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路“约辩”事件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大沽路,约辩,异地高考
  • 发布时间:2012-12-13 11:12

  编者按

  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第一条就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多位党的十八大代表在讨论时提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难点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看,主要表现在择校、异地高考等方面。

  今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年底前,31个省(市、自治区)要因地制宜出台各地的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据公开报道统计,截至目前,山东、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湖北等13省市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将于年底前公布。

  这是一项推进教育公平之举。11月13日,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主题为“中国的教育公平”网络访谈活动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部署,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公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必然触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调整这些利益,争取不同群体之间的最大接受度、融合度,是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推进这项工作必然会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慢不得,也急不得。这是任何一项成功改革所证明的规律。在教育部等四部委提出各地要制定异地高考具体政策后,10月下旬出现在上海大沽路的不同群体间的争辩一幕,表明推进教育公平不会是一道简答题。

  占海特提到,自从上海出台有限异地高考政策后,出现了许多代办公司。她在博客中贴出一则小调查,办公点、咨询电话一应俱全。

  情急之下,占全喜一把将女儿拉到身边,略带江西口音,振臂高呼:“我们才是真正上海人,代表着上海的未来!”视频上被注释为“异闹头目”的他还做了“V”字手势。

  他身后是一些戴着墨镜、口罩的男子,双手举着标语:“抵制开放异地高考,维护上海人合法权益”。

  “他算上海人吗?”人声喧哗。“你代表什么,你代表你全家!”台阶下一犀利女声穿透人群。

  这个场景,成为2012年10月25日上海大沽路上最具戏剧性的一幕。

  后来占全喜向《瞭望东方周刊》解释说:“我认出对方一个网友,想找他辩论,他说跟你有啥好说的。好多人高喊‘蝗虫滚出上海!上海不需要外地蝗虫’。于是我就回应我是上海人、新上海人。我们没有拍摄视频,结果对方截取的视频只剩下我在高喊口号。”

  1分19秒的口号与喧闹,这段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结尾,再次以一张“反对异地高考,维护上海市民合法权益”的纸张标语结束。

  终于到来的异地高考,被称为是“教育平权”的一个体现,但这也给这座城市带来利益攸关方的心灵震荡。

  故乡的陌生人

  听到父亲的口号,15岁的占海特只是羞涩地低头微笑。虽然她是这次冲突的中心人物之一。

  “约辩是由占海特发起的,而她本身是未成年人,我们并未响应参与所谓的约辩。大沽路100号教育信访面向市民开放,当天我们是正常信访。”这一天在新浪微博直播的网友midiya——一位70后的上海女市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数月来,上海网友针对异地高考的争论,其受关注度已溢出了上海。从平等自由之辩到污言秽语,遍布上海本地论坛“KDS”、“申花吧”及各个微博,颇引外界眼球。

  midiya坚信@占海特是有人利用未成年人名义进行炒作。而占海特也对《瞭望东方周刊》略带调侃地说:“midiya是他们的宣传部长。”

  自6月开通微博以来,因呼吁开放异地高考,“占海特”的网络关注度激增。腾讯和网易给她的身份认证为“上海教育公平维权者”。

  早上10点多,浦东大道附近一个并不陈旧的小区。年轻的维权者像大多数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穿着绿T恤蹲在椅子上点击微博。她手边搁着翻开的托福英语、《理想国》。弟弟、妹妹争抢另一台电脑。“她一天都这样在家自学,有什么问题你问她吧,网上都她在弄。”45岁的占全喜身材瘦高,鬓角几缕白发。1983年,他在老家江西九江经历了一次失败的高考。

  那次他从小镇赶去县城,寄宿亲戚家。那对夫妻夜夜吵架导致他每晚失眠,加之压力巨大,他进考场后一度眩晕。最后他有些失落地进了一所中专,后被分配到江西铁路基层。占全喜说,由此开始的人生轨迹让他对教育尤为看重。

  在铁路基层的日子并不那么顺心。上了大学的同学平步青云,他对当年因家境一贫如洗而放弃复读,心生懊悔。

  1994年,占全喜南下珠海、深圳,倒腾了几年保险、股票、房产中介,并经营一家杂货店。“我在厂里做工人,那时日子还是不错的。”占全喜的妻子、前流水线女工有些留恋。

  占全喜来上海的原因是:2002年银行提高利息,保险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他听说在上海经营通讯业务会有发展,于是举家来沪。

  现在回忆起来,他说当时谋生是第一位的,这座大城市所拥有的特殊资源还未进入他的视野,正如那年才4岁的占海特,只有成长之后才遇到高考的问题。

  如果江西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和上海一致,“孩子超过16岁”,他说可以考虑让占海特回到老家。

  那时外地人在上海还可以读高中。对于自己当前的经济条件,占全喜说,压力不大。

  占海特小学毕业时因成绩优秀考私立新竹园中学。作为班上唯一的随迁子女,占海特并不知道她因外地户籍无法在沪中考。直到一天,好心的班主任私下提醒占海特:“你要比别人更努力呀。”

  占海特满腹疑惑地追问父母。望着满脸失望的女儿,占全喜心如刀绞。

  “为什么不回原籍江西!”这也是一些沪籍网友一直追问的。

  “江西是我和妻子的故乡,我们在那长大成人,可在广东、上海漂泊这二十多年,老家已经回不去了。那里没有住所,户口吊在老领导家。”占全喜说。

  占海特对故乡的印象是几处高高低低的丘陵。15年来,她在江西生活的时间一共不到一个月。故乡,那是远方亲戚所在的地方。

  对于3个孩子,占全喜的解释是,这是上帝的恩赐。

  这套月租3000多元、家居稍显简陋的两室一厅还有一位住客。占海特的奶奶也离开故土近20年。中风后,她已在上海住了五六年。此前,她也在广东住过很久。

  “江西也没有可靠的监护人,另外,教学内容和考试科目也差别很大,我们在老家一无所有。”占全喜说。

  占海特母亲一直寡言少语,此时还在沏茶的她突然冒出一句:“不行,海特回去就成留守儿童了,我不能让她回去。”

  “要不要读书了”

  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负责人曾经说,500名在沪农民工子女回乡后,只有一名考取大学。“小孩回去成为留守儿童,缺乏大人有效监护,这在许多国家是要被起诉的。”占海特插话道。

  聊天过程中,占海特的新浪微博又多了70多个回复,大部分是人身攻击。“刚开始简直要崩溃,现在无所谓了。我能原谅上海一些人的偏见,若干年后他们会对今天的偏见感到羞愧。”除非见到本人,否则大多数人不会相信这个小女孩的犀利和成熟。

  占海特注意到一个细节,几位很知名的微博“大V”曾跟她互粉,后来偷偷取消关注。但偶尔,他们又会跑进她的博客。

  活跃于微博是今年6月后的事。过完春节,占海特与父亲曾多次到上海市教委和市政府反映意见,还曾两次给上海市委领导写信。

  2010年,京、沪等地的随迁子女家长成立了“我要高考网”。4月,占海特和父亲在学校征集签名,得到许多外地籍家长的支持。名单中不乏上海籍学生的签名,老师们则保持沉默。

  一位上海籍的老师问占全喜:“孩子还要不要在这读了?”

  占海特班上有个QQ群。“目前,只有一个女生在群里明确地反对过我,和她本来交流也不多。好友还是好友。而且她们学习一般都很好,对她们影响不大。”

  有律师愿意免费为占家代理,诉讼上海市教委,而位于大沽路市教委对面的法院未予受理。

  “要不去告法院。”占海特望着父亲。后者盯着水杯,不置可否。

  前阵子,上海一家媒体曾邀请占海特去做节目,承诺帮她读上国际高中,占海特有些心动。“可后来听说,他们领导示意放弃了。”占海特有些惋惜。

  从网络到大沽路

  与占海特频频接受媒体采访不同的是,不少上海籍网友在微博上抱怨“上海媒体集体失声”。

  midiya说,之前接受过几家媒体采访,但报道出来后,倾向性明显,“看他们出来的东西,我不太满意”。

  她表达了对开放异地高考的些许忧虑:“城市服务跟不上人口扩张,医疗、教育、治安、环境都会产生影响,而教育是最末端的,见微知著。”

  这个拒绝透露自己详细身份的上海女子说,“反对异地高考的大多是中产阶级,有稳定工作收入,有子女的也大多就读私立学校,可以说即便开放,我们子女在就学方面所受的冲击不会太大,但整体生活环境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她最担心的是,“上海文化、建筑、精神在逐渐消失,却不会引起外来移民的重视。他们以上海排外为理由,拒绝融入上海,拒绝上海话。这是上海正在发生的现实。”

  midiya的不少观点在微博上被上海籍网友提及或转载过:“外来移民与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有诸多格格不入,需要沟通与理解。”

  但是,“现在每年60万新移民的迁入速度,大家都很浮躁,没有很好的渠道去互相理解,生活快节奏,压力之下,一味要求上海人宽容,这不太现实,宽容是双向的。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做好协调工作,而媒体的偏向性也让一些上海人多了几分怨气。”

  上海本地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比如几个足球队的论坛是这些观点的发散地。这里常见的一个词儿是“异闹”,现在讲就是那些因要求孩子在京沪读书而产生的上访等行为。

  连占海特也提到,自从上海出台有限异地高考政策后,出现了许多代办公司。她在博客中贴出一则小调查,办公点、咨询电话一应俱全。

  事实上,2012年已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两年前是8类,6年前是6类。他们主要包括持引进类人才居住证人才,市外在沪工作人员,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等群体子女。其中,2011年新增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和上海市教委批准的其他特殊情况考生两类。

  也有人讨论,京沪本地孩子能否经受全国统一分数录取的考验。本地人说,这里教育质量更好,可以占有优势。

  外地人则在网上用目前的录取分数线反驳,说明事实上在低录取分数的影响下,京沪两地的原住民考生的高考能力也不能令人全面肯定。

  与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相关,人们还会提到支持上海本地产品。总之,就像10月25日这天的大沽路100号市政大厦门前一样纷乱繁杂。

  得知外地户籍家长要前往大沽路信访,即有人在微博上号召原住民前往抵制。于是二三十个外地户籍家长到达时,就发现已有20多位的上海本地人恭候于此。

  移民这边有些熟悉面孔,包括曾上过上海电视台的“老罗”。

  现在他已把初三的儿子送回老家四川南充。为了给儿子争取留沪读书的机会,这位前通讯网络公司老板曾活跃于网络和媒体。如今看还是代价不小。

  “老罗”的公司员工最多时有20多人,月营业额500万元。在几次高调接受媒体采访后,公司的业务受到影响,业绩惨淡,只得关门。“一天电话、短信五六百个,都是什么泰国、日本、马来西亚的,一看我就摁掉,他们又发短信追骂。我的公司被人肉搜索,业务基本没了。”“老罗”对本刊记者说,自己因此头发越来越少。

  有网友还以他的名义注册了“罗加鹏2012”的新浪微博,博主每天说些痴言妄语,引来网友围骂。

  此前在10月初,占海特在微博上看到“公知”约辩。于是,她也想用微博约辩:“辩论的目的在于维护正义,发现真理,结束反对方无休止的谩骂攻击和恐吓,让大家回归理性”。

  “我方大多是对孩子读初中心急如焚的家长。对方不少是20来岁的年轻人,组织有序、有人蹲点拍摄、有人发微博、有人举标语——抵制异地高考,有人喊口号。星期四哪来那么多小年轻,肯定是雇的。”占海特说。

  阴谋与争执

  一群“平等权力的争取者”,一群“大上海的捍卫者”,此前虚拟空间的争论这天在大沽路100号有些激烈地实际碰撞。双方都指责对方是被操纵者,当天的露面是一个“阴谋”。另外相同的是,他们都说自己是弱势群体:有“上海人”说,有移民已经控制了媒体和公务员阶层;移民则说,自己在这座城市里形单势孤。

  有个流传的视频是,当日一个外地籍妇女挥手大骂。“对方围着她的小孩拍,她当然生气,为什么要拍婴儿车里的小孩呢?”占海特抢过父亲的话,语气中有些愤慨。

  但本地人说:“视频中对着镜头叫嚣的妇女已被证实是上海虹口区乍浦路地区贩售盗版影碟的小贩。并曾在瑞金医院、长海医院多次充当医闹!谁找她的?多少钱?占全喜全家也不是主谋!事到如今揪出幕后黑手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大沽路上与带婴儿妇女争吵的片段,midiya在微博中这样描述:“一碰倒姐用孩子碰瓷,用自己碰瓷……,占海特母亲趁机抢相机”,“她故意往老崔身上撞,说我们打她,还打算推着童车把自己孩子撞过来碰瓷……大姐,这是您亲骨肉么?”

  “老崔”的微博账号@上海风水先生老崔,身份曾经注册为一家建筑设计院的营运总监。他这天因一件惹眼的红夹克和带煽动性的演说而成为焦点。

  除了若干微博群,这个人还刚刚组织了一个叫做“守沪者联盟”的线下小团体。另一位言辞激烈者“任逍遥—RR”对本刊说,任何希望异地高考开放者“都会在未来被历史审判”。

  这些人,都被占海特称为“光头党”,大多数不愿意对媒体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群里有人回复说,上海、北京的媒体都是外地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不会为本地人说话。

  这天晚上,8点40分,“两个陌生男子冒充物业上来敲门,其中一个戴着黑色鸭舌帽。妈妈发现不对劲,喊老爸,老爸追出老远,他们跑了!”占海特说,当晚父亲去派出所报警,她在微博上发现家庭地址竟被公开转播了。

  midiya也说个人安全受到威胁。她借朋友手机给本刊记者打来电话,简短地说了几句,言辞仓促:“我用的别人的号,这些天换地方住,有人威胁我小孩安全。我不反对外地人,只反对异闹,上海中高考对人才居住证等十类人群开放,具体数据我微博上都有。”她提到,“鉴于这种情况我不便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还有个人说,自己在上海出生,生来就有这样的权利和利益,“为什么不征求我的意见就取消它?”

  “外地人不喜欢我们。”他说,因为自己从父亲、祖父那里继承了房产,因为从小就有的关系圈子而方便就业,而这些都是移民们并不具有且深切渴望的。

  更多人提到,异地高考只不过将资源分配给少数外来移民群体,“何谈平权?”

  而真正的教育公平,还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更深刻的改变。这无疑需要一个不简单的过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钱贺进|上海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