元化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总部能够掌控金融资源的内部配置,通过不同业务的组合可以重新分配现金流量与投资,并且获得比公开资本市场更高的效率。
比如GE的运作模式,整体上可以总结为“金融上高度集权,经营上高度分权”,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控股公司掌控所有金融资源,对各业务统一配置,以此提升集团整体的资本效率;
第二,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平衡不同业务的现金流,以提升集团整体的资信评级;
第三,所有对外融资皆通过控股公司进行,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本市场对企业整体的高评级;
第四,控股公司除了战略制定及结果考核,赋予各经营实体高度的自主权,以确保各实体的专业化经营。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旗下各实体是否进行经营上的协作,GE其实并不插手,皆由其自主决定。GE重点控制的是金融上的“互补”与“协同”。此时,GE与其说是一个经营实体,倒不如说是一个共同投资基金或一家内部银行。
文/徐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