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长霖:克林顿青睐的华人翘楚

  • 来源:书屋
  • 关键字:田长霖,克林顿,华人
  • 发布时间:2012-07-17 09:40

  田长霖是美国名牌大学的首位华人校长,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首位华裔委员,美国亚洲基金会首位亚裔主席,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首任主席,台湾“中研院”院士……2000年4月7日,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643号小行星命名为“田长霖星”。

  近年来,美国内阁中频频出现华人面孔,其实,真正进军美国白宫、提名阁员的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田长霖。

  克林顿的致敬信

  田长霖是我的同乡先贤,因其祖屋与我的居所毗邻,他们兄弟姊妹返乡我均有机会见到。尤其是与田长霖之兄、美国波音公司的“设计巨匠”田长焯结为忘年交,使我了解到田氏兄弟在美国打拼的故事,并写成首部田长霖全传——《田长霖传奇》。

  田长霖祖籍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1935年7月24日生于汉口,幼年在上海启蒙,台湾大学毕业。1956年赴美国留学,1957年获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硕士学位,1959年5月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除在尔湾加州大学担任两年执行副校长外,毕生一直在世界名牌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工作,历任助教、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校长。

  田长霖也是我国早期留学生中最成功的典型和最杰出的代表。他只用两年半时间就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年仅二十六岁成为加州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杰出教授奖”得主;四十一岁被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相继获得美国科学院金质奖、航天奖,日本、德国政府授予的高级科学家奖,世界传热会议最高奖等三十多项殊荣,成为世界杰出的工程热物理科学家。

  1990年2月15日,加州大学的历史被改写了。田长霖一路过关斩将,从二百五十八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加州大学董事会任命为柏克莱加州大学第七任校长,于7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至此,他成为该校历史上、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一流研究大学校长的华人和亚裔人士。

  得知田长霖出任校长的消息,美国国会资深参议员威尔逊专门在国会大礼堂,为田长霖举办了一场热烈而隆重的庆祝宴会。美国国会的众议员、参议员及社会各界名流纷纷前来,为这位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亚裔大学校长田长霖道贺;其规格之高、人员之多,并且是在国会大礼堂举行国宴,这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田长霖不负众望,在任七年,历经种族歧视、火灾、足球风波、暗杀事件以及平权危机,在他的努力下均化险为夷,而且创造了许多奇迹,让柏克莱加州大学成为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该校研究水平扶摇直上,先由全美第五名攀升到第一名,而后又当上了世界名牌大学的盟主,把老牌“常春藤”哈佛甩在后面。

  在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只是一个收集资料和发放政府教育拨款的机构,在办学方针和课程设置上没有实权可言。因此,美国高等教育的监管权掌握在州政府和私人团体的手中,像柏克莱加州大学这样由州政府管理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经费主要仰赖于校长募捐。田长霖以其人格魅力,长空善舞舒广袖,屡次打破全美公、私立大学募款记录,从而使学校在州政府大量削减经费的艰难条件下,科研经费却稳步增长。1996年10月9日田氏兄弟返乡时,田长霖曾亲口对笔者说:“我带领柏克莱度过一场很大的预算危机,维持了学校的学术水平。我在七年校长任内,向社团募款可达九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公立大学在这方面的最高纪录。”

  正是田长霖的杰出贡献,当1996年7月9日田长霖宣布辞去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职务时,立即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克林顿特地给他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致意信,笔者曾将此信收入拙作《田长霖传奇》第二百三十二至二百三十三页。此信全文如下:

  尊敬的田校长:

  在您即将离开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职务之时,我很高兴能和您的朋友、同事与景仰您的社会各界别、各阶层的许多人士一道,共同对您及夫人表示衷心的祝福与崇高的敬意。

  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夕,我们体会到,无论是个人或是国家的未来,都依赖教育的品质而定,我们需要提供人们必要的途径,让他们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并为他们建立一个终生学习的环境。在这个举世努力的重要目标中,您无疑是一名当之无愧的领袖与导师。……

  在过去的七个年头里,您身为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对加大与加州社区乃至美国科教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原本学术上就不菲的柏克莱加州大学,在您力促多元化与对外发展下,奇迹般地由一枝独放而致万紫千红。

  为了迎接新世纪,您领导有方,在加大领衔主演了“群英会”,让柏克莱加州大学提前跨入新世纪。您应该对自己如此成功地扮演的角色,感到无比的骄傲与欣慰。

  在此,我谨代表这群因您的远见卓识与杰出贡献而受惠的人,感谢您在提升教育品质上的创举与无私奉献。

  您的成就是美国的珍贵资源,您的壮举将永远载入史册,您的名声将流芳百世……

  西拉里和我对您及夫人致上最诚挚的祝福,预祝您未来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比尔·克林顿

  到了1997年2月19日,克林顿又亲自派副总统戈尔一行,专程前往柏克莱加大,代表总统向田校长致以亲切的慰问。

  克林顿的非常举动也同样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外界纷纷猜测:克林顿总统如此关注一名大学校长,这在美国是罕见的,是不是田长霖要入阁白宫了。

  各方举荐闯白宫

  早年应朋友之邀,田长霖加入了美国民主党,但他个人党派色彩并不十分明显,颇具亲和力,常常在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游刃有余,以至于他在辞职前后均收到了两党高层的邀请函。

  早在里根就任总统期间,国会参议员威尔逊曾向里根积极进言,希望白宫委派田长霖进白宫。就在威尔逊紧锣密鼓地进行游说时,一些戴有有色眼镜的人横生枝节,说什么田长霖在总统竞选投票时,不仅没有投里根的票,反而把票投到民主党那里,导致威尔逊的计划流产……

  田长霖宣布辞职后,一些白宫高官对田长霖曾试探说:“这个职务你有没有可能担任,你会不会完全拒绝”、“什么职务你比较感兴趣,例如……”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则是白宫的一位高级顾问,他们受总统委托亲口对田长霖说:“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都希望你到白宫就职。”共和党人士也给送来了橄榄枝:“如果说是多尔当选总统的话,我们也一定会请你入阁的。”

  田长霖辞职的消息传到台湾,记者便纷纷去采访与他曾经在加州大学工作的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教授与台湾“中央大学”前校长余传韬教授。他们均认为,田长霖会选择颇具挑战性又与他的专业相关的能源部长一职。

  因为田长霖是世界知名传热学权威,世界尖端科技的前沿阵地总有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需要田长霖去解决。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电厂的一座反应堆严重失水,部分放射性裂变物质外泄,使周围八十公里范围内的两百万居民处于极度不安之中,纷纷外迁,其危险性、轰动性丝毫不亚于去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美国媒体和国际媒体连续把三里岛事件作为头条新闻报道,一些著名的美国媒体人开始用“恐怖”这样的字眼描述这一事件,还称“情况会更加糟糕”。三里岛核电站坐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河上。1979年3月28日凌晨四时三十分左右,三里岛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突然一片慌乱,红灯闪亮,汽笛报警。原来,二号机组冷却水循环系统出现故障。由于两天前在维修时,一个出水阀门没有打开,反应堆的冷却水不断流出,却一直没有人察觉;而系统自动添加高压注入冷却水以“自救”,却被控制人员错误地关闭了阀门,停止了向堆芯内注水。这一系列失误导致核反应堆温度和压力上升,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四十七的燃料棒发生熔化,最终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泄漏事故。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田长霖率领同行亲自到现场进行诊断发现,堆芯严重损坏,约二十吨二氧化铀堆积在压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物质堆积在反应堆保护壳内,不过只有很少量放射性物质随部分冷却水的泄漏而释放到外部。田长霖指导操作员布里安·梅勒在控制室里,让反应堆系统安全设施都自动启动,同时反应堆有几道安全屏障,事故没进一步恶化,从而阻止了二小时二十分钟的核泄漏。

  田长霖事后警告说,一旦燃料棒熔化掉容器的底部,碰击到更外一层的混凝土建筑物水池时,就会激起强劲的水蒸气爆炸,把建筑物炸开,释放出巨大的辐射性蒸汽云,这团蒸汽云足以笼罩南宾夕法尼亚多个城镇和村庄。

  4月1日那天,核工程师出身、当时美国总统卡特亲自视察三里岛核电站,他宣布危机已经过去,方让公众恢复信心。美国《灾难》一书的作者写道:记者们的激动在几天后达到了高潮,然而最大的危险在它开始的当天就已过去。

  另一次是1980年前后,美国宇宙飞船在航天飞机的运行方面,因温控的技术问题难以突破,一直难以走出低谷,后来又是田长霖那双科学巨臂,托起了宇宙飞船冲上太空,到九天揽月。

  希望田长霖进白宫,更是美国亚裔社区尤其是华裔知名人士的共同心声。美国华人精英团体“百人会”、美华工程师协会、美洲航太工程师协会等团体四处为争取田长霖入阁游说奔波。其中美国第一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可谓是站在最前线摇旗呐喊,她曾当面向克林顿进言:“田长霖是亚裔社区的鲍威尔将军,希望总统唯才是举,纳田入阁,以显示总统及民主党对亚裔社区的重视。”在芝加哥召开的民主党大会时,亚裔委员会则达成空前共识,一致支持田长霖角逐白宫能源部长。一位老党员激动地说:“这在亚裔委员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不仅如此,田长霖的亲和力与超群的才能还令白宫要员佩服,克林顿的亲信、非洲裔国会议员乔登,亲自将田长霖的履历表递交给克林顿;前房屋部长亨利·克斯勒斯不断在克林顿面前极力举荐;加州日裔国会议员松井和其他十四名加州国会议员则形成空前团结,联合签名写信给克林顿,要求他任命田长霖为能源部长……

  1996年11月,骆家辉以华人的背景一举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的首位华裔州长,媒体纷纷采访田长霖,请他谈谈华人在美国从政的感想。田长霖如数家珍地说:“现在全美各地华裔均在积极投入选举,大有风起云涌之势,且已初步获得了一些成果,这显示了华裔在美国从政时机的成熟。概括起来,表现有三:首先,华裔第二、第三代移民受过良好教育,他们比以往更有资格步入政坛。其次,华裔在美国是少数族裔,向来很不容易立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情况已逐步发生变化。美国社会在事实面前,已逐步成熟到可以接受更多的亚裔候选人。再次,亚裔在美国一直是各种候选人筹款的主要对象。我想,亚裔如此辛苦地‘抬轿’多年,该是到了‘坐轿’的时候了。事实上,自从1963年陈香梅女士到白宫工作,成为首位步入白宫的华裔与亚裔以来,目前已由原来的‘一花独放’迅速发展到‘遍地开花’,诸如赵小兰出任交通部副部长、刘美莲当选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

  当然,媒体此时采访田长霖的弦外之音是,对田长霖角逐克林顿政府能源部长一职寄予了厚望。

  在各方面人士的积极斡旋下,田长霖的良好的形象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两名候选人之一。

  “献金风波”藏杀机

  就在克林顿计划于1996年12月14日宣布新内阁官员名单前夕,《华盛顿邮报》抛出一颗重磅炸弹,掀起了一场指责民主党所谓的“献金风波”。

  《华盛顿邮报》指控田长霖与涉嫌向民主党捐献“软钱”的印尼力宝集团有关。文章振振有词地说,该集团总裁李文正曾向柏克莱加州大学捐赠十万美元,田长霖与他进行了一场钱权交易,使李氏家族的三个成员因此顺利地被柏克莱加州大学录取。为了罗列证据,该文还煞有介事地公布了田长霖给李文正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学校会仔细考虑您的要求。”

  由于《华盛顿邮报》是以通栏大标题在黄金版面刊载,选择的时间正好是美国政府换届,而且文章的内容说得有鼻子有眼睛,颇具煽动性。所以,此文面世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了很坏的影响,紧接着《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等美国的各大媒体纷纷跟进,影射来自亚洲的势力正试图影响和买通美国政府和学术机构,一时间搞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

  一听到风就是雨的美国国会,顿时就像锅里煮开了的粥吵得不可开交,尤其是那些对华裔有偏见的议员,则纷纷趁机向田长霖以及民主党发难,对克林顿说三道四。共和党与媒体发动的这一突然袭击,搞得白宫高参急得团团转,一时间束手无策。最后,他们为了保住克林顿的位置,也不得不放出话来:此时提名田长霖为能源部长的人选时机不对……

  那么这场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了以正视听,田长霖向媒体公布了他与力宝集团交往的前前后后。

  力宝集团总裁李文正,原籍福建莆田,是印尼的著名银行家,先后创办力宝集团与力宝银行,在印尼全国设有三百多家分行;力宝金融投资业务遍及印尼、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香港、美国等地。

  李文正今天被誉为“亚洲银行大王”,并获得美国旧金山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令人惊奇的是,当上世纪六十年代李文正开始涉足银行业时,他甚至从未接受过有关银行管理的训练,然而凭着他一贯的顽强斗志和好学不倦以及天赋的领导组织才能,他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从此崭露头角,并为日后事业获得巨大成功创造契机。

  虽然,李文正是一位白手创业的银行家,但他发展事业完全讲究企业化,而绝非家族化经营格局。同时,李文正经营宗旨第一条,是不许家眷插手公司事务。

  与田长霖一样,李文正的太太丽梅女士具备中国传统美德,成为李文正人生之旅中的良友及发展事业的最大精神支柱,受到家人及力宝集团属下员工的敬重,可以说,李文正的成功与他太太背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李文正常常对人骄傲地说:“我承受造物主最大的恩惠,就是获得丽梅为妻。她性情温柔和颐,贤慧而颇具决断力。无论我在生意上遭遇什么困难,她从来不露愁容,而在她的安排下,一切困难都化为乌有。她常在默默之中,作我的监护。我每遇不如意之事,都是她为我宽言安慰,使我在不知不觉之间变得心平气和,发奋图强。凡我自信和毅然而做的事,她必然给予鼓励的眼光;而当我有不满时,她细言劝说,忧乐与共,和衷共济,为我处理好家事,照顾家庭,使我无后顾之忧。”

  李文正有三个儿子:长子李青,协助打理由李文正与林绍良合作经营的印尼中央亚细亚银行;次子李白,主持印尼力宝银行及兼管美国加州力宝银行业务,思想开放,敢作敢闯,为力宝集团大型发展计划的策划者及主要执行者;幼子李宗,主政香港力宝有限公司,短短数年间拓展香港华人银行及其他金融业务、地产业务及中国大陆市场,使香港力宝集团资产从l990年的一点零三亿港元一跃升至1994年的二百七十八亿港元,保持了印尼力宝集团一贯的高增长速度。

  李家历来重视教育,他们家庭的三个儿子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在田长霖当校长后,李氏家族一方面积极向柏克莱加州大学捐款,另一方面李氏也介绍了两名家族亲戚前来就学。其中一名学生在春季入学,而且成绩单是入学后补交的,不过成绩单与学校要求相符;另一名条件不符,被学校拒之门外。

  田长霖与李氏父子也各见过一面,对于他们提出的入学要求并没有作直接的特殊处理,而是按照惯例交给一个特别审查小组委员会具体操作。至于《华盛顿邮报》所述捐款一事的处理,也是与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达官贵人的处理程序一模一样,而且该校接收李氏的捐款是二十万美元,不是《华盛顿邮报》所谓的十万美元。在众多向加州大学捐款的大款中,区区二十万美元只算是微不足道了。

  至于田长霖所写信函,“邮报”乃斩头去尾,借以蛊惑人心。显然,这是一出针对民主党和华裔的别有用心的政治手段。

  事实真相公布后,人们这才知道,是共和党议员为了给民主党发起的一场选举政治攻势。因为美国实行的是两党政治,即那届是以克林顿为首的民主党控制政府,而共和党则以压倒多数控制了国会。在大选期间,两党为了争斗,不惜血本,四处搜集对对方不利的各种花边新闻,在关键时刻给对手当头一棒。再等你去调查取证、公布真相,以正视听时,结果早已水落三秋了。

  不仅如此,美国社会还存在着一种限制华人向行政阶梯发展的歧视,田长霖形象地称之为“无形的玻璃天花板”:表面上似乎是人人平等,上面没有什么障碍,当你向上攀登的时候,玻璃就会将你撞得头破血流。田长霖这次就是在两党政治的对骂中,以及世俗偏见的歧视下,与能源部长失之交臂的。

  对于民主党而言,他们选战的中心是保住总统宝座。所以,面对共和党大放厥词频频发难,克林顿只有丢卒保车,忍痛割爱了,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让田长霖失去进入白宫的一次机会。不过,克林顿连任后,又觉得对不起田长霖,更不忍心浪费人才,希望田能考虑在白宫担任其他职务,诸如总统府的科技顾问等,却被田长霖婉拒了。

  一波三折进“科委”

  1998年9月24日,克林顿总统再次青睐田长霖,提名田长霖出任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会(NSB)委员。

  可是,正在此时,美国国会再次节外生枝,指责华裔科学家李文和窃密案。NSB作为美国独立的国家科学政策机构,法律赋予其职能是,向总统与国会对全国性的科学政策与工程政策问题提出建议与提供咨询。同时,也是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指导单位与决策机构。NSB由二十五名杰出科学家与教育家组成,委员的地位相当崇高,除总统任命外,还需得到国会参议院的批准,故在美国朝野掀起的一股反华逆流的氛围下,使得田长霖的任命被搁置起来。

  1999年7月26日,田长霖才正式出任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他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与亚裔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7月2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还专门就此发表声明:“田教授身为世界级的工程师,对科学与科技、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联系具有独特的见解,对我国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那些对亚裔科学家的爱国心遭到质疑一事是令人无法容忍的。”是此,美国《亚裔杂志》将田长霖评选为过去十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亚裔人士。

  田长霖功成名就,但他一直以维护华人权益为己任。即使在他生命最后岁月的2001年1月,仍然为“李文和案”大声疾呼,批评这种因种族歧视而引发的非法事件。田长霖说:“华裔不能再对李文和案漠视无睹了!看看联邦调查局散布了多少谣言,一会儿说李文和通中国大陆,一会儿又说他支持台湾,这样做分明是在分化华裔社区。我们强烈要求有关方面不应该因为他是亚裔就受到不公平待遇。也希望华裔社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帮助李文和。”

  末了,我们还是来以美国纽约英文刊物《A杂志》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吧:“田长霖先生虽然作古了,但他的杰出贡献不但对亚裔美国人有着重要影响力,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美国的步调。因为他是以社会为画布的艺术家,是计划的设计家,是潮流的探险家……”

  裴高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