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豆”的精神按摩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0-03-11 15:24
  经常会收到一些企图挠你痒痒的短信,心血来潮的时候不妨玩味一下背后的思维。既然是靠“群发”牟利,创造者肯定会有几分自诩,以为抓住了“群体心理”的某个方面。例如这样一条就很常见——

  “人生如豆,做不成豆就做豆腐,做不成豆腐就做豆浆,做不成豆浆就做腐乳……只要你找准卖点,不断调整和改变自我,就一定能成功!”

  正像“围脖”(微博)让人们的网志变成了三言两语的断章,现在励志也都可以快餐:触动不了不要紧,一天发上十条八条总有一款适合你;触动很短不要紧,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它们总会如约而至。都是那么平易近人,都是那么似曾相识。久而久之,它甚至会成为我们对自我和彼此的精神按摩,遇到人生难题了,不要紧,“人生如豆”!

  “如豆”究竟是怎样的“人生”?关键词是“卖点”,即是说,把你自己当作一件商品吧,所谓的“成功”就是在各色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价格”是供需关系,“卖点”是推销技巧,“自我”是需要依此不断调整和改变。哪怕做“豆腐渣”只要有需求,也比孤芳自赏、乏人问津来得“成功”。

  很多人会说这个分析不过是游戏,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人生如豆”,……且慢,如果你停留一下,难道不会觉得这种以“市场”为隐喻、以“推销”为自我认定的方式不是如此地熟悉和普遍吗?每年这个时候的大学校园,不是有那么多的“专家”在喋喋不休地传授简历、面试的技巧吗?——不错,它们都有用,问题是,如果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方面,我们只会以此来理解自我、理解教育、理解精神生活,那么它的“用处”有多大用处呢?

  余英时先生在诊断中国社会文化时曾说过,“功利意识和重物质的观念是西方近代思想的一般特色,但在中国现代更为突出”,原因在于西方有宗教传统,此外文学艺术早已分别构成独立领域,且已形成长久传统,所以,“西方人仍可从这些领域内汲取精神资源以济精神偏枯”,中国的情况则不同,俗世和宗教(或道德)一直是混而不分的。一旦功利、物质观念侵入了中国文化,整个人生都陷于不同超拔的境地,因为没有独立的精神领域可以发挥济俗的功能。

  正像全中国人都在急吼吼地谈房子,满大街的洗脚屋都在忙着把身体转化为铜镝,“人生如豆”反复传播的结果,是越按摩越焦虑,自我在他人导向和市场变换中不断地分裂和变形。人生可以如豆,但它是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绽放中等待他人和自我欣赏的过程。

  不要总是去问“有没有用”,否则“卖不了一个好价钱”的时候,你会把好端端的自个儿当作“一无用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