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游戏知多少

  每个人的童年大概都少不了益智游戏,不论是单调的五子棋还是繁复的拼图游戏,都曾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

  不过,一些骨灰级的“游戏控”早就不再怀念儿时的“幼稚”了,他们对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游戏更感兴趣———法国的“独立钻石”、中国的“华容道”、匈牙利的“魔方”,这三种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一定是他们所钟爱的。除了游戏本身,了解一些游戏背后的发明故事同样充满乐趣。

  1.独立钻石

  两百多年前,在法国著名的巴士底狱关着一位叫让·诺的贵族,由于独自一人被关在铁窗里,百无聊赖的他设计出了一种游戏来打发时间。

  这种后来被称为“独立钻石”的游戏玩法与中国跳棋相似,但不能走步,只能跳。棋盘有多种式样,最流行的式样是一个圆形的板,板上共有33个小孔,由两组三行平行的小孔交织成十字形。

  在棋盘33个孔中,除了中心的孔空着,其余每个孔都放有一棋。玩时棋子依直线在平行或垂直(不能依斜线)的方向跳过一颗棋子,而放在此棋子之后的一个空格内。故此,棋子后必须要有空的孔才可跳过。每次棋子跳去一个空孔,被跳过的棋便移离棋盘,这时棋盘上便少了一颗棋子。按照这种规则一直玩下去,使剩下的棋子越少越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破巴士底狱,这个游戏也由此在社会各阶层流传开来。

  2.华容道

  华容道是一种流行于中国的战略滑块游戏,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战场”由一个长方形平底盘构成,大的方形滑块代表曹操,其他九个滑块代表要擒拿曹操的官兵们,盒底处的开口代表华容道出口。战局开始时,代表曹操的滑块被其他九个滑块围困在盘子的顶端。游戏者的任务是帮助“曹操”从华容道逃脱。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已故教授姜长英对华容道颇有研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发表对华容道游戏研究结果的人。在1949年的《科学消遣》一书中,姜长英将这个游戏称作“华容道”,他认为这个游戏大概发明于19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流行于中国。他还整理了华容道在中国的流行情况的资料:

  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身在陕西汉中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林德宽为了躲避日军轰炸,躲到了城固乡下,在那里他看到孩子们在玩用纸片制作的华容道。

  1943年,作为当时新四军文化教员的梁青从苏北的群众那里学会了华容道,并在新四军的战士们中推广。梁青还收集整理了华容道不同的布局,并给每个布局起了一个相应的名字。最常见的华容道布局叫“横刀立马”,其他的还有“插翅难飞”和“层层设防”等。

  根据姜长英的研究,华容道应该是在1940年从苏北流传到上海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上海有小贩在街上兜售纸板印刷的华容道。后来,他还在上海的文具店里看到有木制的华容道销售。1956年,这个游戏以“关羽放曹”发表在一本数学杂志上,后来辽宁画报在1959年刊出了这个游戏,题为“赶走纸老虎”。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上海一家玩具厂制作了“船坞排挡”的塑料滑块游戏。

  1932年,英国人弗来明获得一个和华容道类似的游戏的专利。滑块和底盘与现在的华容道一样,出口也在底部。其他类型的滑块游戏在法国、日本及其他国家也出现过,并都带有本国色彩。将曹操放出华容道的最少步骤是81步,这个解法是美国新奥尔良的莱曼找到的,成果发表在1964年3月刊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

  不论华容道的来历如何,将三国的故事附在这个滑块游戏上,使之本土化,这让华容道成为中国特有的益智游戏。

  3.魔方

  魔方又称魔术方块,国际标准称之为鲁比克方块,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学院的建筑学教授鲁比克·艾尔内于1974年发明。最初,他只是想设计一个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间几何的各种转动,以帮助学生认识立体空间的构造。

  这个3cm×3cm×3cm的立方体很快被制造出来,鲁比克教授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明了一个极具挑战的益智玩具,当他第一次将自己发明的魔方打乱,才发现这个后来被无数人反复证明的事实:原结构的魔方一旦被打乱,想要将其复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一个魔方共有六种颜色,但这些颜色被打乱后,所能形成的组合数多达4325亿亿(43252003274489856000)个。如果将这些组合中的每一种都做成一个魔方,这些魔方排在一起可以从地球一直到达250光年外的遥远宇宙。也就是说,假如不掌握诀窍随意乱转,一个人哪怕从宇宙大爆炸之初就开始玩魔方,也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将一个色彩被打乱的魔方复原。

  随后,鲁比克教授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才用数学算式算出它的还原法。有报道说,一个智力正常的英国人从1983年接触魔方开始,花了26年时间才依靠自己的力量将魔方复原。时至今日,魔方已经风靡全球,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之一。

  文默默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