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上的灵与魂 中条山脉里的奇风异俗

  “扎马角”是勇敢而血腥的游戏,表演者需要将钢钎放入口中,再从脸上穿出。

  为尊奉泰山神而举办的河古会,已有千年历史。“河二杆子”们会赤裸上身,在冰天雪地中“背冰亮膘”。

  “走麦罢”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传奇故事“狐偃放粮”。今天,无数新女婿和丈母娘会借此风俗暗暗“斗法”。

  或许是受到历史文化熏陶,也或许是无数传奇人物的衣钵传承,生活在中条山这方水土上的人们,似乎拥有着天赐的想象力。在他们眼中,山山水水都是有灵魂的。

  也正因如此,那些古老的图腾才能得以流传千年而不灭。至今,这里的人们依旧牢牢记着祖先的传统,将那众多的奇风异俗一成不变地接纳并传给后人。一位来自北大的人文学者感叹地说:无论你何时到来,在这方土地上你都不需要做任何动作,仅用眼睛和耳朵去体验,就能轻易触摸到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时代……

  扎马角

  关于“监督神灵”的血腥游戏

  山西临猗,是一个隐于中条山脉中的小县城。这里至今仍流传着一种鲜为外界知晓的习俗:扎马角。尽管风俗已存在了上千年,但令人奇怪的是它的起源却无法考证,甚至当地人只知道马角是一种凶神,具体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笔者查遍了各种相关书藉,得到的唯一答案是:这是一种当地人自己造出来的神灵。

  历史记载,中条山狭长而多干旱,所以,当地人立起了许多庙宇:娘娘庙、河神庙、龙王庙、土地庙、白马庙……面对神像,人们最多的祈求就是下雨。但是,参拜之后不灵验该怎么办?于是,一种“监督神灵的神”就被创造出来--马角,也就是负责监督龙王降雨的神。

  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可以在逢年过节的庙会上,看到这种流传了千年的风俗。活动开始前,每个村庄都会找出一位属龙的年轻人扮成龙王,穿龙袍戴龙须拿水瓶,再由本村扮演“马角”的人簇拥,浩浩荡荡地奔赴黄河前去取水。取水路上的忌讳很多,比如沿途如果发现看热闹的人中有人打伞或者戴帽子,马角们就会拿起手中的鞭子去抽打对方--道理很简单,龙王要下雨,你却害怕雨淋,怎么能不挨鞭子?

  取完水后,龙王马上变成“上宾”,“马角”则要保护好龙王和龙王手上的水。在庄稼人看来,这瓶水象征着一年的收成和希望,万不可弄洒一滴。沿途每路过一个村庄,都会有人轰闹着抢水,这时,“马角”需要把龙王团团围护在中间,确保水能够送到自己村中。到了村口,全村人往往要敲锣打鼓“迎龙王”,在旧时,当地的县太爷也需要加入到迎候的人群之列。接下来,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才能把水倒进田里……

  当然,整个游戏的高潮不是取水,而是“扎马角”。为了向神灵表示诚心,“马角”的扮演者需要将钢钎从嘴中放入,然后从脸上穿出。笔者曾有幸看到过表演:一位年轻人跳到两张叠起的方桌上,当钢钎探进嘴里的那一刻,他可能有些胆怯,疼痛让他的手微微发抖,钢钎在嘴里游移不定,直到他的面颊上被顶出来一个包,但是却并没有穿透--这其实是扎马角时最忌讳的场面。旁边的一位老人见状,迅速朝年轻人的手背上一击,那钢钎就带着血色从他脸上刺出来,台下立即响起一片叫好声……

  当时挤在我身旁的,有一位30多岁的汉子,他边看表演边不屑地嘀咕:“一看就知道是第一次扎。”我问:“那么粗的钢钎,扎在脸上不疼吗?”汉子回答:“怕疼就别逞英雄,我就扎过7年,其实猛地一下什么感觉也没有……”他还告诉我:扎马角前,要用一颗豌豆在面颊内准备穿刺的部位上不断地捻动,到时候就很容易刺穿了。同时还需要含上一口凉水,用来凝固血液,扎好之后,需要把钢钎抽动几下,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和钢钎凝固在一起……

  河古会上“背冰亮膘”

  黄河岸边的奥林匹克

  匼河古会,发源自中条山芮城县的匼河古镇。古镇地处芮城县西南的黄河之滨,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远古时期,华夏先祖的一支部落--西侯度人就曾经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的早期文明。至殷商后,这里又先后建立了古芮国和魏国,著名的《诗经·魏风》七篇,就诞生在这里。

  据史料记载:匼河古会是原住民为纪念尊奉泰山神而创造的,有上千年历史。从农历正月二十八开始,人们就要着手筹办,到二月二那天,在社首的主持下,人们会把各种祭品陈列到泰山神庙前,开始规模庞大的祭祀活动,以求神灵保佑,祛灾降福,人寿年丰。

  按照传统,在古会当天,匼河的几千男女老幼都要打扮成各种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盛装游行;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一匹鞍座华贵且雄壮威武的马,称为“神马”--这匹座驾没有驭手,只插一张令旗,是专供泰山神骑乘的。

  古会中最令人叫绝的,是号称“匼河二杆子”的“背冰亮膘”壮举:一队年轻体壮者在寒风乃至大雪中赤裸着上身,下身也只着土布裤衩,身背铡刀、腰上系着一大块冰凌,顶着锣鼓声赤足列队缓缓行进,大展阳刚之气。

  史料记载,这种“背冰亮膘”的活动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魏王曾将匼河勇士组成一支“虎狼之师”,这支队伍曾经以冰块顶住城上的火箭、以铡刀当武器攻破过敌城……到汉唐时期,当地人将历史故事与古会融为一体,用这种行为来纪念当年的勇士们。有意思的是,近些年来,甚至还有不少姑娘和媳妇也参与到其中,尽显巾帼气概。介于这种比赛的豪气,有人将古会称为“黄河岸边的奥林匹克”……

  华北最高的亚高山草甸

  中国最早禹王庙中的“大禹祭祀”

  在中条山脉的翼城、垣曲、沁水三县交界处,有一个叫做禹王坪的地方。在传说中,上古时代的舜帝曾在此耕作,当地还流传着“舜帝种粟”、“尧王访贤”等诸多传奇。这块土地是中条山人生活的重要区域,华北最高的亚高山草甸就在这里,其间生长着无数中草药,牛群吃了之后既防病又上膘。每年春忙过后,周围山脉的村民都会将牛群赶上舜王坪,任它们自由生活,直到秋忙时节才会赶牛下山,进行秋收、秋种。

  在禹王坪,最为著名的是禹王庙。相传是为纪念大禹治理黄河而修建的。

  这座禹王庙其实也是中国最早的禹王庙之一,它的建成时间已经没有史料可考。只是根据《山西通志》和《洪洞县志》记载:在公元1029年,洪洞人李良甫曾主持过一次规模宏大的重建活动,在原基础上扩建了禹王殿、关公庙、玉皇庙、风神庙等多处庙堂,还有神象亭、百鸟楼、望都台、戏台、献亭、梳妆楼等附属建筑,十分壮观。但遗憾的是,在1942年“中条山之战”中,日本人烧毁了舜王庙的14座殿宇和8处楼台亭阁,名胜古迹就这样毁于侵略者之手……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庙宇才得以重建。

  时至今日,中条山人依旧对这座古庙牵挂万千,经常会带上香火前来拜祭,尤其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大禹生日之际,人们更是会用“太牢之礼”来拜祭这位祖先--所谓太牢之礼,其实是最隆重的礼仪,在古代祭祀中,行祭的祭品需要先饲养于牢中;而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祭品的规格也有很大区别,只有在天子祭祀时,才能使用“牛、猪、羊”祭品齐全的“太牢之礼”。

  走麦罢

  “狐偃放粮”的孝道传奇

  除了大规模的祭祀和古会风俗之外,中条山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原住民风俗。走麦罢,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

  所谓走麦罢,就是指新女婿在当地麦收结束后,用新麦磨成的面,蒸成一个大月形的馍,送去看望丈母娘,主要的寓意是祝福岳父岳母幸福安康。而现在,类似的风俗还包括在麦收结束后,新女婿选择这一天去向丈母娘“赚表现”或者“斗法”……

  这个习俗的起源,其实和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的舅父狐偃息息相关。相传,狐偃本来是一个自恃高贵、刚愎自用的人,他的作为曾经气死了亲家赵衰。而赵衰的儿子正是狐偃的女婿,丧父之痛让女婿难平心中怨愤。恰巧这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出去放粮,说定六月六日回家过寿,女婿就决定乘祝寿之际,刺杀丈人,为父亲报仇。

  狐偃在放粮期间,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很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听取亲家的忠告,内心受到极大的谴责。当他得知女婿要刺杀自己的消息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主动给女婿陪了罪,和解了双方的矛盾。以后的每年六月六,狐偃都要把女儿、女婿接回家来,合家团聚……这个故事传到民间之后,百姓们争相仿效,逐渐形成了“走麦罢”的习俗。

  在中条山下万荣地区一带,走麦罢的时候,还规定娘家人在当天不能跟女婿翻脸,还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送馍、甜瓜等食品,尤其是送的馍里面要夹碎肉,蒸熟后必须裂开口,称为“张口馒头”,象征着女儿会早给婆家生儿育女,增丁添口……

  文 刘笃一 图 周彬 史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