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托“刚兑危机”压顶 外资银行喊话监管层不兜底首例违约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诚信托,外资银行,刚性兑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25 10:45
中诚信托刚性兑付有可能虎口脱险,但是在外资行眼里,建议监管层不兜底违约或许是一个良好开端
备受外界关注的中诚信托30亿矿产项目兑付危机或许出现了转机。
1月22日,离“诚至金开1号”30亿信托计划兑付日仅剩8天,中诚信托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山西紫鑫矿业集团交城神宇煤矿取得了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而且正在与有意向的若干投资者商谈。但是中诚关于“信托财产在2014年1月31日前变现还存在不确定性”与工行“不负主要责任”的说法,仍然让刚性兑付高悬头顶。
面对外界的质疑,中诚信托采取一律避之的态度。《投资者报》记者致电公司综合管理部陈姓女士,并向陈姓女士亲口提供的邮箱投递采访函后,这位陈姓女士竟然在收到邮件后一再否认已接收到记者的采访函,随后干脆不再接听记者的电话。
更令投资人难安的是,类似“刚兑危机”正在集中到来。一旦中诚信托违约刚性兑付,很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大危机。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二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大约发行了5.3万亿元信托产品,它们都将在2014年一季度集中到期兑付。其中,2014年房地产信托到期量约6335亿元。此外,此前发行的矿产资源类信托规模超1000亿元也陆续迎来兑付高峰。
显然,马年未到,“刚性兑付危机”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已经在投资人与众多信托公司头顶悬挂。《投资者报》记者还注意到,针对此次中诚刚兑危机,外资银行更是纷纷发表评论,一一罗列其违约“好处”,意图推动监管层放任中诚信托违约。
中诚陷入3起刚性兑付危机
“王于锁、王平彦父子高达29.8亿元的当地民间借贷,中诚信托与工商银行竟然从来不知情,不可思议。”有投资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质疑:中诚信托在项目成立时对融资方背景的调查是否尽到谨慎、勤勉、尽责的义务。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1年12月底,振富集团债务已达98亿元,原始本金62亿元、利息36亿元,其中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的30.3亿元本金和13.2亿元费用(利息),占了其中重要部分。另外还有345人直接给振富集团放高利贷,高利贷本金计29.8亿元。
面对公众的质疑,中诚信托这家由银监会直接管理的8大信托公司之一,真的很难再说出“与中诚信托携手,安全稳健,增值财富”之类的豪言壮语。公开数据显示,中诚信托2013年实现总收入24.15亿元,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分别下跌11.17%和3%。无论是净资产还是净利润,均跌出行业前三。其中,自有业务收入更是同比大降35.5%。
此外,记者还发现,除了“诚至金开1号”产品陷入兑付困境,中诚信托旗下另一款产品“诚至金开2号”也未能按照预期收益率分配当期信托净收益。再加上2012年7月陷入兑付危机的“中诚·农戈山铅锌矿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诚信托在近期陷入刚兑危机的信托产品就已多达3起。
外资银行直陈中诚违约“好处”
中国信托业兑付危机事件频出,野村、巴克莱资本、美银美林等外资银行也纷纷通过媒体喊话,希望中国监管机构和中央政府允许信托产品违约发生。
在他们看来,既然政府决心改革金融体系、灌输正确的风险定价,即将发生的违约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巴克莱表示,如果该信托产品违约,这将是测试金融体系的首次违约,并不意味着会引发金融系统崩溃。因为,信托产品买家也不同于理财产品,他们都是高净值投资者,这些人应该了解投资,不太可能在街头抗议。
美银美林更是从六个方面评估了中诚信托违约的风险,认为“诚至金开1号”是一个很好的违约候选产品。美银美林说:“由于牵涉到风险,永远没有一个最佳的去杠杆良机。但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为政府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后盾,来抵御违约和接下来的信贷收缩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速下降。”
无论外资银行喊话背后是否存在某种“谋略”,但对监管层来说,稍有不慎,信用事件危机极有可能在2014年被集中引爆。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仅仅过去一月时间不到,金融体系的信用事件已经暴露多起:1月3日,同捷科技称其发行的“12同捷01”存在违约风险,有可能成为第一只违约的中小企业私募债。1月13日,华锐风电公告称,价值30亿的两只债券“11华锐01”和“11华锐02”债可能被暂停上市。
除了债券市场的险象,信托领域的后置风险也将在2014年集中显现。据Wind数据显示,2014年共计有8547个信托产品将到期,总规模达到12733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现行法规并未要求信托产品刚性兑付,信托计划说明书中也未明确承诺兑付。但由于投资者对“刚性兑付”以往的强烈预期,一旦金开1号不能按约定偿付,绝对会摧毁投资者“刚性兑付”的信念,从而导致信托这种资产类别被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抛弃,甚至引发与银行挤兑类似的信托资产挤兑,进而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开1号很可能成为一个巨型炸弹的导火索。尤其是在目前信托产品规模突破10万亿规模的情况下。”一位资深信托人士如是说。■
《投资者报》记者 罗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