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与和服

  武继平:日本九州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日本公立福冈女子大学教授。著有《异文化夹缝中的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与九州》、《创造社作家研究》、《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等;译著有《日本文学百家》、《日本现代诗歌选》、《东方的忧郁》、《当我们的眼睛相遇的时候》等。

  和服并非日本女人日常性的服装。和服正装谓之“振袖”,意即一种大摆袖的礼服,日本女人一辈子只穿几次。她们平时偶尔穿的和服,是一种叫“浴衣”的和式便服--“振袖”的简化版本……京都至今依然保留着千年艺妓文化,坐在祗园一带沿街的咖啡馆里,就总能看到身穿艳丽和服的舞妓,撑着一把可爱的油纸伞从窗外的小巷飘然走过……

  一位美丽的姑娘迎面走来,只要是正常的男人,难免会产生一种目光碰撞的渴望。其潜意识,不过是想看到那又弯又长的睫毛下秋波荡漾的眸子,从中捕捉到属于男人的一丝期待。然而,如果对面走来的是一位日本美女,你想都别想!

  做人低调、耐心听人说话和极力避免与人目光相遇,这三点可以说是日本女人最基本的修养。西方人拌嘴,哪怕是热恋中的情侣,目光咄咄逼人不说,还大声嚷嚷。日本女人绝不会这样。首先,她必定会等你把话说完,才张嘴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心平气和,语音轻缓。从古至今,日本可以说没有“泼妇”或者“河东狮子吼”之类的文化。再怎么样生气,女人也绝对不会冲人横眉怒眼,口吐脏词儿。还有一点可以称之为“绝活儿”的,那就是她永远不会看着你的眼睛说话。不论是跟你谈事还是聊天,她只要是坐着,必定坐得很浅,而且用手或用包压住裙子,倾斜着身子对着你,双膝紧闭或左或右偏30度。谈话中,日本女人的眼神显得特别柔和,必定是眼帘微垂,把视线投向一个若有若无的地方……不知情的人,往往会误解为日本女人听人说话时总是心不在焉。

  现实中的日本女性

  抗日题材的影视里登场的日本“皇军”,张嘴就骂“八嘎!”而所谓“八嘎”,本意即“笨蛋”、“死脑筋”。跟汉语里那些骂人损人的话语相比,“八嘎”的杀伤力只伤人毛皮。然而,这声“八嘎”如果从日本女人嘴里说出来,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被“骂”的对象或是老公,或是恋人,但必定是她真心所爱之人。纤纤玉指照着男人脑门轻轻一戳,嗲里嗲气一声“八~嘎”,传达的却是跟汉语里那句永远让男人陶醉的“哼,瞧你那副傻模样!”一样的情感,那小鸟依人的神态和语气,让人感到一颗甜蜜的爱心。

  就像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老人依然永远留着山羊胡子、头戴瓜皮帽一样,中国人印象中的日本女人,也总是浓妆艳抹,白颜丹唇,头上顶着一大堆盘得一丝不乱的乌发。至于穿着,必定是绚丽照人的和服,宽腰带系得高高的,背上总背着一个莫名其妙的方包,脚下趿拉着高齿木屐,走起路来步子碎得像顺风小跑。不过,这无疑是对日本现当代文化的一种误读。

  其实,和服并非日本女人日常性的服装。和服正装谓之“振袖”,意即一种大摆袖的礼服,日本女人一辈子只穿几次。首先是在孩提时代:3岁、5岁和7岁时,女孩子都要跟父母到神社去作除病免灾的祈祷,和服是必不可少的礼服;再就是满20周岁那年参加的“成人仪式”和在神社举行“神前结婚”的时候。大街上,平时几乎很少见到穿和服的普通人,如果你偶尔在繁华的街上见到有身着华丽和服、系一条价格昂贵的宽腰带的中年美妇踽踽走过,那一定是高档酒吧的女老板“妈妈桑”。

  京都舞妓与日本传统舞蹈

  说到日本的和服文化,日本只有京都例外。京都至今仍然保留着有一千多年传统的艺妓文化。即便是在平时,坐在祗园一带沿街的咖啡馆里,只需耐心等上一时半晌,就总能看到身穿艳丽和服的舞妓,撑着一把可爱的油纸伞从窗外的小巷飘然走过,木屐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嗑噔、嗑噔”的清脆回响。

  日本的舞妓,是一批经过专业民族舞蹈培训的年轻艺妓。豆蔻年华出道,到二十七八已经算大的了。她们的相貌都要经过严格挑选;举手投足端庄优雅,说话声音娓娓动听,甚至连走路的姿态也独具韵味,走在街上格外吸引眼球。京都的舞妓们主要活动在祗园闹市一带,从事舞蹈表演和大型宴会的助兴等服务性工作:一把折扇或油纸伞在手中张合,合着曼妙的三弦琴声和不紧不慢的鼓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日本传统舞蹈的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只能“舞”,而不能“蹈”。由于和服紧裹身腰,长至脚踝部,女人身体的灵活性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不光跳不起来,就连下蹲也非常不易。我第一次看舞妓表演,感觉这日本舞不能跳又蹲不得,就一双手空比划,没啥意思,没想到几次观赏下来,竟成了它的粉丝。

  我体会到,日本舞蹈力图表现的美学境界,在舞台上舞妓只表现了一部分。尽管舞者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次优雅的转身和妩媚的回眸都有其固定的含义,但这些都属于某种精神的外形;而另外一部分,即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则需要靠台下的观众用想象去共同完成。舞台上下,舞妓和观众浑然一体,共同陶醉在一种至美至善的境界之中。

  舞妓这朵现代日本社会的奇葩,其实是一种古雅而纯洁的职业,古而有之,性质严格有别于“遊女”(青楼女子)。同是谋生,前者靠卖艺,而后者则靠卖身。

  日本和服的“振袖”与“浴衣”

  纯真丝精纺的“振袖”,堪称和服的极致。日本女人在人生中的几个重大转折点,都要穿“振袖”礼服。这种质地高档、价格不菲的和服穿在身上,格外凸显日本女人特有的高雅气质。和服没有纽扣,衣襟交叉于胸前,整个衣服用一条宽腰带缠上好几圈,脱掉它还要颇费一番力气。而且,说是“腰带”,却有十指来宽,而且并非系在腰部,而是缠在心窝那样高的地方。由于“振袖”质地本来就略厚,加上左右两层在胸前叠合,再加外缠了几圈宽腰带,所以几乎所有穿它的女人都会变成“平胸”。

  讲究胸、腰、臀三围曲线美的审美观念源自西方,若依照这种审美标准来看穿和服的日本女人,视觉感受只能是“木桶腰”和“平板胸”。因此,和服彻底颠覆了突出三围曲线的观念,折射出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取向。在日本人眼里,和服不但能够充分展示出女性的魅力,还能将这种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样一件“振袖”和服,如果穿法两样,则会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后颈部领子拉得高,则显庄重;后颈部领子往后翻开,露出女人的颈窝和发际,则显得娇柔而性感。日本男人看见身着和服的女人露出后颈部,就会心旌摇荡;而西方男人似乎更在意女人胸部的尺寸和外露的程度。

  对日本女人来说,平时偶尔穿的和服,是一种叫“浴衣”(YUKATA)的和式便服。仲夏之夜,或与男友或与闺蜜相约出门纳凉、看焰火,年轻女子都喜欢穿这种单层印花布缝制的和服。跟“振袖”相比,“浴衣”相当于“振袖”的简化版本。背上那个神秘的布包,由于穿戴起来实在复杂,已被简化为一只硕大的蝴蝶结。向晚时分,女孩子们外出前都要先沐浴,然后穿上“浴衣”,手摇一把可爱的小团扇,迎风走过之处,身后留下一路青春的体香。夜风习习,无论是公园里的绿茵草坪,还是映照西天彩霞的大海之滨,随便找个地方铺一块方巾席地而坐。小伙子们打开啤酒开怀畅饮,或仰头赏缤纷焰火,或在如云的美女群中搜索心仪。天上人间,各是一道令人陶醉痴迷的风景。

  文/武继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