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 未来网络的基石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光通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3-26 15: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信息量呈指数增长。与之相对应,通信业务需求的迅速增长对通信容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光通信以其高带宽、大容量、低损耗、抗电器干扰、体积小、重量轻等一系列优点,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
放眼世界,光通信技术正以超乎人们想像的速度发展。在过去10年中,光通信传输速率提高了100倍,预计在未来1O年里还将提高100倍左右。IP业务持续的指数式增长,对光通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IP巨大的业务量和不对称性刺激了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应用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IP业务与电路变换的差异也对基于电路交换的SDH(同步数字系列)提出了挑战。光通信本身也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特别是“光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在光域上可进行复用、解复用、选路和交换,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增加网络容量,实现各种业务的“透明”传输。由此,光通信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必将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方向。
盘点下一代光通信技术
据统计,2012年全球每秒钟有100万分钟的视频内容跨网络传送;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26倍;连接到IP网络的设备数量将是2015年全球人口数量的2倍。传统的电信服务提供商,以及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带宽挑战,为了承载这些带宽就需要同步提升核心网络、城域网以及接入网的带宽,并由此引发了我们对下一代高速光传输技术、下一代光接入技术,以及下一代光子集成技术的研究。
下一代高速光传输技术当前,爆炸式的带宽需求正在极大推动光传输技术的高速发展,100Gbps网络相关技术的商用为超高速光传输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在中国市场,这边持续半年之久的“中国电信100Gbps测试”刚刚划上句号,那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100Gbps测试已经拉开帷幕。预计,100Gbps将在2013年开始部署,2015年迎来全面商用时代。而随着100Gbps的商用,400Gbps和1Tbps等超100Gbps技术已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
根据思科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5年网络互联设备的数量将会超过150亿台,相当于全世界人口数量的两倍。同时全球互联网流量的总量将达到目前的4倍,达到每年966EB。预计仅2014年至2015年间互联网流量的增长就会达到200EB,超过2010年全球产生的IP流量总和。应对上述数据增长挑战的关键就是高速光传输技术,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40Gbps/100Gbps网络。目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实现了利用一根光纤同时将2.2亿对人的通话传输2240公里。
下一代光接入技术在光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如何更加经济有效地实现带宽的提升,以更好的经济性实现用户带宽的数量级增长,确保用户业务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是市场对下一代光接入技术提出的关键需求。在下一代光接入技术上,近中期的40G-PON和中远期的后40G-PON是近年来业界研究和推进的重点。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和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将成为未来全光网络的接入技术。OTDM和OCDMA在概念上分别与传统通信网络中TDM和无线CDMA对应。OTDM技术可以使一个固定波长的光波携带信息量十几倍、几十倍地增长,OCDMA则提供了一种全光的接入方式。
下一代光子集成技术光子集成技术,即PID技术(PhotonicsIntegrationDevice,光子集成设备),是将波分系统所必需的多个关键光电器件(激光器、调制器、检测器、复用器和解复用器等)都集成到一块长宽仅为5厘米的PID芯片上。其大大简化了传统波分复杂的光电组网架构,帮助运营商用传统波分一半的功率和子架实现SDH般简单的波分网络,无需复杂的插拔连纤,省去了色散补偿、光功率、信噪比等光信号参数的计算,设计容易、业务开通快,而且维护极为方便。迄今为止,PID技术已经在西欧、亚太、南美等多个区域实现广泛应用。
新型应用推动光通信部署
在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以及新型应用对带宽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光通信市场开始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在我国,目前很多地区仍未实现大规模的光纤网络覆盖,未来光纤还将进一步走入家庭。到2020年,光纤网络将覆盖大部分农村。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宽带用户达到了20.5亿,其中移动宽带用户14亿,固网宽带用户6.5亿。在固网宽带用户中,光纤用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12年,光纤用户在固网宽带用户中的占比接近19%,相比2011年有三个百分点的上升。在2012年全球光纤安装量上,我国的总数量最多。
中国光通信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种类不断扩大,将会迎来行业历史性发展机遇。目前这一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光传输设备、光接入设备、光配套设备、光纤光缆、光器件等在内较为完整的体系。近年来光通信整体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40%。很多企业已经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在世界光通信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根据Dell‘Oro的预测,2016年光传输设备市场将达到190亿美元,未来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0%。中国移动2012年资本开支中,将传输网投资占比由2011年的18%提高至26%,总额约为343亿元,相比2011年的231亿元,增长48.48%。笔者认为,电信运营商在完成有线、无线网络终端部分的建设后,随着用户增长,信号流量增大,将会逐渐加大对光承载网的投资,对光传输设备的需求和投资将逐年提高。
除电信运营商外,企业为其自身系统及服务的发展,也开始考虑建设自己独有的骨干网络。像Google、国内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腾讯等,也开始同设备商商讨购买传输设备。另外,电力、教育等行业也在着手升级自己的承载网。未来除基础电信网络市场外,企业网将成为光通信的又一个重要且潜力巨大的市场。预计到2015年,国内光纤接入覆盖家庭将由目前的4500万户发展到2.4亿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97%。考虑到未来招标GPON的比例将逐渐提升,以及设备价格每年的下降,光接入设备市场未来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应在35%以上。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而市场的需求则决定着下一代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在市场和技术的推动下,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光通信市场将会实现稳步增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光通信将会成为承载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基石。
特约撰稿 高岳 高新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