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光和他的青年朋友们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2-04 09:31
1月13日,是原地质矿产部党组书记、部长孙大光去世5周年的日子。这一天,他的亲属和老同事们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撰写的纪念文章《深切怀念孙大光同志》。
温家宝在文章最后引用了杜甫的诗句来缅怀这位老领导:“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1934年入党的孙大光曾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上世纪60年代曾任交通部党组书记、部长。1979年任地质部部长,1985年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5年离休。
在孙大光领导地质矿产部期间,中国于1984年发现了塔里木油田。同在这一年,他第五次带领从省局中青年领导中筛选的优秀分子到基层做流动调研。
就是在这样的调研中,温家宝于1981年第一次接触了孙大光。温家宝说,“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得到兼有领导、严师、益友的感受。”
让地质系统更年轻
在和平里5区的家里,《望东方周刊》记者见到了孙大光的夫人张刚。
张刚在孙大光去世后搬进了这个宽敞的房子。像许多老干部家一样,显眼地摆了一些仿古摆设,两面墙上挂了山水画和梅花图,落款是不太出名的现代画家。
一进门正对的墙上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孙大光在上海参加会议时讲话的照片,他面容威严,双手张开,在慷慨激昂地讲话;另一张是头发花白的他和温家宝的合影。老人穿着枣红色的羊毛衫,拄着手杖。和第一幅照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他显得消瘦,更像一位和蔼的老者。温家宝穿白色衬衫、蓝色外套,微笑着和他并排站着。
不过,张刚也想不起来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2005年编辑《孙大光纪念文集》的时候,工作人员冲洗出来挂上了墙。
1942年,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的张刚与孙大光结婚。其实孙大光和张刚都不是他们的本名。1948年,东北局让孙大光改名字到内蒙古工作。到组织部报到时,妻子没去,孙大光顺手给自己起了个孙大光的名字,给妻子填了“张刚”。
张刚说,老伴后来经常“笑话”她,说“张刚不刚”。“跟他过了一辈子,我都是个好脾气,从来只有大光脾气暴的份儿,”93岁的张刚说起话来很慢,很软,会不时地停顿,笑着陷入回忆。
70年代末,“文革”中被打倒的孙大光复出后,张刚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务长。1980年,当孙大光第一次带中青年干部下去调研时,她正好也去新疆出差。
曾任孙大光秘书的程利伟告诉本刊记者,孙大光在1975年就进入国家计委地质局任职,“他当时就敏锐地意识到,地质系统的干部存在着严重的老化和非专业化问题。”
70年代时,地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数千名领导,绝大多数为部队转业到地质系统的干部,年龄普遍在60岁上下,孙大光也说自己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于是,1980年上半年,孙大光要求组织部门从各省局的副局级干部中挑选一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优秀干部作为部级、局级领导后备干部,进行重点考察培养。
温家宝则回忆说,1980年地质工作的管理体制改为以地质部为主的双重领导后,孙大光把注意力逐步转向选拔干部、培养接班人的工作,在创造性地完成这项“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中起了很好的典范作用。他从近年擢升为省局领导的中青年干部中筛选若干优秀分子作为考察对象,亲自带队赴基层做三四十天的流动调研。
1980年10月,孙大光从组织部门列入部后备干部的名单中圈定了5名既懂专业又年轻的副局级干部,再加上著名的地质学家和组织部长等组成调研组,深入新疆、甘肃和青海3省区20多个部属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工作,历时40天。
这是孙大光第一次带“专业加政工”考察组调研。自此到1985年,孙大光先后5次率领33名年轻干部赴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江西等14省区进行调研。
后来在这些青年干部中,有11位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
考察内容:大观楼长联
张刚回忆起1980年的考察,曾有这样的情节:“在西宁作总结时,有几位副局长想合做一个,大光不同意,要求他们各做各的。事后他对我说:朱训的总结做得很好,有水平。”时任江西省地质局副局长的朱训于1982年后历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全国政协秘书长。
程利伟后来听说,1983年时孙大光是这样考察川西北地质大队技术人员张文岳的:已经到了云南石林的孙大光让秘书通知张文岳迅速前来报到。次日凌晨,脚蹬一双塑料凉鞋、风尘仆仆的张文岳邂逅了出门散步的孙大光。
没谈业务,两人开始聊天,孙大光又给张文岳出了考题:“知道大观楼长联吗?”张文岳流利地背诵出了那首“上写滇池风光,下写昆明兴亡”的180字长联。
“部长身材高大,穿着一身洗得发旧却很合体的中山装。他神色和蔼而目光锐利,似乎有一种能看到人的内心深处的穿透力。”2006年孙大光逝世一周年之际,张文岳曾这样回忆两人的初次见面。
张文岳成了这支考察队伍里唯一一名来自一线的地质队长。一路上,张文岳把16年的基层找矿经验,针对地质找矿、地质队专业化改组、多种经营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这次调研过后不到一个月,张文岳被任命为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一年后,任局长。
孙大光说,一把手必须懂历史,政治是历史的积累,不懂历史就不懂政治。
2007年10月,能随口背出大观楼长联的张文岳当上辽宁省委书记。
“小人物”就是这样被选拔的
曾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的张宏仁在笔记本上记录下1981年调研时的行程:“26日上午考察松花江,下午与地质局技术人员座谈;27日从哈尔滨乘火车到鸡西;28日考察鸡西柳毛石魔矿;29日上午从柳毛到牡丹江,下午听取黑龙江地质一所汇报;30日上午从牡丹江经东京城到镜泊湖,下午考察火山堰塞湖;31日上午考察火山堰塞湖瀑布,下午及晚上与黑龙江干部座谈??”
彼时,他刚被任命为北京市地质局副局长。这已是孙大光的第二次调研。另外几位干部还包括吉林局的张文驹、贵州局的韩至钧、河南局的方樟顺、甘肃局的温家宝以及湖南局的宋瑞祥等人。
根据公开简历,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温家宝于1968年开始在甘肃地质系统工作。1979年至1981年担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1981年起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
这次调研,是他第一次见到统管全国地质矿产工作的孙大光。
国土资源部原正局级纪检监察员、曾任地质矿产部政治部副部长的王淑琴也曾在文章中回忆起这次东北之行:他们一起听汇报,一起到野外,一起到矿山。
每个省的调研工作告一段落时,工作组内先开会,请年轻干部讲体会、讲意见、讲设想。“大光部长只去听,有时会问,很少讲意见。”内部会议过后再召开由省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反馈意见,也是让这些同志再一次发表意见。
王淑琴这样讲述1981年调研中的温家宝,“温家宝同志从不争先,但每次发言都很有条理、很严谨,有简要的几点肯定,有几点意见,又有几点建议,问题点得准,建议很切实际,非常清晰明了。”那次东北之行,温家宝是同行的几个年轻干部中年龄最小的,还在吉林过了39岁生日。
而在本刊记者查询这些调研名单时发现,温家宝是唯一一位两次被孙大光圈定,一起下基层调研的青年干部。
温家宝则在文章中回忆,“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批和第四批考察,在大光同志的言传身教、年轻干部相互学习和向基层干部学习中获益良多、终身受用,也切身感受到大光同志为此的殚精竭虑。”
他说,“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是这样从山沟里被选拔出来,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
1982年,温家宝从甘肃来到北京,开始担任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1983年起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5年,43岁的温家宝调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离开地质系统。
不过对于温家宝的考察培养情形,孙大光从来不愿意和别人提起。“后来家宝同志到中央工作,有人向他问起,他打个哈哈就应付过去了。”程利伟说。
这个习惯,也被张刚延续了下来。她说,“大光选拔年轻干部是应该的。”
孙大光去世一周年时,温家宝曾为《孙大光纪念文集》作序。孙大光的女儿孙茜苓告诉本刊记者,后来温家宝一直想单独发表这样一篇文章。
被收回的古画
1985年离开地质矿产部时,孙大光告诉当时的秘书,“为不打扰新一届班子的工作,我将不再踏入地矿部的大楼”,这句话,他一直守到去世。
两年后,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孙大光上书中顾委领导,针对当时的物价问题、经济理论和政策认识混乱的问题、党的生活中的“透明度”问题、党的建设和党风问题,痛切陈辞,直言不讳。
特别在党风问题上,他历数“人们谈论的所谓‘三上三下’(即:‘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者下效’、‘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高级干部的子女出国和工作安排问题、干部的使用问题、党的高层领导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直指社会风气存在的严重问题。
孙大光在文中说,自己“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忠荩之言,难免逆耳。心所谓危,不敢讳饰,党性犹存,岂能为个人之苟安计”。
温家宝则评价说,“这三四千言,可以说是一位积5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用赤胆忠心凝聚成的字字珠玑,给人以很大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其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次会议上,孙大光就曾公开提出复查刘少奇冤案。
程利伟曾向孙大光求证,却被“很久以前的事了,我都忘了”这样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带过。张刚对此也毫不知情。
孙大光家曾经有丰富的古玩。他自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收集字画。“文革”时,孙大光把字画分别送到故宫和安徽省博物馆保管。故宫用三轮车拉走了一车,给安徽省博物馆选的20多幅珍品一直没来取,结果被造反派席卷一空。“文革”过后几经周折才归还给孙大光,失而复得使他更加珍惜爱护。
但在1986年,孙大光决定将所有古字画捐给安徽省博物馆,并要求他们“给点钱”,帮安徽省寿县堰口小学重修校舍。最终161幅明清古画加上瓷器、古玩共计193件换来了45万元专款用于堰口小学和孙大光的另一个母校寿县一中的校舍建设。
张刚说,如今在安徽省博物馆,人们会发现有一幅黄山题材的山水画上有点点墨水的痕迹。那是孙大光的两个孙子年幼时打闹闯的祸。1986年捐字画前他曾把这幅画送给孙子作纪念。
不过几经犹豫,孙大光还是以“借来看一晚”为名将画收回,使捐赠数目由192件增加为193件。
直到2005年88岁的孙大光去世,他家里只剩了些廉价的摆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