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资本:成市不足 败市有余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特权,资本,股票,融资
  • 发布时间:2011-12-26 10:37
  特权资本古已有之。

  早期欧洲的远洋贸易公司基本上是皇家特许公司,那时候,享有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就是特权。但是,特权所派生的腐败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极致的情形则以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为代表,一个在贩卖黑奴的生意中发生巨额亏损的公司却为公众投资者画饼充饥。最终,南海公司不仅让包括英国财政部长在内的许多英国政界要员变成了阶下囚,也让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变成了被鱼肉的股民。

  更为严重的是,它把英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程推后200年。“南海泡沫事件”之后的200年间,英国没有发行过一张股票,直至1862年,英国政府公布《有限公司条例》,废除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皇家特许制度,规定“凡7人以上,经济目的合法,只需签署一份组织公司的备忘录,即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这标志着“有限责任”走入了民间,股权资本的平等性得到了保障,而不再是特权资本的特有属性。

  就是这个基于资本平等的《有限公司条例》使得英国经济迅速成长,使之成为世界工厂。截至1870年,英国工业产值占到全世界的32%。其中,生铁、煤炭的产量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从而将欧洲其它老牌帝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一。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只有彻底废除特权资本,资本市场才会有公平,才会有投资者的信心,才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石。否则,资本市场将无异于赌场。

  股市改革先过“大槛”

  如今,中国股市已经到了一个历史关头,公众投资者对特权资本通过上市疯狂敛财的行为已经忍无可忍。但他们当然只能用脚投票,这也使中国股市居然“10年终点回到起点”。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就职演说中指出:现在正是中国股市改革的大好时机。不错,他说得对。但问题是中国股市该改的方面有很多,而最先应当改掉的是什么?

  在此,我想大声告诉郭树清先生,中国股市改革必须首先过“大槛”。这个“大槛”就是制止特权资本对股市监管原则、对股市交易规则的系统性破坏。肯定地说,中国股市改革需要的是系统性重新构建,而系统性改革的核心,必须基于“有效限制特权资本”这个中心思想。否则,任何无视系统的、单方面的修修补补都是徒劳的。

  十年前,吴敬琏老先生的“赌场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一片叫骂。但我注意到:反对“赌场论”的人大都是站在融资者的角度,甚至站在特权资本的立场上,认为股市为中国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站在投资者角度再来认识这个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股市到底为中国国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其实,当年吴敬琏先生的“赌场论”就是站在投资者立场上,针对的就是特权资本破坏市场公平的事实。吴敬琏并不认为中国股市是赌场,而是认为中国股市不如赌场。他说:股市还不如赌场,赌场还要讲规矩,还要有公平。但中国股市上,不仅有人可以随意翻看别人的牌,甚至还可以换牌。这当然是不如赌场,它至少是个“老千”横行的赌场。而这个“老千”实际就是特权资本。

  遗憾的是,十年前还有吴敬琏先生的怒言,而现在,这样的声音连怒不可遏的股民们都觉得没劲了。为什么会这样?本质是:中国资本市场从维护特权资本利益出发建立了市场规则,反过来,这些市场规则又激励和壮大了特权资本的利益。在此前提下,中国证监会的利益立场发生了偏移,偏离了“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基本理念,变成了维护特权利益的工具。难怪,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A股市场上得不到保护,市场经济中占有核心地位的“资本定价”20年来没有一天是有效的。

  一个根本不具备定价功能的市场,它的存在意义何在?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特权资本的横行。特权资本破坏了资本市场公平,特权资本破坏了资本市场信心,特权资本扭曲了中国资本定价,特权资本带坏了一切资本行为,特权资本是一切资本腐败的源泉。所以,股市改革必须从限制特权资本入手,并以此为核心,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革。

  强力约束特权资本

  当然,特权资本绝非中国特有。华尔街那些“大到不能倒”的资本都属于特权资本,而且伴随着垄断资本控制时代的现实,特权资本的行为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肆无忌惮。它们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把一切弱者当成任意鱼肉的对象,把一切限制性监管丢进垃圾桶;它们通过制定规则洗劫了中产阶级,让贫困群体越来越庞大,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失去了公平。

  特权资本的存在扭曲了所有资本行为。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中国一些民营企业家干到一定程度就要“跑路”,今年的情况特殊,确有还不起高利贷的原因。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不是当前特有的现象,而是常态。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有企业家都希望获得“特权资本”同样的好处,于是通过行贿获得特权,但真赚到了钱,心里又不踏实,唯恐哪天特权背景倒台而受到牵连,所以就“跑”。

  越要获得特权,腐败就越严重;腐败越严重,经济就日益泡沫化;越泡沫化越需要仰仗特权赢利,越仰仗特权赢利,社会就越腐化——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经济集体的健康程度严重恶化,民族的实业精神遭到毁灭性打击,泡沫经济周而复始,贫富分化走向极致。

  对股市而言,有没有办法约束特权资本?有。股权分置改革就是绝佳而重要的尝试,它是在“强力约束特权资本”的前提下,由更为公平的市场谈判所形成的“相对公平的结果”。这个经验,就值得在“分红”等公司日常决策中获得发扬。改革家郭树清已经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我对他最大的期许,不是彻底铲除中国股市特权资本的病根,这不是郭树清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尽一切努力、以法规和市场系统性变革约束的手段,制约特权资本的权利、还权于民,这一点应当是有希望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当然,我们同时应当看到,在垄断资本控制世界的时代,中国如果没有与国际巨头实力相当的财团,又如何去参与国际竞争?但中国有了这些财团,是不是老百姓也会吃亏?这是一对十分难解的矛盾。在这个现实条件下,如何才能找到平衡?奥巴马在找,中国就更该找,否则中国就根本谈不上任何“制度优势”。

  钮文新/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