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公有云曲线落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微软,公有云,云计算
  • 发布时间:2012-11-30 13:40

  微软终于找到了公有云落地的方式。

  11月1日,上海市政府、微软公司与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以下简称“世纪互联”)在上海宣布,微软的企业级云服务Office 365和 Windows Azure将扩展至中国,率先在上海落户。

  根据协议,微软将向世纪互联授权技术,由世纪互联在中国运营并提供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的服务,其中 Office 365 将为国内客户提供在线办公、电子邮件、门户协作、统一通讯等服务,Windows Azure则为国内客户提供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整合及网络化服务等在内的一整套公共云计算平台服务。而为确保以上服务在国内正常运行,根据微软与上海市及浦东新区的合作,世纪互联将在上海浦东运营一个互联网数据中心并提供服务。

  敲开中国公有云大门

  Windows Azure服务正式进入国内,对微软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2008年10月,微软发布Windows Azure云操作系统,这是微软专门面向开发人员提供的云计算环境——用户可以按需获得计算资源,而不需要再费精力维护服务器,这意味着开发者能够更加容易地创建Web和互联网应用程序。因此,在微软的“云+端”战略中,代表公有云的Windows Azure举足轻重。

  按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的相关规定,Windows Azure是在线服务,属于电信增值服务的一种,运营需要牌照。此外,政策还要求承载国内在线服务的服务器必须落地在国内,而很多外资企业的云计算中心并没有设立在国内,因此,不仅微软,包括IBM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几年来都只能在国内力推私有云服务。

  “尽管四处奔走,可还没搞清楚要拿什么牌照,要走多少流程。”2011年,时任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的梁念坚就曾向媒体抱怨过,中国公有云尚未对外商发放牌照,这让微软很着急。

  而实际上,在业内早已形成统一的认识:“公有云才是云计算的未来。”无论从市场规模、边际成本,甚至安全性等角度看,公有云都优于私有云。因此,自从Windows Azure被推出以来,何时进入中国就一直颇受关注。

  此前也有消息称,微软曾考虑将Windows Azure落地在重庆试点的离岸云计算数据中心,但双方最终并未达成合作,而可能的原因是重庆的离岸数据中心服务对象仅是国外企业,并非微软看中的中国市场。

  今年7月,微软在华推出“云加速器”项目,首批选择了10家创业企业,扶持他们基于Windows Azure平台开发创新的应用;8月,微软又与PPTV签署协议,PPTV将使用Windows Azure平台开展面向国外的部分视频业务。

  此后,微软高层对Windows Azure的落地时间尽管仍不明朗,但态度明显乐观起来——今年8月微软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专访时就曾透露, Windows Azure最快将会在年内入华。

  “当然,此次微软与世纪互联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分析人士表示,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诱惑,微软此举是“敲开了中国云计算的大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微软的做法,可能很快就会看到更多外资企业宣布公有云服务落地。

  对此,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明确表示,IBM也将曲线入华,“选择运营商以及其他有牌照的伙伴合作”。

  IDC服务商的第二春

  据世纪互联高级副总裁宁琪透露,世纪互联与微软在公有云领域的合作定位,是微软中国公有云服务平台的承载型外包运营商。

  “对世纪互联而言,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和提升我们在数据中心与基础网络云平台方面的服务水准,打造DevOps下一代数据中心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微软这样的软件企业合作,必将有助于促进世纪互联以下一代开放网络云为基础的数据中心2.0平台战略的实现。”宁琪表示。

  据了解,2002年,世纪互联与日本KDDI达成合作,到2004年,进一步启动二期机房系统,全面引入了KDDI的TELhouse技术,同时KDDI将丰田等日资企业的数据中心转移至世纪互联的机房。“正是因此,世纪互联才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IDC服务商。”一位KDDI员工告诉《计算机世界》报记者,此后双方还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并商定于2007年共同出资建设机房。

  但据该人士透露,由于世纪互联仅出10%的资金,而且迟迟不到位,加上此后服务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KDDI的日本管理层认为世纪互联缺乏专业技术,销售工作也不足够,因此在今年初,KDDI已经停止了与世纪互联的合作,转而与光环新网展开合作。“与微软的合作对已经上市的世纪互联来说,非常重要。”该人士表示。

  而另一方面,云计算早已经是IDC领域公认的未来趋势。也正是为了尽早布局云计算,今年9月21日,世纪互联宣布收购CDN服务商快网,“快网在CDN领域有深厚的累积,不仅有丰富的CDN节点,还有大量云计算相关技术,世纪互联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中立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通过此次收购,我们的产品将更加多样,而我们的服务质量和可靠性也将因此提高。”世纪互联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外资企业公有云服务曲线入华对IDC服务提供商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机会。”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公有云给IDC服务商打开了一块新的外包市场;而另一方面,公有云的运营通常会伴随技术授权,也有助于国内IDC企业的技术提升。

  本报记者 李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