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政策不能容忍“空窗期”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政策,政府
  • 发布时间:2013-01-11 16:49

  “新八条”开端良好,但如何形成不走过场的长效落实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政府决不能容忍任何理由的“空窗期”,惟其如此,作风改进才能迎来真正的希望

  十八大闭幕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几次亮相,给了民众全新的认识和温暖的期待,深刻又通俗的表态、朴实而亲民的行为、低调且踏实的作风让民众有了许多非凡的感受。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细节入手,牵涉全局,高层领导貌似微小的率先垂范却在释放着巨大的转变作风的强烈信号。

  但是,一则消息很快冲淡了这个惊喜。据媒体报道,目前河南濮阳(地级市)全市编发的各类信息、简报近300种,平均每天编印各类简报15到20种,每年编发各类简报50万份,每位市级领导每年接受简报4000多份。124个使用简报的市直单位中,37个编发两种简报,22个编发3到5种简报,最多的一个单位编发6种简报。

  这是一个典型的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的范本。从政府效率角度看,濮阳的市级领导理论上应该个个都是勤政标兵,每年4000多份的简报量,即便全年无休,也要每天批阅10多份,但是有谁统计过他们一年究竟解决了多少民生问题?从厉行节约的角度看,50万份简报要消耗多少页纸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写进了不同层面的文件里,简报成灾的现实是不是对这个命题的巨大反讽?从形式主义角度看,简报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不胜枚举的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面子工程、快餐项目和官样文章,其结果就是极大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说得实在、写得明白、定得具体,八个方面既指向明确,又互相关联。“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的表述即便是初中文化水平者也能完全清楚地通晓其意。

  剖析简报不简的深层次原因,不外乎各级政府的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扭曲的政绩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上级领导满足于停留在工作实绩的浅尝辄止阶段,什么百姓冷暖,什么基层呼唤,什么瓶颈拐点,通通不求甚解,无论是决策还是督导,一律文件化,纸上得来不觉浅,报喜邀功不放松。二是枯竭的创造性。不进车间、不访地头、不看社区的领导怎么可能在火热的生活中获取信息和灵感,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其缺乏创新意识和手段,从而形成没有创造性、凡事拍脑门的恶性循环。三是懈怠的精气神。全国各地曝出了不少公务员上班时间喝酒、打牌、网聊、视频等丑行,但是上级布置的工作毕竟要应付,下级需要的信息毕竟要传递,结果唯有凑些简报敷衍一下,这样的上下沟通又与形同虚设有何区别?

  压缩简报数量,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对于政府节约意识、工作效率、务实作风的全新时代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断清醒而及时地点出了当前的社会症结。一管窥豹,濮阳市的简报泛滥只是一个缩影,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对于八项规定的被动接受、消极适应和迟缓落实,都在印证着多年来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的惯性依然强大。“新八条”开端良好,但如何形成不走过场的长效落实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数教训证明,形式主义的最终结果必是脱离群众,铺张浪费的最终结果必是腐败丛生,因此,在执行“新八条”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决不能容忍任何理由的“空窗期”,惟其如此,作风改进才能迎来真正的希望。

  政府扭曲的政绩观、枯竭的创造性、懈怠的精气神,便是简报不简的深层次原因,压缩简报数量,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对政府节约意识、工作效率、务实作风的全新时代要求。

  文|马宇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