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投资机会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创业者,穿戴设备,投资机会
  • 发布时间:2013-12-05 14:52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留给创业者的还有哪些机会?可穿戴设备就是其中之一。

  当苹果引发了科技走入消费者的电子商品阶段之后,由Google Glass、Galaxy Gear等可穿戴设备引发了创业者及投资人的热情,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引发了可穿戴设备的热潮,那么,对于可穿戴设备的企业来说,到底有哪些创业机会呢?

  土曼科技联合创始人钱江:可穿戴设备的机会是全方位的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可穿戴设备,比如说Google Glass,手环也有很多,还有充电鞋、卫星导航,实际上可穿戴的机会并不只存在于这些概念的设备。

  就我来说,我感觉其创业和投资机会还可以是全方位的,比如说电池,也是有很大的机会,其实可穿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电池能不能有突破,如果没有突破的话很困难,比如电池可以做到可弯曲和超薄,如果可以弯曲电池就可以做到不同的地方,在这之外,芯片能不能把功耗降下来,是毫安级的还是微安级的,这对目前可穿戴设备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还有很多传感器的发展,这块也是机会,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血液传感器等等。当可穿戴设备这样一个潮流来临的时候,你做的一些东西是会被整个行业所使用的,是一个基础的东西,包括芯片,这都是在可穿戴设备这块一种横向的机会。

  此外,在垂直领域的机会也有很多,比如监控系统,我的感觉应该是可穿戴设备很重要的方向,如果你希望随时监控到的话,它比手机要方便,比我们目前已经用的设备要方便,包括一些医疗设备以及其他可能的各种应用。还有一个,我认为对于这些设备的功用的SDK,也会变得平台化,会有独立的厂商来做。比如说有这么多在做医疗设备的收集,关于医疗健康数据的收集,实际上人们会希望有一个综合存储所有医疗相关的健康数据的地方,这个数据会希望不只是个人有,希望医生也有,希望在北京出差的时候相关的数据,如果有任何身体不适,北京的医院也可以取到,在后端数据服务这块也是一个机会,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机会有横向的,有纵向的,还有在服务端或者数据层的机会,更大的机会可能在于产业里面所有的参与方。

  点名时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佑:可穿戴设备的品牌宣传

  从整波趋势来看,我们发现从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大量软硬件结合的项目,这个趋势我觉得是必然的,大家前面一波从互联网的创业开始转移到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然后现在开始跨到软硬件结合的创业,这是三波比较大的创业潮,也是必然趋势。

  国外这个平台的出现,给了很多软硬件结合的团队的机会,大家都知道你做软硬件结合的东西就会涉及到生产,它不像软件就直接版本更新,然后就直接无成本的发布出去,硬件其实是需要生产的,它需要市场,然后各种测试,一次两次三次,所以这种众筹平台给这些创业团队很好的机会,就是你东西没有做出来,你可以先放在这个平台上试试看。国内其实基本上是国外趋势的滞后期,它必然会发生,所以从去年开始,然后到今年发现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硬件团队或者原来做互联网的跨界跨到硬件这边,很多团队开始出来了,第一波也看到是山寨的做法,就是国外有什么知名大品牌的,完全抄袭,功能、外形完全一样,先学习,然后试完了这一波之后,我们现在看到,我们后台大家提交的项目已经进入2.0的阶段,已经开始超越国外的概念,外形、功能、技术各方面都已经在进步,所以我们这边的预期是,从明年年初开始到明年暑假会有一波今年已经推出产品的人,在明年会有2.0的版本,这些东西会给大家很好的惊喜和交代,这是可以期待的。

  回到可穿戴设备这个话题来讲,我认为品牌是第一要素,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如果没有做好品牌,就谈不到好产品。我此前在奥美待过,像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每年花在品牌、营销的预算非常非常大,光是一个新的手机上线,手机官网的预算就是300万人民币,还不包含营销、推广、媒体购买的预算在里面,所以他是非常大的钱砸在这上面,他非常重视这个东西。我觉得小团队也是一样。现在如果上“点名时间”首页看到智能手环的那个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案例,效果非常好,所有上面用到的图片、文案,然后它该叫什么,怎么让消费者理解,能够解决你什么问题,全部都是“点名时间”的团队帮他一手策划的。为什么这样做?过去这两年我看了这么多项目,发现深圳或者上海、北京的硬件团队,它本身的技术能力很强,但是就是没有营销包装的能力,我们发现你初期让他安排市场总监也不现实,因为他光产品研发就花了一年时间了,当他这个东西已经面临上市的时候他才会想,糟糕了我要怎么包装,我要怎么卖这个东西,但是其实已经很晚了,所以我们觉得必须要有一个平台,去帮这些创新产品推这样的概念,我们比较懂消费者的心理,我们知道他的痛点,我们帮他做翻译的工作,用用户理解的话语和视角吸引他。

  从盈利模式上来讲,到底硬件免费的时代有没有可能来临,从定价策略来讲永远不可能免费,因为免费的东西没有人珍惜,这个是从消费心理上来讲。品牌价值其实有高高在上的定位,如果品牌降价了之后,基本上就失去了那个光环,如果人人都买得起那个东西,就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他是故意的动作。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要走低价的策略,比如小米的做法跟苹果的做法,在定价策略上这两家公司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我相信未来还会有另外一家小米,但是他的策略是偏向苹果,他的品牌会更高端,我觉得未来肯定会发生的。

  咕咚网创始人申波:可穿戴设备执行是最大的挑战

  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具体到可穿戴设备来说,应该说爆发就在眼前。

  那么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从软件转过来做硬件或者做软硬件结合的团队如何去做,这的确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很多东西你不太了解,甚至是供应链,硬件是最容易搞定的,然后是供应链,还有IT设计、材料,这些对很多创业团队来说之前闻所未闻。因为互联网讲究快速试错,但是硬件很难做到这一点。硬件任何一个东西改都要花时间和成本,那么你愿意不愿意砸这个钱,有一段时间我去华为他们有个分享,他们一帮人问我,中国能不能做出非常精致的产品,我说你愿意砸一千万肯定可以,但是关键是怎么保证做出来之后品牌推广后续的东西,对华为这种大公司来说也是新的挑战,要说技术力量来说,华为无论是硬件还是服务都是非常厉害的,虽然他P60做的很成功了,但是大家还是批评他没有互联网的基因。有些东西是不可学的,那么不可学的时候就要找跨界人才,因为有些东西产业链太长,需要不同的人才,那么不懂的就要找人加盟共同来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是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我早期做硬件,后面做软件。比如说我现在做一个项目,比如说有问题了,下个单一周可以搞定,但是如果模具出了问题我不能保证什么时候搞定,因为你需要和第三方配合,第三方又有他的流程,所以这样就比较麻烦。

  资料提供/清科 集团整理/王月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