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软质量”(下)

  西方具备的另外一个中国目前还欠缺的“软质量”,是“山居生活”的现实可能性。

  与中国一样,过度城市化在西方也是被媒体和公众不断诟病的“社会病”---空气污染、交通堵塞、房价高企、资源枯竭、人情淡漠……于是像中国人试图“逃离北上广”一样,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选择离开大城市,去依然有蓝天白云森林和热心邻居的小城市或乡村居住。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都希望孩子可以在有纯净空气和可以接触大自然的地方,而非拥挤的大城市里成长。

  幸运的是,他们仍然还有不少不错的选择。比如在英国,伦敦之外还有牛津、剑桥、肯特、约克郡以及苏格兰的不少城镇,工作机会及日常购物等条件相当不错,周末可以全家一起去森林野餐或海边散步,当地还有一流的中小学和大学提供优质教育。长期下来,这些区域形成了某种“副中心”,既分散了人口,又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同时缓解了首都的资源压力,使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都更加平衡。

  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则过多集中在北上广等数个超大城市,不少人即使逃离了一阵子,最终又不得不回去。现阶段,去小城镇过压力较小、污染较少、比较有人情味的生活,对于中国人特别是中产以上的人群来说,更多还只是停留在梦想阶段。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软质量”,是社会兴趣的多元化和对不同人生选择比较大的宽容度。

  举个例子,在牛津这样的大学里,如果有一场关于美国的讲座,大概只会吸引到半个教室的人;如果是关于中国的讲座,则会吸引到整个教室的人;而如果是关于缅甸或者古巴的讲座,一般都会爆满。

  英国人更加关注的,不是“有用”,而是“有趣”,了解得越少,越感兴趣---这种对知识的真挚的好奇心,而非功利性,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集体“信仰”。

  这种“信仰”,反映在社会心态上,就体现为对不同人生选择的宽容心。

  高中生毕业以后,家庭和学校都会鼓励他们来个“间隔年”---上大学之前,花一年时间去世界的某个角落旅行、打工,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人生的志向。这个“角落”,常常是非洲、拉美或东南亚的某个小镇---一个大多数中国家长可能都没听说过、更不可能送孩子去的地方。

  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中产以上人群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北美、西欧、东亚以及澳洲的“发达国家”,关注的目的也常常与留学、移民、置业等实际需求有关。对于孩子,家长似乎也普遍中意名校、大公司、高薪行业---如此一致的社会和家庭取向之下,难怪年轻人会感觉个性压抑、“压力山大”。

  如果试图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些“软质量”,大概可以说,它是一种不复杂、不违心又可以有尊严生活的现实可行性。当然,中国目前还处在转型的过程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多数中国人也可以拥有这些美好的可能选择。

  文|戴闻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