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革:超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和财富关

  • 来源:中国慈善家
  • 关键字:人口,GDP
  • 发布时间:2013-08-02 15:08

  系《福布斯》 中文网4月19号

  传统观念认为,增加人口密度能够带来更多的生产力,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然而经过调查,这种理论其实一点都站不住脚。在大多数情况下,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超大城市也是最贫穷的城市。举例来说,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是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孟买、卡拉奇和新德里的人口密度是东京-横滨地区人口密度的三倍到七倍。而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地区并非拥有更高的GDP。人口密度与财富之间具有这种不完美的关系。

  根据购买力计算,有些超大城市地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人均GDP,但这些城市的人口并不是特别密集。目前,很多繁荣发展的美国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要低于美国大城市地区的平均水平。这些繁荣发展的地区包括波士顿、西雅图和休斯顿。

  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它们自然而然地向外扩张。这表示大部分城市人口将继续寻求搬到城市外围地区居住,而并不是说高密度城市核心区不重要。在文化、金融、传媒和以其他交易为基础的特定行业方面,一些人口稠密的城市核心区仍然拥有不容置疑的效率和吸引力。随着城市人口变得越来越多,居民将向外围迁徙,因为这里的人们开始渴望尽可能地享受到大部分北美和欧洲人已经认为理所当然的生活质量。

  中美传统模式转变:中国投资2.0版已经到来

  《华尔街日报》 2013年4月19日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是通过以下途径感受中国经济崛起的:不断增长的对华进口额、大量的对华贸易逆差,以及中国为了给其不断膨胀的外汇储备寻找出路而在政府指导下的对外投资。然而,对外投资和出境旅游等新资金流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传统资金流的增速。

  这一迹象表明,中国融入全球的下一个阶段已经到来。2.0版的中国全球化,为中国的经济伙伴提供了巨大的商业和政治机遇,但也需要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做出更为全面且老练的回应。

  传统模式的经济交流则增长较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过去五年的美中经济关系说明了这种结构上的转变。官方统计数据表明,自2007年以来,每年从中国流向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增长了300%以上。目前,中国赴美旅游人数也比五年前高得多。美中经济关系不断变化的性质,可能也将改变政治气候。

  要想保持中国资金流和顾客流,美国需要极大地调整态度和政策。首先,美国需要调整行政流程以满足新的需求。与此同时,与中国相关的交易经常被政治化,这种情况已经令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的投资环境不利,进而威胁到未来的投资。这种政治游戏必须停止。最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在美国政界、商界和普通民众中逐渐形成的对中国的态度需要改变。

  建设责任政府

  《财经》 2013年4月6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改革,是个双管齐下的过程:第一个是通过经济改革,把原有的计划体制转换成充满活力的开放型市场体制;另一个是把原有的集权管治模式,转换为更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和全球化需要的现代政府模式。

  前一个过程的目的是发展,后一个过程的目的是“善治”。这两个过程发生在不同领域,却有不少重要的共同特征,如均从基层起步、重视创新和突破,以及以“摸着石头过河”著称的不断试错及大胆探索。

  对于第二个过程而言,在中国各地所进行的基层政府改革实验尤为重要。过去30年,林林总总的地方政府改革,都旨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即政府的负责性问题。如果说政府的“赋权”解决权力来源问题,而负责性则解决治理的效率问题。负责性是现代政府治理的关键钥匙。

  负责性体现的是,政府对社会期望的反应程度,以及对治理效果所承担的责任。从根本意义上讲,负责性的建立是现代政府之所以提供高质量治理的源泉所在。更高的政府负责性不仅有利于公共物品的提供、治理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总体政治的稳定和政权的长治久安。

  “中国梦”最终实现的很大一个制度保障在于,中国政府能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管治,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不断大胆探索基层治理模式转型的各种可能性,努力建设高度负责、高度创新和被群众高度信任的政府,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城市之殇

  《中国改革》 2013年4月1日

  中国处在世界两大灾害地带之中,是世界上多灾、灾害强度大、灾情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城市受到气象、海洋、洪水和地震等灾害的严重威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灾害风险不断增大。包括城市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震、泥石流灾害、地面沉降;城市环境污染灾害,主要体现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等;沙尘暴;城市洪灾;海平面上升灾害。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由于受到经济与科技的限制,区域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有限性,使各种灾害事件只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影响。现今,在中国城市人口密集、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城市防灾能力差,城市灾害的危险性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

  城市规划设计落后、缺乏对城市减灾防灾效果的硬性考核指标、危机管理的综合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中国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

  加强和改善中国城市灾害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战略理念;把防灾减灾管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城市规划应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灾害;建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防灾减灾保障措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