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基布兹”(上)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以色列,基布兹,农村公社
  • 发布时间:2012-07-31 11:19

  2007年9月我访问来沪的以色列国宝级作家阿摩司·奥兹,惊叹于一位知识分子的名望可以同他的形象、气质结合得如此完美。他的声音听起来发自某个深邃、邈远的地方,他坐在那里,一个人就如同一片原野。还听说,他也在以色列集体农庄——“基布兹”生活过。

  我无法抵挡那种神奇的召唤,终于在一年半后回访了他的国度。在阿弗拉以北四公里的地方,我走进了密兹拉“基布兹”。

  夜色甫降,四野无人,基布兹的宁谧一下子把我裹得紧紧的,连灵魂都不放过。

  奥兹待过的是一个名叫“胡尔达”的“基布兹”,不是这个密兹拉,不过,以色列的每个“基布兹”都有大同小异的风景和结构:一边是花香鸟语的社区,一边是繁茂的农田。中国人来到这里,当会产生一些复杂的感情,因为我们当初引以为豪的农村公社制度已经归于历史,而以色列人的集体农庄——希伯来语中称为“基布兹”(Kibbutz)——却存留至今。

  每一户人家的宅院都藏在花团锦簇之间,遍地都是长着各种花卉的花盆和瓦罐,有几棵大树的树干上系着颜色鲜艳的丝巾,这是农庄里正受特殊养护待遇的树木的身份证明。绕过几栋朴素的平房,大片农田便齐整地在村边摊开。偶尔能见到两三个庄民,谈话声在清爽的空气里消散得一干二净,相遇对他们而言可能永远波澜不惊。

  “基布兹”的成功奠定了现代以色列从无到有的基石,因为当初从流散状态回到迦南的犹太人,就是靠着建立一个个“基布兹”才得以自食其力。对他们而言,那当然是民族团结勤勉的写照。

  在奥兹的小说体回忆录《爱与黑暗的故事》里,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并非那么容易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由于长年流散在各地,来自俄国、德国、法国、中亚、北非等地的犹太人各有其生活习惯,来自欧洲尤其是德奥等国的犹太人颇有优越感,一度看不上寄居东欧和中亚的同胞。不过幸运的是,在历经2000年坎坷传承仍生命不衰的文化机制的作用下,这些人总算是走到了一起。

  “密兹拉”(Mizra)得名甚早,古地图上就有,希伯来语里的意思是“播种”,让人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第三次“阿利亚”(指大规模犹太移民潮)往巴勒斯坦输送了数目巨大的犹太工人,密兹拉基布兹就是在这期间形成的,其成员多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波兰。在由七旬翁皮尼·希伯利开设的当地的小博物馆里(他们多么敬惜自己的历史!),还可以看见第一代移民带来的德语书,以及每个基布兹博物馆都能见到的农具、衣物、生活用品。

  文|云也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