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机票折扣下限并无现实意义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机票,航空
  • 发布时间:2013-11-11 08:35

  近日,民航局、发改委宣布取消国内机票价格下限,引发人们对机票价格大跌的猜测。但这一切只是看起来很美。 中国人“打飞的”的梦想这次恐怕要落空了。

  首先,这项限价措施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2004年民航局出台票价管理办法,规定机票价格可在基准价的基础上上浮25%、下浮45%,但受到春秋航空等低成本航空公司“1元机票”的冲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限价体系被迅速打破。各大航空公司不得不推出多等级票价体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每到淡季各公司还是会放出大量2至3折的低价票。传统航空公司采用低票价来提升市场吸引力,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短期内最有效的办法。

  其次,乘客乘坐国内航线时,除机票外,还要支付燃油附加费和民航发展基金。而这两项费用往往是推高乘客出行成本的主要因素。目前800公里以上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为120元。仅此一项就超过不少低价机票票面价。

  国内航线每人次50元的民航发展基金更是收得不清不楚。民航发展基金前身是机场建设费,自1992年开始征收,征收的初衷是用于民用机场的安全设施的建设。据推算,这项收费一年预计在230亿左右,由于支出去向不公开、外部监管缺失,一向为人诟病。这项中国特色的不合理收费也大大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有关部门并未取消机票价格上限。规定机票价格上限的本意是防止航空公司恶意提价,但这种做法也会扭曲市场。

  一般而言,限制价格上限会影响航空公司盈利,一方面打击其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压缩公司机票打折幅度,影响乘客利益。同时,也导致机票需求增加,造成热门航班一票难求的现象。

  由于航空干线主要由国有大型航空公司掌控,支线航空发展相对滞后,所以没有形成运营成本较低的轮辐式航线结构,而是以城市点对点的航线结构为主。缺少支线航空为干线航空输送客源,使干线航空的上座率无法提高,这也导致了航空价格居高不下。

  此外,中国航空公司进口主要机型飞机关税税率为5%,增值税率为5%。国家财税部门还拟对自用公务飞机征收15%的消费税。国外航空公司如果选择二三线城市、或使用低成本航站楼,可以享受较为低廉的机场收费,但中国机场收费标准是国家统一制定,很难降低。

  显然,对当前中国航空业而言,取消机票价格下限无关痛痒。如果不打通航空产业链的垄断环节,一切都是空谈。(来源:腾讯财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