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看过剧场版的《辛普森一家》之后,才顺藤摸瓜地找到电视剧的,网上一搜,吓一跳,原来该剧的动画片已经快五百集了。看剧场版的时候,我笑得很辛苦,毫不夸张地说,全片每一秒都是高潮,每一句话都是包袱。电视剧的笑料虽然没有那么密集,可每天一集看下去,笑得积少成多,积重难返,即使不去健身房也能把腹肌练出来。《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福克斯的一部动画情景喜剧。该剧自1989年12月17日的首次播出开始,《辛普森一家》已播出了22季。 从作为一部电视剧开播以来,《辛普森一家》赢取了大量的奖项:其中包括25次艾美奖、26次安妮奖和1次皮博迪奖。1999年12月31日期的《时代》杂志将其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电视剧;2000年1月14日,《辛普森一家》的星星被刻在了好莱坞星光大道上。作为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情景喜剧及动画节目。《辛普森一家》对流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男主人公候默懊恼时的咕哝声“D‘oh!”便被英语词典所收录,在中国大抵只有鲁迅才能有这样的待遇。
之所有如此大牌的待遇,当然和它的影响力密不可分。曾写过《好莱坞现场报道》的影评人周黎明说:“有人让我推荐一部最能反映美国社会的电视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辛普森一家》;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一部最能反映美国精神的电视剧,我的回答依然是《辛普森一家》。”
如何定义美国社会?怎样概括美国精神?抱歉,这真不是我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也不是自由、平等、民主等辉煌的大字眼能一言以蔽之的。我想只有看了《辛普森一家》之后,才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它通过对候默一家五口生活的描绘,戏仿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同样是家庭剧,区别于《成长的烦恼》中的温情与励志,辛普森用的是辛辣而幽默的方式自我嘲讽了美国的电视、文化、社会、政治、宗教、环境、教育以及人类境况的诸多方面。
比如:男主人公候默工作的核电站隔上一阵子便闹出点幺蛾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地方法官乃至总统的怠慢疏忽,以及普罗大众的天真愚昧;淘气鬼的儿子和如同希拉里翻版的女儿都在同一所小学读书,他们的教育问题一直令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收看充满暴力血腥的《猫和老鼠》 和小丑主持的儿童节目,则是对整个电视文化的嘲讽;候默的太太是一名堪称完美的全职主妇,她为了反对电视台的垃圾文化和全镇妈妈组成抗议联盟,电视台妥协之后,他们全家对着充斥“高大全”式的说教节目直打哈欠,从而反思民主运动的弊端。在奥巴马推行新的医疗制度之前,美国的医疗体制也不幸中弹,侯默安慰女儿即将到来的手术:“美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仅次于日本、加拿大、瑞典、英国……嗯,欧洲的所有国家”。抛开亘古不变的主人公一家,每集里出现的配角和客串角色也都极具代表性,这些角色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美国的行业缩影和阶层代表。例如当地腐败、懒散的警官威格姆是对美国警察当局的讽刺;小丑是当代美国资深娱乐业主持人的代表;核电厂老板伯恩斯是无情的老式的企业恶棍的代表;而住在老人院里的辛普森的爷爷,会让人联想到当代美国老人“老无所依”的尴尬处境。
如果嘲讽止步于此,那么《辛普森一家》和美国电视脱口秀并无本质的差异,只不过一个善于讲故事,一个更喜欢骂骂咧咧,横竖不过是利用密集的笑料对整个美国社会进行调侃。《辛普森一家》技高一筹的地方正在于,它不是碎裂在地上的哈哈镜,把笑料和讽刺散漫地折射,相反,它们有组织有纪律,因为它们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重要职能正在于打碎观众心目中的“美国梦”。
所谓的American Dre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和社会问题的集中显现,很多人心中的“美国梦”正在破碎。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文艺作品便开始分叉成两股力量,一类坚挺“美国梦”,如经典剧集《欢乐满屋》,后者则是敲碎“美国梦”的代表,最杰出的如阿瑟.米勒的经典舞台剧《推销员之死》。相比之下,传统的“美国梦”作品更像是中国的《新闻联播》里的美好生活:一个幸福的家庭;芝麻大小的分歧;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孩子;能够轻易解决的社会问题和一个从来不是问题的经济问题。如此过分美好的描绘简直就是对现代美国梦的一个典型的错误阐释。它创造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帮助美国人逃离现实,沉醉于他们永不能达到的《欢乐满屋》里的那种完美程度。 《辛普森一家》则更现实,因而也更真实:一个相对满足的家庭。由夫妻两人共同努力维持的比较稳定的婚姻。一份中产阶级的收入。三个有着实际问题的孩子和一个让人失望的社会。辛普森一家的经济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满足于简朴的生活。虽然这是对当今美国社会比较灰暗的看法,但却是事实。这个对美国梦更清晰的描绘直接告诉同样是工人阶级的观众们,他们在帮助确立一个“正常”的准绳来代替媒体所定义的那种无法达到的完美的美国梦标准。《辛普森一家》中有一组重要的配角,就是他的邻居内德一家,这一家子简直完美得无懈可击,是“美国梦”的忠实信徒,男主人公内德更是一个连蚂蚁都不舍得踩死的美国唐僧,编导就是要把这样两个极端的家庭并排放置在一起,然后不遗余力地揭露我们事实上是多么愚蠢,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又是多么不切实际的诗意和雅致。
在《辛普森一家》中处处可见美式的讽刺和调侃,却不仅仅满足于博君一笑的肤浅表象或是指桑骂槐的口舌之欲,它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拯救美国的真正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哪里?候默似乎给出了答案,引导社会步入秩序和正义的真正力量来源于普通民众。从这个角度上讲,它如同一篇警示寓言。
文/夏城南 设计/徐小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