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的逻辑冲突

  雅安地震,令人印象深刻的现象是,民间慈善组织壹基金在募集捐款方面,比中国红十字会的效率要快——在中国红十字会仅募集几万元之时,壹基金已然募集几百万。

  但是如果以此来衡量红十字会已经在公益领域失去影响力,那就错了。截至4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已经宣布为此次灾区募集到3.8952亿资金。更能证明其影响力的是,从4月21日起,很多机构宣布发往灾区的捐赠物资免收运费,往灾区的捐赠款免收手续费的也就只有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慈善总会等少数机构。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官方网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334个地(市)级红十字会、2848个县级红十字会;有9.8万个基层组织,215.6万名志愿者,11万个团体会员,2658万名会员。

  这样一家拥有上千万名会员的机构。在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的互联网社会,任何一个极小细微的工作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机构声誉受损。最近红十字会官方微博刊登的一则新闻为例,图片上是某记者和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灾区帐篷里吃方便面,结果有人把记者的手表认为是价值数万的名表,而且将其认为是红十字会工作员工。此事后来虽然得到澄清,但这种事情多了,自然会影响其在公众中的声誉。

  中国存在着诸多规模庞大但效率低下的神秘机构,但是普通公众并不知悉其工作性质,因此我们也就很难对其工作做判断,但红十字会并不一样。

  一般来说,国外像红十字会这样的机构,上下之间往往是垂直管理,上一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人事具有任免权,但中国红十字会却不是如此:表面上各省级机构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分支机构,但是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上级红十字会只是“指导工作”,对于人事任免等问题并不具有决定权。这意味着总会很难有效制止分支机构那些影响机构声誉的行为。

  对于红十字会的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需要非常高超的管理水平。它看起来是民间机构,但事实并非如此:红十字会的名誉会长是国家主席,会长是国家领导人,常务副会长是部级干部。这意味着这个机构在运行过程中要有两套、甚至是三套行事方式:从事赈灾救济等活动时是民间团体,实际上它内部的运行逻辑则是非常科层制,而在对外开展募捐等活动时甚至可能还需要商业智慧。

  这三种行事方式并不一致,甚至有可能是相悖的:内部自上而下的科层制限制了效率的发挥;要求募集更多的资金但又不允许其工作人员和商业机构一样收取佣金也会导致道德风险。正是因为这种逻辑的冲突,使得红十字会的很多行为饱受公众质疑。

  从这个角度而言,红十字会这几年的声誉之所以逐步下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相互冲突的逻辑影响了其表现,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民间公益机构的兴起,更是暴露了它的缺陷。红十字会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它单有,几乎存在于任何一家大型组织,只不过商业机构的弊病是由自己的失败来承担,而像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机构却是要由公众来承担其低效。

  那么,如何治理红十字会这个机构?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要从内部改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唯一可行的就是要放开公益门槛,引入更多的竞争。只有竞争,才能让各级红十字会感受到压力,才能在内部治理机制上予以改进。(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傅蔚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