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没选过秀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快乐女声,选秀
  • 发布时间:2012-02-10 13:51
  从超级女声到快乐女声,从好男儿到快乐男声,一时间以才艺展示为过程,成为演艺明星为目的的选秀类节目在中国大陆如雨后春笋般愈演愈烈。通过一系列比赛晋级最终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回报,通过几年间的演变,国内的选秀节目类型和主题也从最初的专业领域渐渐地延伸到各个你所能想象到的领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选秀”这个最初的热门词汇已经渐渐失去了光彩,不仅仅是因为同类型的节目越来越多,主要是千篇一律的运行模式,长时间的重复,使大众产生了食之无味的感觉。

  最近笔者观看了《全美超级模特新秀大赛》第十七季的比赛,作为一个生命力比较持久且人气一直旺盛的真人选秀类节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真实”。其选手都是刚刚进入模特行业的新人,通过参加这个节目来提升自己在事业方面的知名度。但是,节目内容绝不是简单的走秀形式,它完全还原模特行业的残酷生存环境,每一期淘汰一名选手,淘汰的标准非常简单,一个表情不到位,一套服装的搭配不符合主题等等。而且这仅仅是来自比赛规则方面的残酷,私底下选手之间也是各自为营,彼此间所流露出的绝对是竞争对手的气场。或许中国观众可能不理解,一个选秀类节目何必要做得这么不和谐。笔者认为首先对于从业者来说,参加这个节目是对她们能力的一个终极考验,对于观众来说,如果有想要步入这个行业的人,不仅能够真实地认识这个行业,也能做好充足的准备。或许这正是《全美超级模特新秀大赛》节目长久不衰的秘诀。

  反观国内选秀类节目的固有模式,大范围海选,几百强缩减到几十强,最后开始10强的角逐,直到产生三甲,这是流程模式;内容部分除去比赛环节就是选手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的介绍,以及比赛时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选手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友情。或许有人会说,这样没有什么不好。确实,在国人传统文化的大观念之下,这种模式确实让选秀类节目在兴起之初赚足了人气和口碑,但是经过这么些年的“洗礼”后,观众已经麻木了这种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的老套路。我只能说,国内选秀类节目是一个唆使“无为青年”尽情挥洒自己梦想的舞台,是一种利用观众的真诚和选手的无知为投资方赚取高额回报的赤裸裸的精神剥削手段。

文/YOMI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