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刚把车停在斋藤寿行家的屋檐下,一大块雪便从屋顶上滑了下来,重重地打在了车顶上。前些天这里下了大雪,今天则阳光普照,气温一上升雪就开始融化。我们不熟悉福岛县伊达市的气候特点,于是一来就遇上了“雪崩”。
斋藤是个果农,从事这个行业四十余年了。他递过来的名片上,除了姓名外,还有个“头衔”---“桃一筋”,意思是“一根筋地种桃”。
“也没有什么好介绍的。我家祖辈种桑养蚕。那时桑树不能打药,打了药蚕就养不成了。我这辈子种桃,也不能让消费者吃打了药的桃。但桃和桑一样,特别爱长虫子,我们的‘卖点’就在于想方设法用不打药的方法种桃。”斋藤家的桃子个头大,甜度高,基本上不会长虫子,远近闻名。
种桑养蚕的痕迹从斋藤家的房子上就能看出。他家的房子比普通农户的房子要长出四五倍,两层楼,非常牢固。150多年前的明治维新时代,养蚕就能参与日本资本的原始积累,养蚕人后来大多成了巨商,在那个时代也是非常富有的。而要养好蚕,首先需要有好的桑树。
“我们这里高温多雨,一到6月就会下一个月的雨,接着就是将近40度高温的夏天,冬天雪也特别大,这样的条件特别适合桑树成长。”他解释说。
到了斋藤寿行接班的时候,他的父亲开始半桑半果,后来种的苹果更多一些,但苹果喜欢偏寒冷和温差大的地方。经过多年试验后,他发现桃和桑比较相似,适宜在高温多雨的地方生长,于是下决心种桃。
1964年,斋藤寿行去山梨县引进了桃树,但他当时还没什么技术,“看到树上长了不少虫子,急得没办法,也用农药打过虫子”。
此时正逢日本经济进一步提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到了中秋时节人们纷纷买水果送礼,桃子卖得挺好。
但忙活十天半月,桃子的收获季节就过去了,卖不出去的桃子就烂在家里。斋藤因此需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或者是延长桃子的收获时期,才能保证有稳定收入。
“品种的改良需要自己动手。”斋藤说。从山梨引进的桃树苗,经过与其他品种的杂交,收获期被延长了(现在斋藤家桃树的收获期为7月10日到10月10日),于是桃子就能全量销售出去了。
每个桃子的大小和糖度都经过检测后,才装箱送到客户那里去,不能一箱之中有的甜有的不甜,更不能有大有小。斋藤家虽然只是“个体户”,却引进了先进的非破坏性甜度检测仪,只要在水果表层一照,糖度就可显示在屏幕上。
斋藤家只有1.5公顷的土地,却精心培育了“日川白凤”、“黄贵妃”等15个品种的桃子,分不同时期上市,远近驰名。
与斋藤一样,很多日本“农业匠人”把农业种植发展成了一种艺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专心种植一种植物,不断地进行品种改良,把口味种到极致。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人的存在,日本才有“越光”、“秋田小町”这样的大米和“红富士”这样的水果。
文|陈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