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机场的风雨坎途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阜阳机场,春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3-09 14:36
候机楼外,同样冷冷清清。偌大的停机坪上只有一架客机停在那里,一台白色的客梯车停靠在旁边。
半个小时后,随着一阵飞机发动机轰鸣声的渐渐远去,候机楼内人去楼空,工作人员关灯锁门,机场重归寂静。
“这里航班少。”阜阳机场附近一位村民告诉本刊记者,“下午就这一个航班,起飞后就没人了。”
阜阳机场建于1994年,是安徽省最早的3个民用机场之一。自建成以来,阜阳机场就时飞时停、风波不断,还曾一度沦为“养鸡场”,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风雨坎途。
旅客吞吐量直线上升
阜阳机场位于阜阳市西南方向的颍州区境内,距离阜阳市区9公里。
为方便乘客出行,阜阳市开通了一条阜阳市区往返阜阳机场的公交专线。这路公交车经常坐不满,有时还空驶。
“乘飞机的人少。”一位公交车司机告诉本刊记者,坐公交的人大部分是机场附近的村民,而非往返机场的乘客。
由于乘客少,阜阳机场门前的马路也稍显冷清。村民们甚至把闲置的马路当成了晾晒场,在上面晒些小麦、玉米。
“阜阳机场目前开通有5条航线,”阜阳民用航空局党委办公室主任刘维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分别是阜阳到上海、广州、天津、厦门和北京的。”
阜阳到上海、广州的航班是每天一班,到天津和厦门的航班则是隔日开通,每逢周一、三、五、日才有航班,而到北京的航班只有每周二、四、六才有。
在已经开通的5条航线中,阜阳到广州的航班乘客最多,平均客座率达到80%以上,春运期间甚至一票难求。到天津和厦门的客源相对不足,上座率一直较低。
除了每天航班起降时的“片刻热闹”,阜阳机场大部分时间比较寂静。停机坪上没有飞机,候机楼内没有乘客,停车场内没有车辆……
由于客源不足,5条航线亏损运营。
“机场每年的资金缺口是6000多万元,靠政府财政补齐。”阜阳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小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目前,阜阳机场采取“保底”运营模式:不论乘客多少,每个航班都由阜阳市政府出资“包机”,按约定的上座率全额支付票款,保证航空公司“保底”运营,不受损失。
李小舟告诉本刊记者,阜阳机场目前航班较少、乘客不多的状况正在改善。
2007年至今,阜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直线上升:2007年旅客吞吐量1100人次,2008年4400人次,2009年17666人次,2010年达到11万人次,“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华东第一。”
2011年,阜阳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16万人次,“接下来还会增长,因为将有新的航线开通。”
阜阳自筹3亿元
阜阳机场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最早的3个民用机场之一,曾开通了当时安徽省内第一条航线。
由于年久失修,阜阳机场设施落后,铁丝网围界、砂礓碎石跑道,只能飞安—2型小飞机。
1992年7月,当时的阜阳地委、行署决策,由地方投资异地扩建阜阳机场。该工程1992年12月立项,1994年11月开工,1998年建成使用。
新的阜阳机场占地面积842公顷,飞行区等级4C级,跑道长度2400米,可起降波音B737、空客A320等以下机型---就是现在的阜阳机场。
这个工程,是时任阜阳地委书记、后来被查处的安徽巨贪王怀忠任期内完成的。
1995年,王怀忠担任阜阳地委书记,他很不满意阜阳的飞机场运营状况和总体面积,在多次会议上都表示“机场太小了”,与阜阳的“国际形象”不相称,“必须将原有的小机场扩建成一个可以开通国际航班的大机场。”
于是阜阳机场扩建工程正式立项、开工。
阜阳机场建设历时4年,耗资3.2亿元,加上导航系统等设施,花费共计3.9亿元。除了国家民航局出资3000万元、安徽省政府拨款3000万元外,其余3亿元由阜阳市自筹。
为此,阜阳当地全民捐款,建造机场。公务员要捐,商户要捐,农民也要捐。
当时,阜阳市还突然冒出了不少让人觉得奇怪的收费项目,比如,车主去审车、摩托车去上牌、公民去办手续等,都要交50元的额外费用,“建机场用。”
“我捐了100元。”时任阜阳市委副秘书长的范玉山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必须捐的。”
当年的100元是什么概念?范玉山当时的工资是每月70多元,身为阜阳地委书记的王怀忠工资也不过100多元。
“每个干部捐款200元。”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丹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
带有强行摊派、强制捐款色彩的行为,尽管令阜阳干部群众有些怨声载道,但并没有阻止王怀忠,“大家都不敢反对,王怀忠说了,‘不换思想就换人’!”
范玉山是当时极少数当面反对王怀忠建机场的官员之一,他认为,阜阳当时建机场“不具备条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条件都不具备,“当年阜阳农民的年收入才200元”。
他清楚地记得,当时一位北京专家私下说,能上座80%是保本,90%是微利。而阜阳当时的情况,上座率达不到这个目标。
结果,当面反对王怀忠的范玉山被“换人”了,罪名是涉嫌“贪污”。
当年建机场被占地的农民也有很大意见。颍州区前新宅村原村主任张同和告诉本刊记者,他们村的地被占用后,人均拥有土地由一亩多减为二分多,粮不够吃,钱也没不到位,“全村至今还有十几万元补偿款没给。”
一度沦为“养鸡场”
阜阳机场也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但后来便光华褪去、逐渐衰落。其间,阜阳机场多次停飞,风波不断,甚至一度沦为“养鸡场”。
阜阳机场建成之初,王怀忠向安徽省民航局提出,保证上座率在60%以上,如果客源不足由阜阳地方财政补贴。
于是,在阜阳地方财政的补贴下,机场相继开通阜阳至武汉、广州、合肥、九江、厦门、北京、黄山等航线,一时间热闹非凡。
一年多后,随着客源严重不足问题的逐渐凸显,阜阳地方财政难以支撑,阜阳机场被迫关闭。
2001年4月,已经升任安徽省副省长的王怀忠被“双规”,阜阳机场更是备受非议。
到了2002年,勉强恢复运营的阜阳机场依旧负重累累、步履艰难。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阜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一共为920人次,一个多星期才有一架飞机起落,每条航线的年度财政补贴400万元。
也就是在那一年,李小舟开始主持阜阳民航局工作。他说,他上任以来,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阜阳机场结束闲置状态。
2002年10月,停航一年多的阜阳机场开通了阜阳—上海航线。不料,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的严重影响,上海航线被迫停航。
非典过后,上海航线恢复运营,并于2004年3月改由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的CRJ-200型飞机执飞。
正当阜阳机场刚有起色之时,“11.21”包头空难再度使阜阳机场陷入了停航的尴尬境地。
2004年11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一架CRJ-200飞机,由包头飞往上海途中,在包头机场附近坠毁,造成55人遇难。
这架飞机,正是准备从包头飞抵上海后,执行上海飞往阜阳航班的飞机。
于是,阜阳机场再次受挫停航。直到2007年,随着阜阳首届贸易洽谈会的开幕,阜阳机场复航。
数次的飞飞停停,诸多的坎坎坷坷,使阜阳机场伤痕累累、疲惫不堪。
阜阳机场所在的颍州区前新宅村村民向本刊记者回忆,停航期间,机场内空空荡荡,跑道上杂草丛生,停机坪上看不到一架飞机,只有一群群公鸡母鸡在里面嬉戏、漫步,“飞机场变成了养鸡场”。
一位久别而归的阜阳人甚至在当地论坛这样写道:真想不到,曾经那么辉煌的阜阳机场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阜阳机场的数次停航,不仅造成设备闲置,还导致众多人才流失。
机场建成之初,阜阳机场有员工220人,经过几次停航折腾,目前已减少到60人。停飞期间,有40多名机务、空管、通讯导航、气象观测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开阜阳,到别处谋生。
“这些都是培养时间长、培养成本高的稀缺人才!”李小舟说。目前,北京、上海、威海等地机场“都有我们的人”。
“再难也要飞起来”
“阜阳机场真正开始发展是从2007年开始,”阜阳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小舟告诉本刊记者,“从2007年至今,不但从未停航,而且越来越好!”
李小舟说,尽管阜阳机场经历了多灾多难,饱受了流言蜚语,但阜阳机场的职工们一直在默默坚守,“大家精心维护、严格管理,使机场一直处于‘适航’状态。”
停航期间,阜阳机场职工只能拿到70%的工资,虽然资金紧张,但对机场的投入却并未停止。2006年,阜阳机场投入了153万元安全专项整治资金对通信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和航管自动气象站等进行了技术改造。
随着阜阳市“6621”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工程的规划实施,各方要求阜阳机场复航的呼声越来越高。
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丹告诉本刊记者,新一届阜阳市领导认为,阜阳机场不是阜阳的一个包袱,而是一种资源,不能浪费,“再难也要飞起来。”
2007年,在首届皖西北(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之际,11月16日上午9时21分,随着一架来自东方航空公司的麦道MD90飞机稳稳停在阜阳机场停机坪上,历经艰辛的阜阳机场再次实现复航。
2009年4月,阜阳机场开通了阜阳—广州航线航班,有南方航空公司采用50座的ERJ飞机执飞。
接着,阜阳机场先后又开通了天津、厦门等地航班,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不断攀升。
2009年11月,阜阳机场在保安审计时,以综合符合率位居华东地区已审计机场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审计。
2010年4月,阜阳机场顺利通过了航空保安后续审计。2011年6月顺利通过了国家民航安全审计。
为了保障阜阳机场顺利运营和持续发展,阜阳市政府加大了对阜阳机场的资金支持力度。
李小舟介绍,阜阳市政府每年对阜阳机场资金支持为1.6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每年投入6000万元,另有每年1亿元的“航空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阜阳机场的建设发展。
对此,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丹解释,阜阳市政府不仅把航空体系确立为阜阳交通枢纽体系的一部分,从财政上给予补贴,并积极争取改造资金,使阜阳机场设施得到改造、更新和提升。
另外,阜阳市政府还借鉴赣州经验,设立“航空发展基金”,支持机场发展。具体做法是,阜阳市8个县市区政府,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每年总共一个亿”,用于机场的建设发展。阜阳机场又把这些资金转化为机票款,用于支付该地政府公务员出行的机票对冲。
“机场建对了”
从2007年至今,阜阳机场恢复通航以来,航班数量不断增加,旅客吞吐量直线上升。也不容回避的是,阜阳机场的一直是亏损运营,政府每年要投入1.6亿元的巨额资金才得以维持。
这样持续严重亏损、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的的机场,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阜阳机场负责人和当地政府官员的回答惊人的一致:“有,阜阳机场的存在非常有价值!”
阜阳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小舟表示,他一直认为,“阜阳机场建对了”,在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交往、促进招商引资以及提高运输、救灾、航拍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阜阳机场已经成了阜阳优势的代表。”
一个例子是,李小舟发现,与阜阳毗邻的河南周口、信阳、漯河等城市,近年在对外作招商引资方面的推介时,都将“靠近阜阳机场”作为一种交通优势在宣传。
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丹说,纵观阜阳机场几年来的运营,从过去的闲置,到现在的充分利用,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每年拿出6000多万元财政补贴,产生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远超过6个亿!”
赵丹说,阜阳机场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招商引资的必要条件,广州白云山被吸引到阜阳投资15亿元,进行中药深加工,由此产生的工业增加值和税收,远远超出政府对机场的支出。
不仅如此,阜阳机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质的适航条件,也受到了中国邮政航空公司等物流企业的青睐。
中国邮政航空公司是国内首家专营特快邮件和货物运输的航空公司,目前,其集散中心设在南京。由于南京靠近长江,湿大雾多,每年仅有240天适合飞机起降。
而阜阳机场全年340天适航,中国邮政航空公司正与阜阳方面洽谈。若谈成,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将投资40亿元在阜阳建设起降中心和几百万平米的处理中心,充分盘活阜阳资源,为阜阳当地医药配送等物流项目带来新的渠道。
2011年3月,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曾表示,从阜阳社会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出,民航在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强化交通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出路与反思
在李小舟看来,尽管经历了风雨坎途,但随着城市进步和旅游发展,阜阳机场依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阜阳机场将根据居民旅游需求,开通到云南、成都、西安等地航班,完善航线网络,使大家出行更加方便。
同时,机场还将积极吸引大的航空公司驻场,成立基地公司,促进阜阳机场的发展。
李小舟认为,中国民航是朝阳产业,中国人口基数大,市场潜力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飞行成本的降低,民用机场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丹也透露,阜阳市规划要把阜阳机场建成区域中心机场,开通航线25条,旅客吞吐量每年100万人次,达到盈亏平衡点,不需要政府再掏钱。
面对当前各地争相兴建机场的热潮,回想阜阳机场曾经的遭遇,阜阳市政府官员也对此进行了反思。
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丹告诉本刊记者,建设机场,首先要考虑当地财力,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硬上。当年,阜阳机场建设时就没有充分考虑当地财力,通过集资筹款,“干部每人200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要考虑当地发展潜力和周边市场状况。阜阳机场开开停停,就是因为市场客源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进出的人没那么多,形不成市场。”
同时,政府要从长远着眼,有一系列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有市场化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最后,建机场还要综合考虑当地交通体系的配套和完善。如果附近已有机场,就不必重复建设,以免造成浪费。
对此,原阜阳市委副秘书长范玉山也认为阜阳机场当年的建设没有“量力而行”。范玉山说,机场不是不需要,是不到时候。当年阜阳经济发展水平那么低,实在不该盲目建设。
《望东方周刊》记者金明大 | 安徽阜阳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