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爆炸背后的沉疴

  “我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发生事故被疏散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疏散了之后就再没人管我们”

  1月7日下午5点半左右,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3厂316罐区发生爆炸,造成6名员工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爆炸发生4个小时之后,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兰州市民发出手机短信,告知民众“由于该事故是由轻烃爆炸引起”,根据环保部门监测,没有有毒气体排出,事故污水也全部进入缓冲池,没有对水体造成污染。

  事故发生约20个小时以后,316罐区三个原料罐依然在消防水柱中吐着火舌,冒着滚滚浓烟,空气中还弥漫着各种各样的恶臭。不同的油罐,火焰中升起的烟雾颜色浓度亦有差别。整个西固区笼罩在一片灰雾之中。

  兰州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李家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由于明火尚未扑灭,具体是装着哪些物质的原料罐着火爆炸,现在还并不清楚,事故调查组还在加紧排查。

  关于近年来兰州石化发生的多次事故之中,这一次算不算最严重的问题,李家民对本刊记者说:“这个,现在还不好评价。”

  “厂中村”的焦虑

  1月7日下午,55岁的刘绍弟正在厨房里做饭,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眼前的窗玻璃顷刻间爆碎,木制的窗框被冲进房间里,门也被震散架。“地震了?”她的第一反应是这样。手机也顾不上拿,就冲出房间。

  西柳沟街道石岗村的这些居民与发生爆炸的罐区只一墙之隔。距离刘绍弟家大约200米的工地宿舍,几个在兰州石化厂打工的民工也已经跑了出来,他们一口气在20秒之内冲到了黄河边。再抬头看天,已经是浓烟滚滚,半边天都黑了,还有些铁片在天上飞。

  这些工人告诉本刊记者,记忆中,近年来兰州石化发生过几次爆炸,这次似乎是动静最大的。而平时会出一些泄漏、失火的情况,那些小情况都不算什么了,马上都能控制住。

  刘绍弟告诉本刊记者,她家的几户亲戚,原本住在一起的,早都搬走了,自己因为没钱,所以还没搬。

  南面的桃源社区贾家堡村,130户人家的房屋也不同程度受损。有的门窗被震坏,有的屋顶被震垮,还有人被碎玻璃划伤。

  “又爆炸了。”村民们很惊恐,他们被疏散到西固区政府后不敢回家,在政府大厅里过了几夜。

  桃源社区主任管齐林等人告诉本刊记者,兰州石化公司合并之前是兰州炼油厂和兰州石化厂,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项目。“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石化来了之后,我们贡献出了我们的地,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厂房,我们的村子成了‘厂中村’。多年以来,我们不仅没有受益,却深受空气与噪音污染之苦。”

  贾家堡村村民王明祥、王学忠等多人均对本刊记者说:“我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发生事故被疏散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疏散之后就再没人管我们。”

  2007年兰州石化304厂爆炸那一次,“厂中村”的民众就已经开始跟区政府协调,想要集体搬迁离开这个地方。但是该项议程一直被搁置。

  43岁的王菊花指着自家院墙后面大约100多米远的13个大球罐告诉本刊记者:“这些是大乙烯球罐,如果这些球罐爆炸的话,我们肯定就没活口了。”

  这个球罐区的公告牌上写着注意事项:“球罐区内各储罐贮存的乙烯、丙烯、抽余碳四、裂解碳四和丁烯-1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特征??如罐区发生重大泄漏,请周边的居民严禁有明火产生??球罐如发生爆炸,冲击力特别大,将有可能摧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个建于2005年的大乙烯球罐区是兰州石化70万吨乙烯配套工程,已经投入使用。

  污染悬疑

  王菊花、刘绍弟等多位村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渴望搬迁,不仅是因为担心事故危险,也是因为“这地方没法住人”,住在这里,环境污染对身体的伤害特别大,经常会在晚上闻到很难闻的气味,然后早晨头疼得不行。许多民众呼吸道和皮肤都患病,王菊花是最突出的一个,从嘴唇,到舌头,到腰腿的皮肤都变质溃烂,医院化验结果表明是二异氰酸盐或酯、汞合金(含锡铅)及铬过敏。

  村民们告诉本刊记者,工厂一般白天不排放那种非常难闻的气体,但是几乎每个月晚上都会放一次,熏得人受不了。村民打电话到各级环保部门举报,得到的答复却是,“他们是中央直属企业,我们管不了。”

  关于民众的该项指责,甘肃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马晓军及兰州石化公司宣传部长李海平均否认。

  马晓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央企的兰州石化,环保意识会比小企业强很多,环保投入也要大很多,管理上也更规范,所以实际上监管起来比小企业更容易,他们做得也还不错,“中央企业也要归属地管理,我们都在定期检查,不存在‘管不了’的问题。”

  李海平告诉本刊记者,兰州石化公司绝对不会做晚上偷偷放毒的事,“我们在环保上的投入都非常大,对废气废水都按照国家标准来处理,不达标是不会排放的。”

  根据兰州市环保局2009年4个季度的国控废水重点污染源监测,第一季度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总排口悬浮物超标1.33倍,PH超标;第四季度兰州石化公司四季青排放口挥发酚超标0.13倍。而根据废气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兰州石化不存在超标的情况。

  前任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白永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石油化工原本就是高危行业,不发生事故是几乎不可能的;石油化工也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这个是客观事实。”

  白永平与马晓军意见一致,认为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兰州石化管理上比中小企业更为规范,也更有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来完善环保设施,一般说来不会像小企业那样为图小利而逃避检查偷排偷放。

  他告诉本刊记者,过去整个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兰炼和兰化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很严重的,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那段时间有人去黄河里游泳上来都是一身的沥青。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近年来,兰州石化做技术改进、设备更新,环保方面进步很大,2006年松花江污染事故之后,兰州石化便完成了各厂区事故缓冲池的配备,以保证事故发生后,污水不污染黄河。

  看不见的隐患

  “兰州石化毕竟是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企业,在为国家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来许多问题。不管怎么样更新改造,也是在50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厂基础上修补,要彻底改变这些隐患,需要很大的投入。”白永平说,“运行了几十年的工厂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磨损和老化,近年来兰化的事故基本没断过,有爆炸、有泄漏,大概就有这方面原因。”

  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一处处长于志超与白永平观点相同,他认为,“兰化这些年事故是有些频繁,他们最致命的问题还是国家的投入不足。”

  1月11日,1·7爆炸事故的初步鉴定结果是316罐区一裂解碳四储罐阀门发生泄漏。在爆炸发生之前,裂缝就已经被发现,但是当班技术人员没能来得及处理。

  安全隐患不仅关系到石化厂及西固区周边民众,也关系到整个兰州市。

  比如西起西固区陈官营,东至城关区东端雁儿湾污水处理厂一级泵站西侧,全长26.77公里的地下油污干管,每日的排放量为10万吨,已经超期运行了10年,成为了威胁兰州市的重大隐患。

  李海平对“投入不足”不太认可,他告诉本刊记者,国家近年对兰州石化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技术和设备改造以及环保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关于油污干管何去何从的问题,他说,这不是兰州石化一家的问题,虽然兰州石化排量比较大,但并不是一家在用,而且这涉及市政方面的规划,主要还是应该依靠政府来解决。

  看不见的隐患也在于监测上的盲区。根据兰州市环保局2009年的环境监测报告,大气监测的常规项目只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对于工业重镇的兰州,有许多可能的工业污染气体没有做常规检测。对于水的监测也是一样,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国家标准,黄河兰州段及兰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结果,除粪大肠菌、总氮超标以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未超过三类水标准。但是,对于水源地的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仍有二氯苯酚、三氯苯酚、五氯酚、苯胺及联苯胺等项目未测。

  在国家标准之外,危害性巨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等,也没有在监测项目之内。从2003年到2008年,南开大学、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单位分别有研究人员对黄河兰州段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情况进行研究并发表公开论文,呼吁这类“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常规污水处理工艺无法消除”的污染物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根据他们的论文数据及分析结果,黄河兰州段的这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由石油及其炼制产品的燃烧造成。至于到2010年的此时,这类污染物发展或控制到什么程度了,还是不为人知的空白。

  可能的解决途径

  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兰州这个中国版图几何中心点上重要的石化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某些工业品还是全国唯一的生产基地,如果停产的话,就会导致某些产品市场整个瘫痪。所以即便发生爆炸事故,各厂都还在继续生产。1月11日晚,316罐区着火点还有一个尚未熄灭,炼油厂巨大的火炬已经燃起了比前几天还浓烈的火焰,滚滚黑烟直冲天际。肉眼来看,西固区空气中的烟尘依然很重,按照当地居民的说法,“这是常态,我们日常就过着腾云驾雾的生活。”

  在白永平看来,兰州石化的历史遗留问题不仅是设备老化,从建厂之初,布局上就留下了隐患。因为按照过去的观念和技术条件,石化工业都是沿大江大河布局,所以兰炼和兰化被设置在了黄河兰州段的河谷里。这样不易通风增加了空气污染,又对黄河及人口聚居的区域带来安全隐患。

  “所以,可能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是需要搬迁,也不需要搬太远,只需要从河谷搬到高地上去。这样,环境容量也腾出来了,油污干管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并且,如果重新建厂,从规划到厂房设备可以全部按照全新的现代化的模式来安排,也彻底解决了老旧工厂的瓶颈问题。”白永平说,“但是,这说起来容易,若真要搬迁,需要国家下大决心,花大成本来做。”

  马晓军告诉本刊记者,这样大型企业整个搬迁重建的巨大工程也不是没有,如燕山石化的搬迁,但那是借着奥运会“举全国之力”而完成的,兰州石化要搬迁的话并不容易。

  白永平则认为,兰州石化的问题远远不止是一个兰州的问题,一方面从战略大区位上讲,它是中国枢纽地带重要的石化基地和运输要道;另一方面,它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直接关系到黄河流域的安危,“这一次没有祸及黄河,但是如果下一次再发生像松花江污染那样的事故,受害的就是大半个中国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