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北京美食情怀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鲁迅,美食,沙琪玛,鲁迅饼
  • 发布时间:2013-01-18 13:58

  在鲁迅的生涯中,有一段时光是在北京度过的。在京师的时光里,他或独自一人,或与友人一起,几乎尝遍了京城的著名餐馆。著名的“八大楼”或“八大居”,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他的足迹。当然,他也时常光顾一些不太有名但菜品很有特色的小馆子。与北方美食结下的这份不解之缘,即使在他离开北京多年后,也一直念念不忘。

  流连京师名馆

  当时鲁迅住在北京的西城,吃饭就近,经常去西四牌楼路西的同和居,这也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经营山东菜。名菜有炸肥肠、九转肥肠、三不粘等,甚至也有广和居的招牌菜--潘鱼。鲁迅最喜欢这里的炸虾球,因为这道菜属于绍兴口味,是南北菜品融合时北方菜馆引进的新菜。另外,他还喜欢这里的烤大馒头--在馒头上刷一层油,然后烤制。

  现在北京城讲究“吃在东边”,而鲁迅在京时,东城也有很多美食,但由于他工作在西城,因此去得比较少。他的日记中记录的,比较著名的餐馆有东兴楼。鲁迅和胡适在东边有过两次饭局,都是在东兴楼:一次是胡适请鲁迅,另一次是郁达夫请鲁迅和胡适。据鲁迅1932年2月27日的日记:“午后胡适之至部,晚同至东安市场一行,又往东兴楼应郁达夫招饮,酒半即归。”看来这次吃得不太高兴,或许为胡、鲁两人纷争的开端。

  鲁迅这顿饭没吃好,但东兴楼的菜还是很地道的。这家餐馆于1903年开业,原址在北京东安门大街,1944年停业,1982年又复业于东直门内大街簋街,是民国初年北京“八大楼”(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庆楼、新丰楼、安福楼和春华楼)之一。这“八大楼”,鲁迅去过大半,虽然各楼都有重复的菜品,但各有特色。比如酱爆鸡丁,鲁迅和胡适都喜欢吃,这道菜在东兴楼做得最好。据说东兴楼是清宫一个姓何的梳头太监所开,有很多从宫里出来的厨师。像酱爆鸡丁、沙锅熊掌、燕窝鱼翅等,都是从宫廷菜里移植过来的。

  酱爆鸡丁是家常菜,家家能做,但宫廷做法则要求把鸡做得嫩如豆腐,色香味俱全。这道菜要做得好吃,就有很多讲究,比如要用猪油爆炒,要加入黄酱而不是甜面酱,但就这两点,现在的很多餐厅就难以做到。我一直强调,饮食文化要创新,但基础一定是先保留和继承传统,否则就是乱来了。

  鲁迅常去的另一家餐馆是泰丰楼。这是家老字号,于1876年开业,原来位于北京前门煤市街,1953年歇业,1984年在原址不远处重新开业。民国时期,泰丰楼是孙中山、宋庆龄等一大批国民党元老常去的地方。他们之所以爱去,主要是因为那里有油爆肚仁、油爆鳝鱼、炸八块、九蒸鸭子等著名菜式。

  致美楼也是鲁迅喜欢的“八大楼”之一。致美楼以前经营姑苏菜,乾隆年间开业,1948年歇业,1980年重新开业,其拿手菜是抓炒鸡片、糟溜鱼片、油爆肚丝等,这说明致美楼的厨师技艺很高,因为溜、抓炒、拔等制作技法很考验厨艺,没有能力的人根本做不了。

  我曾收藏过一份1984年4月23日的致美楼宴会菜单,其中就有两款宫廷菜,一款叫“游龙戏凤”,用鸡和鱿鱼合烹;另一款是“五柳鱼”,用鱼丝、猪肉丝、香菇丝和笋丝一起炒,是制作难度很高的菜。

  小馆怡情:遍尝各地菜式

  西城的一家叫做“和记小馆”的餐厅,与鲁迅工作的教育部就隔着一条马路,因此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基本上相当于他的“工作食堂”。这里的东西可口,价钱便宜。鲁迅在1918年的一则日记中提到:“微雪。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实际上,和记以卖牛羊肉出名,鲁迅最喜欢吃这里的清汤大块牛肉面,遗憾的是,现在北京很少能吃到这种面了,我们不如鲁迅有口福。

  中午,鲁迅还常拉着陈师曾、齐寿山去西长安街一家名叫“龙海轩”的小饭馆。鲁迅喜欢中午喝点小酒,这家餐馆的拿手菜是软炸肝尖,自然就成了他很喜欢的下酒菜。这道菜用猪肝上部切成片,用盐、料酒、味精腌制片刻,然后挂鸡蛋糊,再用七八成热的花生油炸,在表面的糊刚刚凝固的时候就捞出来,加热锅里的油至沸热,再把肝尖放下去炸。这种经过两次炸制的肝尖当然外酥内嫩。如今这道菜已经成了北京著名的家常菜,但像这种民间家常的下酒菜或下饭菜,在鲁迅常去的广和居、同和居这样的大餐馆,往往是没有的。

  鲁迅常去的馆子,还有淮扬风味的南味斋、玉春楼,福建餐馆小有天,河南餐馆厚德福,广东餐馆醉琼林。1912年9月11日鲁迅日记记载:“晚胡孟乐招饮于南味斋,盖举子之庆也,同席共九人……”这个南味斋,与当时的春华楼、醒春居都是著名的江苏馆子,拿手菜是糖醋黄鱼、虾子蹄筋。1912年9月27日的鲁迅日记又提到:“晚饮于劝业场上之小有天,董恂士、钱稻孙、许季黻在坐,肴皆闽式,不甚适口,有所谓红糟者亦不美也。”

  看来鲁迅对闽菜不太适应,是他在日记中提到不喜欢吃的少有“美食”。其实,一个人的胃口和性格有关,例如太固执的人总喜欢吃自己认准的那几样菜,吃到其他的就说不好吃;而心胸宽广的人,食域也更宽广。从日记中对福建美食的恶评来看,鲁迅其实不算心胸宽广的人。

  当时在北京经营福建菜式的餐馆并不多,而“小有天”则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但其实它套用了上海一家名曰“小有天”的酒家之名。据说,清朝知名道人李梅庵天天去上海那家“小有天”喝酒,曾给店里写了一幅楹联:“道道无常道,天天小有天”,因此让那家餐馆非常出名。后来,京城又开了一家福建餐馆,位于西长安街,鲁迅日记也曾提到--看来他对福建菜还是难以割舍。

  难舍点心:沙琪玛与“鲁迅饼”

  早在日本留学时,鲁迅就养成了爱吃点心的习惯。在北京教育部供职时,每到发薪的日子,他会顺路到一家法国面包坊买两款奶油蛋糕,主要用来孝敬母亲,当然也供自己享用。

  1912年5月,鲁迅刚到北京时,住在绍兴会馆,那里离观音寺稻香村只有两三里路。从鲁迅的日记来看,从1913年到1915年,他到稻香村买糕点就有15次之多。在那个时候,进高档糕点店去买糕点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钱。这从侧面也说明了鲁迅从教育部得到的薪水还算不错。

  他最喜欢的糕点是蜜糖浆黏的满族点心沙琪玛。沙琪玛柔中带脆,香酥可口,甜而不腻。具体做法是:用面粉、鸡蛋和成面条,油炸后拌糖酱,入模具制成块,再切小块而成。清代《燕京岁时记》这样记载:“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木炭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沙琪玛之名原用了满语,但由于这个名字,很多人以为它是外国传过来的点心,其实是地地道道的满族点心。

  鲁迅很喜欢油炸食品,包括油炸菜品。据说在北京时,朱安夫人常常用白薯切片,和以鸡蛋、白粉,然后油炸,香甜可口,很讨鲁迅的喜欢。因为这种做法非常家庭化,餐厅反倒没有,后来这道点心便被人们戏称为“鲁迅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