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子贡的“我”等几则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子贡,焦虑
  • 发布时间:2013-09-25 10:18

  不做子贡的“我”

  “国人为什么如此焦虑”,这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处在转型期国家的人们不得不走的心路历程。时下的我们确实在为人际关系、为求学、为就业、为房子、为爱情婚姻、为孩子的“起跑线”等诸多事物焦虑,于是催生了这样一种观念,“一切向‘钱’看”,也有了本文作者的这种观点:“经济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不是黑白分明的,大量的事情是发生在一个灰色的地带”。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阐述对现实的看法,所以作者的观点无可厚非,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有一些异于作者观点的看法。我们之所以深陷于种种焦虑之中,是因为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存在,比如我们的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某些规则的失效也导致“公平”离我们渐行渐远,于是有了不良竞争,有了焦虑,但不能因为发展中存在问题而模糊是非标准,将人变成物质化的利器,以满足自身利益为前提,不择手段地暗箭伤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我们期待着一个公正良序的社会能早日出现,可我们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主人,每个人都在为未来的发展构筑一份力,不管这力是助力还是阻力。最后,我想说,我宁愿做颜回,而不是子贡。

  (孙慧颖)

  真的是为此焦虑吗?

  现在,国人处在焦虑状态中的占大多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作者分析了其中的缘由,把焦虑与财富关联起来,表示“宁愿做子贡而不是颜回”,仿佛焦虑程度和财富的多少成反比。

  对此观点我并不苟同。杂文具有批判性,但此文的批判失之偏颇,且价值观有待考究。诚如作者所言,财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过并不是财富越多,生活就越幸福,就不会焦虑。实则,焦虑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为我们营造出的生存环境。现今贫富差距拉大,腐败日隆,可以说,国人的焦虑之根本所在并不是自身财富的多与少,而是社会的不公。就像前些日子央视一直追问“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一样,其实短暂的幸福人人都会有,但获得长久或者一生的幸福并非易事,它需要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社会的基本公平,或者趋向公平,或者有意愿趋向公平。那时,我们才会诚实地回答:“我们不焦虑,我们很幸福。”

  (冮雪)

  成也多情,败也多情

  乍一看文章标题--国人为什么焦虑?觉得作者选取的题材较大,然而细细品读,可知作者选取了三个事例展现国人的焦虑,而这一切都源于贫穷。国家怕穷,不惜一切代价追求GDP;农民怕穷,宁愿冒犯法之险实现“发家致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国情的敏锐思考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多次亲身访贫的经历让作者的心灵受到深深触动,从而改变了以往淡泊名利的金钱观,意识到财富的重要性。概言之,财富是各阶层摆脱焦虑的基础。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要想拥有精神上的幸福感,首先要解决基本的物质问题--衣食住行都解决不了,何谈幸福?又怎能令人不焦虑!哲学上讲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只有满足生活上的基本物质需要,人才能摆脱焦虑,拥有幸福感。生活中的焦虑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人吃不饱穿不暖,当然焦虑;有的孩子没钱上学,也会焦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就是金钱。所以说作者这一观点与现实生活基本吻合,使读者产生共鸣,富有现实意义。

  然而,文章还有些不足之处。作者对穷人饱满的情感、悲悯的情怀远远大于对国人贫穷原因的批判。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贫穷?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得不以身试法“发家致富”?如此贫穷的母女为什么没有人管?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国人摆脱焦虑?作者对此只是浅尝辄止式的一带而过,并没有对社会制度存在的弊病进行深入探究,缺乏杂文应有的思想性和批判性,题旨不够深刻,杂文意味不浓。

  (刘雪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