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VS三一:还是都想想怎么过冬吧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 发布时间:2013-11-11 09:11

  首先必须要声明,作为媒体人,在事件真实情况还不明朗的情况下,笔者对于最近有关中联重科与某媒体、某记者之间的冲突以及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之间的恩怨保持中立。

  本文的出发点是,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隔岸观火,不如让我们一起关注两家公司的业绩状况和未来趋势。事实上,这两家公司的业绩正与以投资拉动的中国经济一样步入增长低谷。

  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都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领军企业,这两家企业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未来。

  10月31日,两家公司分别发布了2013年三季报。财报显示,三一重工前三季度收入299亿元,同比下滑26.5%;净利润近30亿元,同比下滑49.3%。中联重科前三季度收入289亿元,同比下滑26%;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滑45.5%。

  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两家公司的业绩,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下滑幅度相差无几,这表明两家公司在工程机械市场的市场地位并无明显差异,并且抵御行业周期波动风险的能力也大抵相当。

  2013年,中国经济毫无争议地进入下行周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重问题莫过于产能过剩导致的资源低效,新一届政府也提出了以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而非GDP数字为首要目标,这使得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持续。

  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显而易见,政府从土地市场获得的收益持续萎缩,在房价调控持续高压的局面下,土地收益的增长并不乐观。这对于身处债务危机的政府来说异常煎熬,因此,地方政府即便有动力,恐怕也无能力再进行大规模的基建投资。

  这一背景,让我们可以理解工程机械行业在2013年陷入低迷的原因,同时,我们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这一局面还很难缓解。

  工程机械行业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就显现出颓势,当年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就已经出现了约10%的负增长,中联重科虽然仍然在增长,但增长已经明显减速。

  2013年上半年,行业出现大幅下滑。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都出现了超过30%的负增长,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更大,均接近50%。第三季度虽然销售额的下滑幅度有一定程度收窄,但整体上并没有明显起色。

  笔者还没有看到第四季度有太多利于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政策或时机,因此,预计两家公司全年的收入和净利润的下降幅度仍将分别超过20%和40%。

  对于国内市场的低迷,三一重工在半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称,“国内经济在增速放缓中进入转型模式,GDP同比增长7.6%,工程机械行业步入中速增长时代。”中联重科也称,“全球经济呈现弱复苏状态,增速低于预期;国内经济延续调整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下降,货币政策调控更趋谨慎,受此影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不振。”

  至于未来行业的机会,出口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两家公司对于国际市场的拓展也在加力,三一重工目前的出口占比已经达到25%,中联重科也有很快的增长。不过,国际市场也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国际局势、汇率等各方面的风险。

  同时要注意的是,两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已经累计了较大风险,虽然高应收款是目前这一行业的特征,但风险已经明显存在,并且可能随时从潜在风险转为实际风险。

  截至第三季度末,三一重工应收账款余额225亿元,比年初多了50%;中联重科也达到了256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6%。

  笔者之所以认为这种潜在风险正在转换为实际风险,一个可参照的重要因素是,这两家公司与此同时的现金流状况正急剧下滑。

  三一重工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实现的现金净流入只有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了64%,只相当于所实现净利润的约10%;中联重科更是如此,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只有83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5%,仅相当于同期净利润的0.2%。

  这使得两家公司在第三季度末的账面现金与年初相比分别减少了24%和19%。

  因此,尽管收入和利润规模仍相当可观,但造血能力却严重不足,两家公司当前的经营现金流状况都是极为糟糕和危险的。

  同时,我们需要探讨高应收款产生的根源。

  在工程机械市场,允许客户采用低比例甚至零首付购买设备是各厂商争取客户的惯性方式,而这些客户很多并非实际用户或者分销商,而是金融租赁商,他们再将设备租赁给最终用户。

  笔者认为这一模式有很大可取之处,最大优势是降低了最终用户的设备投入,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往大了说,这一模式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效率。对于设备生产商,比如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来说,他们可以提高设备销售额,提高业绩。

  但风险也是存在的,由于这些设备很多都是用于基建施工,而最终的埋单者很多是政府或者国有企业,而政府的埋单能力却在大幅下降,并且不排除出现政府违约风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金融租赁商的资金压力将急剧上升,并可能构成对上游设备生产商的违约。

  如果这一局面出现并且恶化,设备生产商将面临风险。换句话说,他们的大量应收账款可能会出现坏账风险。目前,从两家公司的坏账计提情况看,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应当还没有实质性出现,但未雨绸缪总是应该的,投资者对此也应当加以了解。

  可以说,两家公司的业绩前景相当严峻,无论是作为公司,还是作为投资者,不妨抛开纷纷扰扰的恩怨纠纷,认真思考当前的寒冬如何度过。■

  《投资者报》评论员 李清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