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潘文逸这个名字,是在2007年9月北京的一个中外油画专场拍卖会上。当时一位藏家朋友向我推介,说潘文逸的油画骨子里有着一种特别的中国古代乡土文人的浪漫情怀,非常值得收藏。于是,我也便悄悄留心起他的作品。
潘文逸后来给我寄了张相片,从照片上看,他长相奇伟,仙风道骨,温文尔雅,很有点名士风度。是否真的如此,因为我至今无缘面见本人,不敢妄加评论。但从其绘画语言来看,潘文逸的绘画确实既远离了当下的中国先锋艺术主流,又区别于学院主义的绘画流派,反而更多地传承了中国古代文人绘画的余绪和浪漫主义、民间艺术的根器与精神。显然,潘文逸是把油画创作作为一种“修行”、“问道”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将修身、修心、修德,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生活情调之中。所以潘文逸的“田园诗”、“幻游”等作品中,既经常可见陶渊明式的恬淡隐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梁祝式的男欢女爱,两情相悦、夜夜笙歌;更有伯牙子期不期而遇的高山流水,无音之音、山外有山。从这点来看,他的确好像是一个与世隔绝、梦在桃花源中的人,但是在“变相”这样的作品中,艺术家还是含蓄地流露出他对现实与历史的关注。这或许更类似于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文情怀。
正因如此,著名美术史论家张培义对潘文逸的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潘文逸画出了自己的梦里的世界。欣赏他的画,触到温情加浪漫。读到寓喻和影射的机趣,我看到了一个现实的红尘世界。他描画的是善良的、乐观的众生相,他怀着一颗平和善意的心,善和美编织成自己的艺术世界。我认为:称潘文逸为中国的夏伽尔,这比方一点也不过份。”
无独有偶,另一位著名美术评论家、策展人管郁达也同样高度评价潘文逸和他的绘画。“他身心整体的切实体验与自觉修持已经融入到他的艺术方式与生活行为之中,成为浑融一片的整体。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是了。孔子谓:‘游于艺’,意思是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不仅自己的整个身心涵泳、沉潜于‘艺’,而且生命的展现本身就是人生艺术的大‘艺’。”
潘文逸的这种“艺”其实也是有脉可循的。1999年前后,时任大光明电影院美工的潘文逸手执油画棒踏上创作之路,用这个作画只是因为家居面积实在太小,摆不开画架,那个阶段,他非常欣赏赵无极。《赵无极自传》和《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两本书他翻看了很多遍。不久后,他还把母亲的一手好剪纸与自己收藏汉罐的体悟融入到绘画当中,因此也就有了最初的“远古风情”系列。
2000年,他还和万里雅、姜永杰组成“千年虫”创作小组,并在万里雅的促动下参加了2001年的北京艺博会,视野也经此洞开。2003年,非典横行,首届“上海春沙”从春天“搬”到了秋天,潘文逸跑到上海卖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幅画。
自此以后,上海也就成了他的福地。后来,“福地”又增添了杭州——2006年的西湖博览会给了潘文逸一个沉甸甸的秋天,五天卖掉16幅画。他心花怒放,几欲晕眩。上海和杭州的“价值”鼓励,无疑彻底将潘文逸送上了职业艺术家的大道。他愈走愈深,愈走愈坚定。
从潘文逸的成长经历来看,其少年时因寂寞而喜欢上艺术,期间学过武术、当过工人、画过电影海报,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及至中年方才拥有自我的一方天地安稳歇息下来专心画画。与他同龄的艺术家相比,一直处在艺术圈和社会体制的边缘。但是,在潘文逸的绘画中,我们看不到现实生活苦难留下的痕迹。他画的永远是自己喜欢和理想的世界,绘画成为一种充满诗意的生活方式。这点也与他喜欢的艺术家夏加尔和莫扎特相似。
也正是其这种独特的、一直受市场检验的成长经历,使得潘文逸的油画充满了道与释的辩证味道。潘文逸始终觉得,自己更像一个行走在世俗中的道士,油画只是自我修行的介质。“尽管窗外红尘滚滚,但关起门就是深山。油画与华夏文明结合的诸多精深境界,潘文逸因此而得以占据一席之地。”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一位副会长如是说。■ (作者为著名美术评论家,原《亚洲财富》杂志执行主编,擅长从财经视角评论艺术创作作品,现供职于《投资者报》)
潘文逸简介
潘文逸 生于青岛,职业艺术家。
〖拍卖〗
2007年5月《祈祷》、《禅萧》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上海东廊拍卖
2007年8月《道》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秋拍?上海东廊拍卖
2007年9月《非音非画系列》北京鹏盛金辉中外油画专场?中国当代油画? 北京
〖收藏〗
2003年9月作品《收获》被德国著名私人收藏家杜丽丝、艾科夫妇收藏
2003年9月作品《远古风情系列》之《赶集》被亚洲十大艺术家、中国“毕加索”、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中国著名画家缪惠新收藏
2004年2月入选2004/2005第11届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佛里蒙艺术基金会亚洲艺术家年度评选
2005年5月作品《非音非画》被美国著名私人收藏家约翰·克罗凯特收藏
2006年10月《迷魂爵士乐》、《迷》、《民谣》被国内收藏家曾里收藏
2006年11月《野合》等十三幅作品被国内收藏家林源收藏
2007年5月作品《天籁》、《烧》被华裔加拿大私人收藏家刘炯、王伟航夫妇收藏
2010年11月作品《别有洞天》被美国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全美华人作家协会主席冰凌收藏。个人画集《意境环游》被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
近年来作品分别被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士、加拿大、西班牙及国内众多收藏家广泛收藏
文/罗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