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笑傲江湖”

  慢吞吞地爬上渔船坐下,老人仿佛变了一个人,身形矫健,动作敏捷。他抓起两支几十斤重的铁桨轻轻一划,小木船迅速驶向湖中央。在湖心,他只用右手摇桨,腾出左手,刷地一声,将一片渔网撒入水中。

  武汉市蔡甸区后官湖畔,102岁的邱金义在这里出世,在这里谋生,在这里生儿育女,如今又如世外高人般在此隐居。每天,他都要去湖中摇船撒网,捕鱼卖钱。这样的生活他已重复了95年。时间似乎在他这里凝滞,世界的变迁也和他无关。

  不下湖捕鱼 心里就不舒坦

  后官湖,草木青青,碧水如镜。一只野鸭在水中划过一道波纹,落在一间简陋的窝棚旁。窝棚三面环水,只有朝东的方向连接土地,形成一个小小的“半岛”。水边一片菜地里,番茄、四季豆正长得茂盛。走近窝棚,一只小黄狗摇着尾巴吠几声,马上又退了回去,在一张躺椅下蜷缩着,警惕地望着陌生的来客。

  躺椅上,102岁的邱金义老人正在修补渔网,一根线穿过去,另一根线再绕回来,看起来马上就要补好了。老人一天不下网捕鱼心里就不舒坦,下个小网在湖里可以捕捞1斤左右的鲫鱼。

  岁月在邱金义身上留下了许多印迹,他的双腿老化得厉害,走路需要拄着拐杖慢慢挪;耳朵也有点背,和他说话需要很大声。有人关心地问他身体如何,他听了三遍才听清,高兴地回答:“身体?我是好得想死都死不了!”说完后,自己也呵呵地笑了。

  窝棚里十分简陋,一张床、一个小柜子、一把躺椅和一只电风扇就是全部家当。风扇用的是临时从附近接来的电,不过对老人来说似乎没什么必要,湖上风大,夏天他也穿着薄棉衣。

  不住儿子别墅 偏住湖边窝棚

  住在这样的地方,邱金义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孤寡老人,但事实上他有四儿一女,现在五世同堂,一家老小共有40多口人。老人儿孙们日子都过得不错,也很有孝心,小儿子邱大圣有好几套别墅,其中专门给邱金义留了一套,但他不愿意去住。老人一辈子在后官湖边生活,在这个窝棚也住了十多年,已经成习惯了,连过年他都要在湖边,儿孙们只得轮流到这里拜年。

  今年2月,子女们把邱金义送到附近的养老院,一个月6000元请两名护工照顾他。结果没住几天,他就吵着要回来,说在那里跟坐牢一样。

  回到湖边,邱金义立马来了精神。他每天早晨4点多起床,独自划船去湖上下网,最远要划3里水路,然后回来吃早餐。早餐是一碗面条,菜是自己从湖里捞的鳝鱼或鲫鱼。吃完早饭,他将前一天用过的渔网拿到门口晾晒修补。中午吃一碗稀饭,睡上3个小时,下午5点出门收网,晚上吃过稀饭后7点多睡觉。

  老人一天能收十多斤鱼,最多时能收30斤。老人没什么用钱的地方,但捕鱼卖钱的习惯却改不掉,他头脑清楚,很会算账,十六两的秤、市斤秤,他都会看会用。不过住在湖上没什么花销,赚来的钱,他都在逢年过节塞给了晚辈。

  80多岁时从汉江救起老伴

  老人的外孙朱武,曾向人讲述外公的过往:“外公是附近高湖村的人,在渔船上出生,7岁就跟着父母出门捕鱼。外婆也是渔家姑娘,嫁过来之后就跟着一起捕鱼。他俩生有五个儿女,我妈是老大,今年77岁了。”“外公外婆80来岁时,有一次一起划船去汉江上打鱼,结果外婆不小心掉进了江里,被冲走了十几米。当时是大冬天,外公跳下船游过去把外婆救上了船。”

  在老伴去世三四年后,邱金义正式搬到了湖边,并让儿孙们搭了这间窝棚,从此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老人的长寿有何秘诀?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后官湖畔环境好,老人饮食很健康。近一百年来,邱金义几乎每餐都吃鱼,鱼肉中脂肪少,因此到现在他也没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类疾病。一直以来,老人煮饭、烧水都是直接从湖里取水用,当天没用完的水就倒掉,以防生虫子。他从不抽烟,偶尔喝一点酒,最近一次喝酒是90岁时,近年来的饮料主要是红糖水。

  摘编自《楚天都市报》

  文 周蕾 肖名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