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的生死书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陈坤,微博,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17 10:55
2012年1月6日下午,陈坤一袭风衣亮相。只是,这一次直面媒体与此前的活动有所不同,在来的路上,陈坤在微博上直言“很紧张”。这一次,是他的新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发布仪式,地点,北京王府井书店。
上面的描述是他书中的片段,此书集中了他对生与死的参悟。
关于生死
为什么要到西藏去行走?在外界能猜测到的所有理由之外,源于一本《西藏生死书》。
一个妇人的儿子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求佛陀让他的儿子复活。佛陀说,你到城里去,问一户没有亲人过世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给我。妇人高兴地去了,但沮丧地回来了。佛陀问她,你带回芥菜子了吗?妇人说,我问了好多家,可是每户人家都有亲人过世了。
这个《西藏生死书》里的小故事,让陈坤颇明白,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谁也逃不过,所以你必须去接受它。
他第一次看到《西藏生死书》是在大学期间,那时他刚刚20出头,正是激情喷射的年纪。大一下学期,同是北京电影学院96级表演系本科学生的赵薇被选中拍摄电视剧《还珠格格》。拍完后,陈坤去剧组帮同学赵薇搬行李。在她住的招待所里,陈坤看到了一本书,封面上写着“西藏生死书”。
赵薇把书递给他,“给你看吧。”陈坤在他的新书里记录,这是他看到的第一本有关佛教的书。这让他有了机会去倾听有关生死的辨析,“这本书给我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后,陈坤开始走上了一夜成名的快车道。大四时,他第一次触电,出演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国歌》;被知名导演赵宝刚选中,出演偶像剧《像雾像雨又像风》。陈坤开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获得的片酬是一集3000块,拍完全剧他拿到了9万块钱。
“这对我来说是很大很大的一笔钱。”陈坤记述,拿到钱的第二天,他去邮局给远在重庆独居的母亲寄去了四万块,剩下的钱拿来作为出国旅行的押金和开销。此后的陈坤风生水起,直到2003年“非典”期间,电视剧《金粉世家》的热播,让陈坤真正跻身新一代人气偶像。
于他而言,这意味着片酬的成倍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剧组开始邀请,以及越来越多人的赞美。“那种感觉非常让人陶醉。很多的追捧,很多的钱,那是一种很美的感觉。”名利双收后的陈坤,开始心无忌惮的花起了钱:给母亲买了一套公寓,给自己买了一套公寓,弟弟结婚再买了一套房子。
孩童时的陈坤,家境拮据,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家五口人挤在十三平米的房子里生活。以往,那种拥挤时的心酸,那种他在北京第一次租到房子时的激动,已经换作了功成名就后的恣意和快乐。
一夜成名后的欣喜,很快换作了膨胀、迷失,甚至是对失去的恐慌和抑郁。陈坤在书里剖白,从2003年到2006年,“那是我迷惘的三年。”
等他走出迷惘时,陈坤感觉自己已经能更加清醒地把脉出生命的本质。他曾透露,每年都会读一次《西藏生死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感悟到不同的人生哲理。“书和字都没有变,但因为自己一直在前进着,所以永远有读不尽的东西。”
回到拉萨
陈坤的新书形成自他组织的一次以行走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名为“行走的力量1+N去西藏”。他说该次行走的初衷颇为简单,只是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从在行走中获得内心力量。尽管对外称之为公益项目,然而一位娱乐明星倡导的活动,显然摆脱不了做秀的质疑。
新书签售当日,他的粉丝在书店排起了长队,等着偶像人生中的首次签售,为能拿到他的亲笔签名激动万分。但,这并不是陈坤想要的效果。在现场,陈坤一再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袒露,他写书的目的,为的是纪念他走进西藏的心灵之旅,也是对他过去30余年人生的一个交待。
经历过辉煌与迷茫,参悟过生死,再到西藏行走,逻辑才不显得突兀。
陈坤第一次到西藏,是因为拍摄电影《云水谣》,他第一次去剧组时,只带了三样东西,一个饭盆、一块铺在地上打坐用的布、几本书。2007年,他凭借该片获得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首次在国内加冕“影帝”称号。
2011年8月,电影《画皮2》刚刚杀青,陈坤又一次飞到了拉萨。几天后, 他率领此前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十名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在西藏展开了一次为期十余天的行走活动。这些天内,他和志愿者背着帐篷、睡袋、防潮垫等户外装备,住青年旅社、宿营户外,每人负重十五公斤以上,翻越了多座延绵的大山,多次翻过了海拔四五千米的山峰和垭口。
文学教授费勇在为陈坤新书的序言里写到,“陈坤的目的却是,在行走中回到沉静。行走在于战胜自己,练就一颗平静而强悍的心。”
在这次飞往拉萨的头等舱里,他仍不忘感慨头等舱的舒适和宽敞。陈坤在书中言及,他并不记得第一次乘坐头等舱的确切时间,却记得十六年前从重庆到北京的火车上,坐在硬座上,拥挤而嘈杂。陈坤感叹自己的生活“仿佛暴发户般绚烂”,却又禁不住心生疑惑,“到底绚烂的是我的虚荣,还是考验了我的轻佻?”
在西藏行走的十余天里,陈坤随时用录音笔记录下当时当刻的心情。诉诸笔端,就成为了他的第一本书。
《望东方周刊》记者周范才 | 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