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共建 协同创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英特尔,MIC应用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00

  11月2日,为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高我国科技发展国际化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英特尔正式签署研究与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

  扩大MIC应用为目标

  据悉,本次签署的研究与发展合作协议将会以英特尔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同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为平台,凭借英特尔对于微处理器、芯片组、软件和计算与互连产品的设计、制造与分发等优势,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信息科技领域的研发资源整合,展开针对即将面世的英特尔集成众核架构 (Intel MIC )平台的领域编程与优化、应用程序调优以及开发数据中心评估基准,更加深入地探索高效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体系结构,开发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特别是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与英特尔集成众核架构的混合架构系统。同时合作的研究方向还有通过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平台针对基因测序的可重构计算系统等。

  “MIC只有扩大应用范围,不能局限在超算一方面的应用,这样才会有更大生命力。”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孙凝晖说,“双方在MIC方面的合作将会重点围绕三件事展开。第一件是基于MIC的算法设计和性能优化,其中包括数据密集型应用、系数矩阵、图形计算、系数向量矩阵等,我们会选择中国用户负载特征最明显的算法,进行针对性优化;第二个工作,我们希望能够从中国用户的典型负载里面抽象出一些数据中心级的计算负载和标准,然后看看它们在运行MIC上的效率怎么样,是不是能够对下一代MIC的体系结构和设计决定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第三就是基于MIC的编程方法、编程模型研究。”

  合作也是找朋友

  孙凝晖在揭牌仪式中表示,这次与英特尔公司合作,中科院计算所将会结合英特尔公司在计算架构和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优势,并紧密结合中国国内科研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提供创新引擎。“合作就如同找朋友,就是要找相互信任、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与坚持自主创新不矛盾。”

  英特尔资深院士、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首席技术官、架构事业部和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拓展部总经理 Stephen S. Pawlowski说:“英特尔公司一直致力于创新和扩展计算技术,连接世界上每一个人,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世界更精彩。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在科研发展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与发展合作,是英特尔助力加速中国本地科研发展的重要一步,它将共同探索并研究高性能计算在科研领域中的相关技术,引领技术的发展。”

  本报记者 汤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