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私有化及其他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戴尔,私有化
  • 发布时间:2013-03-26 14:34

  本周,迈克戴尔要来中国了。这对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戴尔先生来说,不过是一年来华一两次造访中普通的一次。而且,此次来华的重头工作,只是参加新年伊始的戴尔大中国区内部的动员大会,这最多不过说明戴尔重视中国市场在全球布局中的地位罢了。

  但这次戴尔来华却引起了新闻圈一些小小的骚动,概因日益临近的戴尔公司私有化的风声。此次当事人自己送上门来,媒体自然想从中挖出点料儿来,满足读者好奇。近期,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个时髦的话题,似乎是配合戴尔。中国方面搜狐、九城、分众也在很多场合发出过类似的声音。对于上市公众公司,私有化与否、进退自由是企业自身的选择,按说不应该引起市场如此的关注。而且,参照坊间的说法,退市也只是戴尔整体业务转型的一个步骤而已。唯一可以拿出来说的,是迈克戴尔企业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从一个硬件提供商到软硬件、服务、咨询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其中的波折绝不仅是买几间公司、上市公司私有化那么简单。

  前不久,戴尔中国区的朋友造访,期间谈到戴尔内部对于迈克戴尔的认知:戴尔身上最明显的是他永不停歇的创业家的气质。勇于创新、永远创业。这对于一个成名已久的世界知名企业家,美国IT偶像来说,精神的力量已经成为他对于戴尔公司、对于整个IT圈首当其冲的贡献。

  尽管,戴尔公司想抹掉人们心目中那个订单化生产型企业的印象并非易事。同时,对于软件、咨询、服务等业务单元并没有任何经验和基因,只靠收购公司去丰富戴尔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架构单元的方式;以及全面收购带来的企业文化冲突、操作经验不足、业界认知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令人侧目之余不免对于前景有着各式各样的猜测。但在整个IT业都在大兴变革之风的今天,顺应、激变、再造,已经成为全球化、历史悠久但包袱沉重的大企业们唯一的发展路径。对于戴尔如此,其他的大佬也是如此。

  好在,对于曾经颠覆过历史的他们,颠覆自己也是一次自身革命的过程。

  最后,提两句与IT业息息相关的IT媒体。“10年一个转型周期蜕变为2年”已经成为IT业明显的行业特质之一。我们可以看到的,终端移动化、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趋势,逼迫众IT大佬纷纷作出企业、业务结构的大幅调整,客户、企业的业务方式、服务需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顺应的速度与时机,对未来趋势的判断瞬间将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和座次。

  与企业革命相映成趣的是,中国IT媒体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依然保持着“我自岿然不动”的固有本色;30年不变的“勇于坚持”成就了IT媒体由盛而衰,由宠儿成为乞儿的历史沿革。这期间的辛苦滋味,恐怕也只有用“不能紧跟时代和行业发展”的理由可以说得清了。从座上宾到鸡肋,从广告大户到被遗忘的角落,总抱怨时运不济恐难以偏概全。客户在变,你却不变,抱残守缺以度日,虽省力却不负责任,从而失去了机会。唯一可选择的,恐怕还是顺应、激变、再造,否则就只能怪你错选了在“日新月异”的IT业求生存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