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难违

  青年时代的曾国藩是“人定胜天”主义者,非常推崇意志的力量。他认为人的意志是无所不能的:“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初创湘军时他一无所有,有的只是意志。唯意志论的信念,支撑他穿越了本不可能穿越的重重艰险,以一介书生,赤地立新,创立起湘军。

  在湘军连获胜仗之际,曾国藩一度顾盼自得,予智予雄,对自己的主观能动能量相当自负,以为“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

  但是随着一生经历多次挫折,特别是咸丰七年被皇帝罢黜回家的大挫折后,他开始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局限。被罢黜居家这一段时间,是曾国藩一生最痛苦的时期之一。命运由大荣瞬间转为大辱,状态由大喜急坠入大悲,使他恍然体悟到人力的无可奈何。回顾往事,细究天人,曾国藩恍然发觉,人生不过是一股水流,流到哪里,完全是由地形决定。自己其实不过如一粒豆粒,在命运的簸箕中随机跃动。极度痛苦之中,他找到了“天命”之说与“黄老之术”作为挽救心理危局的良药。

  天意从来高难问。事实上,那位天上的神秘人物,经常做出一些看起来乖戾无理的决定。古来如李斯、董卓、杨素,智力皆横绝一世,早年飞黄腾达,看起来命运对他们很厚待,结果下场都很惨。也有一些能力超群锐意进取者,终生不得施展,却幸运地逃过了动乱,得以享尽天年。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悟到,人力其实是很弱小的。“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如果把心胸放大到宇宙世界层面,则人间小小荣辱风波不值一提。

  皈依天命说后,曾国藩一改过去的急切焦躁,在处理大事时变得从容不迫。他不再认为,王朝的命运可以由他一手左右。太平天国能不能平,大清王朝还能存在多少年,这些太大尺度的事件,不是某一个人甚至某一个集团能够决定的。在这些大事件背后,有着天时、历史、人心等诸多深层次力量,个人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因此,他所要做的,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自己的能力而已,而不必杞人忧天,将太多无法承受之重揽到自己肩上。

  曾国荃久攻天京不下,肝气上升,心情焦躁,行将得病。曾国藩写信告诉曾国荃,太平军能不能平,南京攻不攻得下,乃是天地间那神秘的大力量决定的,个人能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金陵之克,亦本朝之大勋,千古之大名,全凭天意主张,岂尽关乎人力?”因此要求曾国荃将能否攻下南京“付诸可必不可必之数,不敢丝毫代天主张”。

  他打了这样一个比方,用科举考试来比喻天京之战:“譬如场屋考试,文有理法才气,诗不错平仄抬头,此人谋主张也。主司之取舍,科名之迟早,此天意之主张也。”个人在天命力量面前,只能老老实实地努力,不可妄图侥幸,鲁莽裂灭。

  到了晚年,回首往事,曾国藩越来越认同,人的主观努力能施展的范围其实相当狭窄,环境和时机远比人的努力重要。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没有那个运气,一个人再挣扎奋斗也无济于事。

  对于自己一生功业,他以“运气”总结之:“其初办理团练,略招勇丁以剿土匪,其后四方多故,事会相近,遂有不克中止之势。”“国家??正值剥极将复之际,不才会逢其适,侥幸有成。”“湘淮诸公应由布衣徒步以取将相,特借鄙人以发其端。”其间离合得失,千变万态,“纯关天意,不由人谋。”这其中固有谦词,也有灼见。

  张宏杰: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张宏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