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读懂世界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书店业,年度阅读排行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17 10:54
说到这处,不免想起在2011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从即将歇业闭门的上海万象书坊怀抱书籍黯然而归的场景,这家在复旦颇有人气的人文书店终究抵不过高昂的租金和每况愈下的营业额,无奈选择退出,令人唏嘘。
当然,书店的衰落并不见得中国阅读市场的萎靡,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广泛兴起和阅读工具的多元化并存,中国公众比以往更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便利和愉悦,这对公民精神的养成大有好处。
中国阅读
2011年的中国阅读,可以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来形容,特别是下半年井喷式地涌现一大批叫好又叫卖的图书,令人印象深刻。譬如,由朱镕基逐字审定通过的四卷本讲话实录正式出版,在公共领域引起热烈反响,一时间洛阳纸贵,盛况空前,人们在阅读中仿佛又回到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改革年代。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正式授权版《百年孤独》以一种故人相似重回首的姿态把魔幻文学的魅力摆到中国读者面前,高居畅销书榜之列;智利作家波拉奥尼的成名作《2666》也顺势进入国人的阅读视野。
这一年,科幻著作大有复兴的势头,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热销的程度让科幻界瞠目,来自各方面的好评更是目不暇接。笔者在此热烈期盼韩松的《火星照耀美国》再次光耀中国,在有所谓“末日”传说的2012年,读点科幻懂点幽默,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无疑大有裨益。值得一提的还有《乔布斯传》中文版的发行,它告诉我们所谓的乔布斯神话是如何形成的。
除这些在公共领域已经广受关注的读物之外,一些低调却颇为有料的学术和传记读物的出版也颇值得推荐。比如这本《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社科文献出版社),可能就是2011年被忽略的好书之一,在汇聚众多读书人的互动平台豆瓣网上,这本书被认为用“学术的眼光来八卦蒋氏”的好玩之书。
据说该书的台湾版本一次就曾售出六千多本,成为市场畅销书,而在大陆这边问津者不多。
另一本值得关注的书是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金大陆先生的力作《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上下册,上海辞书)。这套书的起的名字就很有意思,什么叫“非常”,什么叫“正常”,一个特殊时期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事实上,作者似乎并不打算在宏观的政治层面回应,而是非常讨巧地通过日常生活的诸多侧面来反映上海这座城市和她的市民,是如何在一种政治生活不正常的状态下维持自身生活常态化的努力。
所谓的“文化革命”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在被扭曲的政治狂热下,普通市民依然遵循他们的日常生活法则。比如,书中用详细的史料和数字揭开“文革”时期“赤胆忠心”口号掩盖下潜藏的腐败和交易。如有些人利用大家对毛泽东狂热的崇拜,私自开发地下生产线加工毛主席像章并大肆贩卖,另一些人买来各类报纸,经过剪贴再送往外地隐蔽的地下印刷点造出地下“文革”报刊,雇佣上百报童出售以牟取私利……
正如作者所说,“‘文革’时期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地下性交易这些都存在。绝不是像有些人怀念‘文革’说的那样,‘文革’不存在贪官。”
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
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永远是一个热门的主题,百余年来也造就一批以知晓中国和读懂中国为己任的西方记者群,留下颇多的文字记录和传奇故事。
保罗.法兰奇的《镜里看中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记录从鸦片战争以来到毛泽东时代的驻华外国记者肖像群,做了全景式的描写。作者法兰奇本人从事在华的商业咨询业,偶然机会读到著名中国通卡尔?克劳有关中国商业的著作大为敬佩,并决心把前辈们的足迹记录下来。
还值得记上一笔的是,卡尔.克劳的两本代表著作《四万万消费者》和《洋鬼子在中国》在2011年也有中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克劳属于在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赫赫有名的密苏里新闻帮一员,交友广泛,经历丰富。
美国《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前驻华记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的游记作品《寻路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这也是他自《江城》、《甲骨文》之后“纪实中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何伟或许是当代西方最知名的中国旅行者,他的游记作品屡获美国最佳旅行奖,喜欢他的中国读者自称“河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涪陵生活多年后,他的汉语已经颇有些四川味,这让他和遍布全国各地的川籍农民工交流时毫无障碍。
何伟看待中国的视角与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截然不同。在《寻路中国》中,何伟怀揣一张在中国考取的驾驶证,沿着长城去寻找他所未见的中国。他所描写的中国也是我们所很少触碰过的:贫穷但顽强弃农转商的农民;温州没有太多文化但精明至极的创业老板;奔赴沿海地区打工的年轻的农民工;福建帮人偷渡的蛇头;面对强拆顽强抗争的中国老派知识分子;研究长城的农民等等。何伟相信,他能够通过叙述普通人的经历来展现社会变革的实质。
何伟曾在某地连待上数月,甚至数年,来跟踪某种社会变化。他可以连续五六年在北方一个贫穷的小村子里,和那里的村民成为朋友,一同干农活,用尽全力帮助村民生病的孩子度过难关;同时他也是一个旁观者,他看着村民魏子淇是如何靠着自己的能力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为村里第一个经商成功的商人,又是如何从政失败的过程;他还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他尽量避免价值评判,他只是记述他所看到的事实。何伟的文字简单流畅,当然偶尔他也会犀利地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不过更多的时候,他都是相当平静地在讲着那些人们的故事。
西方学者谈中国共产党
离开何伟的叙述视角,著名中国问题研究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的著作《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央编译出版社)是2011年低调却极具前瞻意识的政治著作。
这本书客观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执政党研究的分析框架、描述方式和预测,同时对近2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和思想上的建设举措提出详尽的分析。沈大伟提出,中国共产党事实上一直在应对各项挑战和自身组织机理的重组,其转型的两大亮点就是收缩和调适。
沈大伟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善于学习和吸取教训的组织,在有关苏东国家政党失败的历史经验总结中,中国学者对这些教训的分析和广度要远远超过西方所持的认识和揣测。他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组织上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和新措施并不像西方许多学者和记者所认为的那样“太小、太迟”,而是相当有效地应对了党所面临的许多挑战。
最后,作者概述了西方许多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三种主要预测:崩溃、维持现状和民主化。沈大伟教授并不赞同这三种观点,而认为中国将来会走向一种“折中型国家”的模式。在2011年激辩“中国模式”优与劣、存与否的重要年头,这本著作所提出的观点是不应被忽视的。
而该书由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亲自审定通过,本身就说明一种增量式改革模式成功的可能性。
关于《时代》创始人的书
再来看看传媒领域,除乔布斯传记在下半年的热销外,另一本关于传媒人的最重要著作非《出版人:亨利.卢斯和他的美国世纪》(法律出版社)莫属。
尽管中国读者对于卢斯的个人经历和他一手创办的《时代》杂志已经非常熟稔,但其传记始终未有中译本的出现。而原著在美国被公认为最贴近亨利.卢斯真实内心世界的权威著作。
作者布林克利在着力肯定卢斯创建其传媒帝国的丰功伟绩的同事,也刻画了一个崇拜财富和虚荣,在保守与偏执中寻找心灵慰藉的传媒大亨的多面形象。
笔者失望于许多中文书评一味地褒扬传主所取得的成就,却忽略了传记作者本人对传主形象的解构意义。
布林克利纠正了我们许多对卢斯商业成功天才式吹捧的神话解读,诸如是谁创办了《时代》并确立她独特的新闻文风,呼吁援助中国抗战背后的考量,以及他真实的政治理念和其从政野心,失败和紊乱的个人私生活等。
这些通过作者冷峻客观的描述,呈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卢斯。
正如布林克利在后记中盖棺定论,称“卢斯并没有改变世界,他最重要的遗产是在媒体迅速壮大的历史时刻创立了新的信息和通讯媒介,并改变了美国人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当然,对于任何一位想要铸造功名成就的传媒人而言,卢斯的成功乃是他们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师)
文/贾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