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贷款新时代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民生银行,小微贷款,新时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05 14:23
因为小微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以及对资金高流动性的要求,因此,在以往的金融活动当中,它从来都是大型机构贷款的配角,作为一个被人忽视的角落而存在,甚至没有一家银行对其表示过关注。
然而,如今的小微贷款则成为各个行业,甚至银行眼里的“香饽饽”,引发了包括P2P小额贷款公司及互联网企业的垂延。
小微贷款缘何如何火爆?对于各大银行来说,展开小微贷款业务,对其又意味着什么?在开展业务当中,各大银行目前对小微贷款业务有哪些产品?让我们走进小微贷款。
当利率市场化逐步临近的时候,为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优势,各大银行开始将盈利的目光瞄准了小微贷款,并且在此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据本刊记者调查显示,目前,在这个领域最活跃的银行为民生银行以及兴业银行,不过,包括广发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在内,各大银行都已经活跃起来。而为了吸引中小企业,很多银行甚至推出了信用贷款以及无担保贷款。对于小微贷款的重视,我们从民生角度就可以一窥一二:
民生银行曾公开表示,小微企业贷款是民生银行的重大战略。
2013年,其小微贷款业务继续保持强势增长,截止2013年6月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规模已达3860.2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新增690.74亿元,月均增产过百亿元,增幅达21.7%,增长额是去年同期的3.8倍,可谓增势迅猛。
而据民生银行的目标规划,预计2013年全年,小微增长1000.1200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提高至27%.28%。
以前无人问津的小微贷款,缘何突然之间如此炙手可热?在疯狂发展小微贷款业务的同时,以民生银行为首的各大银行,又将如何把控风险?
“小微贷”炙手可热
一直以来,在各大银行内部,小微贷业务都属于无人问津的业务,即便有中小银行曾在此业务上发力,意图寻求差异化竞争的优势,然而,最终因种种原因,诸如风险等因素而不了了之,在中小企业眼里,从银行取得贷款无疑是难上加难。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中小企业甚至创业企业都成了诸多银行贷款的争抢对象,种种迹象显示,各大银行的贷款投向正在逐步向中小企业倾斜。据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6.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3个百分点。
银行突然之间转变了风向,将目光瞄准了此前乏人问津的中小企业贷款,显然,利益是最主要的驱动力。
2009年初,民生银行推出了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商贷通”业务,主要面向个体工商户、小业主、小微企业主提供500万元以下的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
这项业务收益如何,我们可以从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部总经理周斌的一份公开资料当中找到答案,民生银行小微企业部总经理周斌曾公开表示,“目前小微贷款的利率在9%左右(基准利率上浮30%),民生‘商贷通’不会再额外收取顾问费、手续费等费用,小微贷款金融债的成本为5.9%.6%。”
如果以此计算的话,民生银行的利差收益为3%,如果扣除一定的人工成本等,其收益可以稳定保持在2%的净利润。
对此,民生银行约3800亿的小微贷款的净利润可以计算为19亿元。
而根据相关历史数据显示,2012年,民生银行息差收益达到2.92%,远高出同行业2.4%左右的平均水平,可见,其收益还将比19亿元更高,而其主要贡献者即为商贷通业务。据记者了解,民生银行去年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平均上浮22%,而2009年则是上浮8%。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贷款的高利润早已经被行业内的企业所熟知。早在2011年东亚中国在成立小微支行之初,该行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就表示,今后随着该行中小企业专营业务规模的扩大,预计未来1年至2年,中小企业业务对该行的利润贡献将达到20%,可见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润之丰厚。
此外,来自监管层的政策也加速了银行向小微贷款的倾斜力度。近日,银监会颁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首次将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纳入监管体系,并将对银行按月进行监测、考核和通报。《指导意见》中对完成考核目标的银行提供了鼓励措施,而且适度提高了对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
因此,各大银行在监管层以及相关利益的驱动之下,开始了小微企业贷款的扩张。
风险控制的考验
在高收益的背后,显然是高风险的承受。在各大银行开始争夺小微贷款业务的同时,其风险也在与日俱增。
近日,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研报指出,调研中发现逾期贷款增加,企业部门的信用风险仍然较为突出:本次调研中部分银行反馈逾期贷款率在2月继续上升,其中,江浙地区的银行反馈小微企业逾期贷款率上升。
实际上,与各大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相比,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在财务、公司治理当中均不同程度存在着缺陷,这就无形当中给重点发力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提出了关于风险控制的更高要求。“对经营中小企业业务的银行来说,考验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时候到了。”一位国有大行中小企业部人士表示
而在风险控制方面,过去银行选中小企业的主要风险控制措施是看抵质押条件,主要是房产。然而,随着银行争夺中小企业的开始,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各大银行开始寻求新的方法来控制风险,比如以经营现金流为主要评审指标的中小企业,银行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客户识别能力等等。
“尽管风险很大,但银行进军中小企业肯定是大的趋势,这部分市场必须要做。只是中小企业财务不健全,生命周期很短,确实有较大经营风险,因此银行如何通过产品、流程和标准等技术手段去控制风险就尤为重要。”包商银行一位地方支行曾如此表示。
“首先,风险的评定就比大企业要难,小微企业的报表一般都不规范,此外对其企业信用的评定也不能看企业本身,还要考核企业主本人等,这些在以前都会耗费银行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某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目前银行发放贷款给小微企业,都必须在风控方面有一定的把握。
■策划/执行 王月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