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 “笨”有前景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移动医疗,医疗App
  • 发布时间:2013-03-26 14:38

  相关数据显示,移动医疗(mHealth)是2013年投资和创业的热点领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宣布医疗保健服务领域将迎来移动技术的革新,并预测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将达到230亿美元。而根据美国健康网站Health It No预计,3年后,全球将有超过5亿人会使用医疗类App。2014年全球医疗企业移动App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

  在国内,目前中国正在开发医疗App的公司已经有500~600家,从业者上万。其中好大夫在线早在2007年就已有风投进入,丁香园也在2010年就拿到了风险投资的钱。据估算,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在2015年将达5000亿美元。

  尽管从数据上看,移动医疗是一个钱景巨大的新蓝海,但实际上,移动医疗并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且需要从业者多年潜心探索,才会慢慢浮现。春雨掌上医生CEO张锐曾说,做这个行业,“笨”也是门槛,因为它能够决定你是否会下定决心去做一件看上去“没意义”的事情。

  专业平台 数据驱动

  曾有投资人透露,投资医疗App领域大部分人的心态是:盈利模式不明,但毕竟医疗App比电商烧钱少。

  医疗App的商业模式,和所有移动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心病是一致的。尽管想方设法跑马圈地,但是谁也说不准选择哪条路线才能引爆市场。丁香园创业12年,其CTO冯大辉在微博上感慨“慢公司”的坚持与辛酸。不过,整个App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比起模式的探索,还不如放宽心态先把用户体验做好。

  医疗App的目标用户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医生人群和患者或个体消费者,具体到包括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医护人员、医疗器械公司、药品公司、保险公司甚至投资公司和个体消费者、病人。在美国,已有超过80%的医生使用过跟工作有关的应用。在国内,面向医生的典型应用有丁香园的丁香客、用药助手等。专门针对医生群体的丁香园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经常上网的医护人员。

  以医疗健康行业从业者为目标用户,在商业模式探索上,丁香园做了很多尝试。比如针对医生提供交流的社区、推荐信息的平台、医药企业招聘服务,给药企提供营销解决方案等。在盈利上和以往形成分水岭的,是向药企提供整套营销解决方案的服务。丁香园发现到,以数据驱动为主要模式的盈利能力更为突出,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以及注册信息在后台生成数据,向相关企业客户提供相关数据服务。而能够让医生及时了解新药、旧药的App用药助手也带给了丁香园上千万元的营收。

  这意味着,医学的信息数据高度复杂,而医生、药企等及时获取学术资讯、用户资料等需求也十分迫切和重要,当在面向目标用户为此类专业群体时,以数据分析作为基础寻找不同层面的商机,可以说是大有作为的。

  引入医生 点对点服务

  在面向个人的移动医疗App中,“轻量级”的应用为主,大多以收费应用或广告位为收入来源。它们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心跳测试、视力测试等体检功能。通过监测技术和智能手机相结合,对用户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管理记录数据信息。通过记录个人的相关行为数据,移动医疗App可以建立用户健康档案,并和医院内的电子病历对接,而且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记录个人健康数据和记账一样,逐步成为大众需求。

  这类应用较为简单,只是简单的医疗健康普及知识和指导。因为不需要医生,也不需要医疗保险公司或其他机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意见,并不具备交互性。“如若仅以资讯为主的移动医疗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发挥其专长,推荐适合个人用户健康特征的资讯则更具粘性。”业内人士指出。

  不过,医生作为医疗体系和整个信息流的核心,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只有引入医生资源,才能够使服务达到专业化和权威性。而也正因为医生作为云端或后台的资源,个人用户的咨询问诊才有了真正的意义,而这也成为医疗App与其它应用不同的最有力的“身价”证明。

  不过,获得庞大的医生资源并且让用户信赖,并非易事。

  据了解,春雨掌上医生通过“自查+问诊”的方式,解决了患者在诊前和诊后的医疗咨询的迫切需求。从长期来看,个人用户所产生的疾病数据,才是春雨更为看重的资源。对此,张锐也表示:“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用户疾病数据等,更具有价值”。而为了获得医生资源,春雨掌上医生放弃了与医生分成的盈利模式。据介绍,春雨掌声医生的医生全部来自于三级甲等医院,实名认证医生的职业资格。

  此外,对医疗应用来说,在保证权威性的前提下,还要确保其时效性。“如果一个用户在平台上咨询以后,一个礼拜都没有得到回复的话,相信没有哪个用户还会继续使用你的App。”春雨掌上医生副总裁毕磊说。时效性是医疗App的主要诉求。目前对于可远程指导的医疗App而言,文字、语音、医学图像、电话咨询等仍是患者描述病情的主要手段。个人用户将信息发至平台上,后台系统将信息推送至相应科室的所有大夫,让大夫利用其碎片时间进行回复。所以可见,医生数量、质量都直接影响到App的服务能力。

  以形式的革新和对患者的价值来判断,这种点对点的医疗服务代表着未来医疗App的方向。医疗服务类的App对于传统医疗行业来说,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和促进补充。除了数据服务,问诊模式也有待挖掘。国外一些应用就以电话问诊为主要模式来按时间收取费用。而在国内,春雨掌上医生等App也正在尝试这种模式,只不过变现能力还有待挖掘。

  总体来看,医疗App“变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数据和资源的积累非一日之功,虽然市场前景良好,但淘汰率一直都居高不下的。

  链接

  移动医疗

  mHealth,即Mobile Health,也称为移动医疗或移动健康。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问题。

  本报记者 张樱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