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基础业务垄断“破冰”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电信垄断,广电,谷歌
  • 发布时间:2012-05-16 15:51

  在电信业垄断问题再次被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正在谋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一方面,国家宽带战略提上日程,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去年12月宣称要像重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一样重视宽带网络建设,并且已经向国务院建议将“宽带中国”作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作为打破电信业垄断的根本举措,他也“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电信等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并制定相关的措施。

  去年6月份,有业内人士透露,工信部将出台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方案,三家电信运营商、广电方面和民营企业将共同出资,成立“驻地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三家运营商和广电方面占51%的股份,民营占股49%。实施方面,拟先由地方政府提出试点方案,并持有项目申报权,工信部将保留项目审批权、驻地网享有价格控制权。

  虽然最终的方案尚未出台,但是电信基础业务的垄断确实已经破冰。飞象网CEO项立刚指出,在促进网络建设、整合各种资源的大背景下,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很大。

  在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基础业务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是决定性的因素,同时国外的既有做法也可以提供借鉴。

  作为“试验田”的驻地网

  用户驻地网是指通过标准化的用户网络接口(UNI)接入到公用电信网的用户网络设施,可以认为是运营商的接入网与用户网络(如家庭网络或企业内部网络等)或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手机等终端必须通过驻地网进入接入网实现通信,因此,驻地网对于防止固网运营商“最后一公里”的垄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从防止通信网络的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的角度看,也有积极的意义。

  其实民营资本进入“驻地网”市场早就不是新鲜事儿。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一家名为泰龙通信(当时为太隆通信)的民营企业,就曾与联通四川分公司合作,代办联通市话的终端网建设。1997年底双方签订协议,其中规定泰龙通信投入资金进行(用户驻地网的)房屋、设备和线路建设,产权属于泰龙通信,由泰龙通信负责进行建设和维护,联通进行管理和运营,在发展用户后联通将电话初装费、每月月租费和驻地网内产生的通话费返回给泰龙通信作为代办费和投资建设费回收。到1998年6月,四川联通正式授权泰龙作为联通一个项目部进行用户驻地网的投资建设和电信业务的代销、代办、代管。

  不过联通与泰龙通信的合作一直比较谨慎,合作之初,联通一直抱着“尝试”的心态,而且泰龙通信经营驻地网业务并没有得到政府许可,直到2001年11月,泰龙通信才从四川通信管理局取得宽带驻地网经营许可证。不过泰龙通信并不是基础电信运营商,按照电信相关条例,只能经营宽带业务。

  联通之外,泰龙与电信之间的合作并不顺利。当时泰龙提出了合作条件:驻地网用户打出话费泰龙通信提取30%作为回报,而电信认为这个要求“不合理”。双方合作没有谈妥,电信一直无法进入泰龙经营驻地网的小区。

  泰龙通过与联通等弱势电信运营商的联合,在成都乃至更多城市圈下数万用户的驻地网资源,并形成了知名的“泰龙模式”,即通过与房产商合作,建设和管理包括固话、宽带在内的用户驻地网,然后向电信运营商租赁获利。但是由于与成都电信的矛盾不断升级,官司打到工信部,矛盾仍然无法解决。最终在成都市的斡旋下暂告平息。泰龙通信放弃了对成都电信收取网络租赁费用,而成都电信也允许泰龙通信接入网中的用户自行选择电信运营商。

  其实泰龙通信与成都电信之间的矛盾并不仅仅反映出分成上的利益冲突,背后还有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弱势电信运营商为了获得对于主导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各地扶持类似泰龙这样的驻地网运营企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驻地网的垄断,影响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面对现实,2005年,泰龙通信推出了新的经营模式:泰龙通信只负责网络接入,不提供业务内容,网络则对运营商开放共用,由运营商平等接入,用户自由选择业务。这样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方面,都可以接受。

  电信运营商一直是驻地网的重要运营主体,民营资本的进入实际上与电信运营商也形成了竞争关系。如果“驻地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最终成立,这也意味着民营资本有了合法的身份,参与到驻地网的运营之中。民营资本和电信运营商以及广电之间在驻地网运营上的矛盾将得到解决。

  目前驻地网的运营比较混乱,房地产厂商为了削减成本,将原本需要由其负责的部分驻地网设备交给电信运营商承担,而电信运营商为了争取用户,也与小区的房地产开发商或者物业治理公司签订用户驻地网独家接入协议,明确限定其它电信运营商再接入该用户驻地网,也让消费者掉去了自由选择权。因此,成立统一的驻地网运营公司,也有利于打破驻地网的变相垄断,维护用户的权益。

  互联网企业做宽带

  互联网企业是宽带等基础通信业务的重要用户,对宽带的质量和价格有切身感受。如果国家允许互联网企业出资展开宽带网络建设,不仅将给民营资本带来更广阔的机会,同时对广大用户来说,也是利好。

  国外互联网企业谷歌已经在展开相关的实践。今年2月份,谷歌宣布开始在美国铺设千兆光纤网络,首批部署的城市是美国两个同名的堪萨斯城,其中1个在美国堪萨斯州,1个在美国密苏里州。据谷歌宣称,建成后其宽带速度能够达到每秒1吉比特(Gb),这一速度将比美国现有电话及有线电视公司提供的宽带服务快100倍,用户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将不超过5分钟,郊区的医疗机构将可以通过网络传输3D医学影像资料。该公司计划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至少5万最多50万的美国人提供宽带服务。

  在网络建设的成本上,Broadpoint AmTech分析师本·沙赫特(Ben Schachter)估计总成本将为6000万至16亿美元。如果用户数为2万至20万户家庭,那么成本中间点将为5亿美元。

  虽然成本巨大,但是国内的互联网大佬,如百度和腾讯,均有这样的实力进行投资,所需的只是国家在政策层面的许可。

  不过互联网企业进入通信基础业务,还面临着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门槛,而且很难像三大电信运营商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因而也无法发挥通信技术的规模效应,因此在小范围内定点展开通信网络建设,成为可行的选择。谷歌也表示目前只关注测试项目,并不计划在美国全国提供宽带服务。

  不过此举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事件本身,由于谷歌进军宽带网络,并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向用户提供服务,这能够给电信运营商以压力。美国科技博客Silicon Alley Insider近期撰文称,谷歌之所以要建设超高速宽带网络,真实目的是希望推动运营商的网络升级,提供更快的网速,使得自己可以从中获益。

  而且从长远来看,只要有国家在政策层面的支持,民营资本展开电信基础业务的运营也是大势所趋。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华电信”早在2005年完成民营化改造,由一家垄断企业转变为公众持股过半的“民营公司”。

  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民营资本一直在等待机会,政府所需要做的,是不要让他们一再失望。

  本刊记者 启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