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只集合理财赎回超五成 山西证券资管缩水高达94%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山西证券
  • 发布时间:2013-11-11 08:54

  山西证券的汇通启富3号理财计划是一只存续期可达7年的产品,但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持有量急剧缩水94%,未来能够走多远真的很难说

  自去年10月份,券商资管新规出台后,各家新发产品数量持续激增。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31日,今年新成立的理财产品高达777只,发行份额为1814亿元。

  “只闻新人笑,哪听旧人哭。”尽管新产品数量剧增,但是处于存续期的集合理财产品却在遭受巨额赎回。

  Wind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理财产品(截至去年年末成立)出现了净赎回,赎回规模高达465亿元。其中,山西证券缩水比例最大,旗下成立不足一年的汇通启富3号赎回的比例超过95%。

  记者向山西证券发出采访提纲后,其媒体联络人表示,最终能否接受采访都会给予答复,但没有想到的是,直到本文截稿,记者都未能拨通其手机。反复拨打公司电话才从公司另外一个员工处得知其已经出差,将之前的承诺“放了鸽子”。

  也许,不足一年便高达九成多的缩水状况,面对《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追问,山西证券相关负责人确实难以做出合理解释。

  70只产品赎回规模超过50%

  各家券商都在为资管子公司的牌照冲规模,发新产品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后院起了火。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成立的集合理财产品共有339只,最新持有1296 亿份,较之年初持有的1761亿份缩水26%。这已经是券商理财产品10个报告期(九个季度)呈现净赎回状态。

  有300只出现了净赎回,赎回产品的数量高达八成,净赎回资金为565亿元。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是,有70只产品赎回规模超过50%,这意味着以规模来定报酬的券商资管收入大幅度下降。

  这70只中,深陷泥潭最多的是国泰君安,有5只产品;其次是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银河证券,他们分别有4、4、3、3只。

  如果按今年赎回规模来排名的话,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山西证券的汇通启富3号、中投证券的金中投量化套利1号、新时代证券旗下的元亨1号、齐鲁证券的锦泉2号、银河证券的新星1号、民生证券的金中宝1号、申万的宝鼎1号、海通的海量阿尔法1号、天风证券的天泽1号以及信达证券的满堂红主题投资,它们的赎回比例超过80%,最高可达95%。

  尽管今年赎回量大,但由于监管层减少了对产品存续条件的限制,由过去两个条件:持有人不得少于两个、持有份额不得低于1亿元;改为持有人不少于两个,因此大部分集合计划都免于被强制清盘的命运。

  山西证券旗下产品赎回比例全超六成

  在300只集合理财计划中,山西证券旗下产品赎回的比例最大。

  Wind数据显示,山西证券的汇通启富3号理财计划成立于2012年11月,成立规模为2.1亿份。但是仅仅过了三个季度,持有的份额就剩下了0.1亿份,赎回高达95%。

  这是一只存续期可达7年的产品,不到一年持有量急剧缩水,未来能够走多远很难说。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启富3号在进入一季度后就开始出现大量的赎回,到一季度末份额就缩水到0.2亿元,二季度末继续净赎回,降至0.13亿元,到三季度末仅剩下1000多万元了。

  该产品是一只债券型的产品,一季度赚取了1%的收益率,此后由于债券打黑风暴,债券市场风险高显,债券产品收益率就开始下降。到三季度末,净值为0.92元,在39只同类产品中排名24。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资金在赚取了微量利润后就撤离了山西证券,疑似帮衬资金。

  针对上述疑问,《投资者报》记者特别向山西证券公司发去了采访提纲,但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据Wind数据显示,山西证券旗下之前成立的2只产品,表现也不大理想,自成立以来的赎回量也都超过了六成。

  2010年5月,山西汇通启富1号成立,成立规模为8.2亿份,到今年9月30日,持有的份额已经降至1.5亿份,赎回量高达八成。而第2只产品启富2号成立于2011年6月,成立规模8.3亿份,目前剩下3.14亿份,缩水比例同样也高达62%。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证监会放开券商资管,允许券商设立基金公司,各家券商都在冲规模。山西证券也不例外,今年突击发行了4期短债理财产品,合计规模为43.5亿。

  国联证券玉玲珑1号去年发布7次巨额赎回

  在净赎回名单里,国联证券也是其中一位,但与山西证券相反的是,其赎回压力似乎更多的是自有资金的退出造成的。

  公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末,成立于2012年2月份的玉玲珑1号赎回比例为58.6%。目前持有量为4090万份,而二季度末仅持有996万份,赎回压力有所缓解。

  在过去一年多来,玉玲珑1号一共发布了7次巨额赎回公告。如此频繁发布赎回公告,是因为业绩差吗?另外,国联证券旗下的金如意3号和金如意2号也出现了净赎回,其中,金如意2号先后发布两次自有资金退出的公告。到底出现巨额净赎回的原因何在?截至本文发稿,国联证券相关负责人同样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