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式成长

  如何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更深地融入首都、对接首都,成为燕郊能否书写成长奇迹的关键

  跨过潮白河大桥,从北京到燕郊。如果是非繁忙时段,这段路程驱车大概只需30分钟。

  乘坐往返于北京和燕郊之间的811至815路公交车的,是许多无法负担北京疯狂房价却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

  一河之隔,是两个世界。白天被北京市繁茂的水泥森林压得透不过气,如果不是公交车过于拥挤,晚上回到这个清静的小镇或许真的可以舒一口气。如果天色还早,一下车就会被守在公交车站的人塞各种楼市广告。

  一进燕郊,在102国道沿途是密密麻麻的售楼处,会给初次来到这里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个河北小镇,越来越高、安装着密密麻麻窗户的住宅楼有时会令人仿佛置身于北京郊区---事实上,许多河北人也以为燕郊是北京的郊区。许多年前确实如此。燕郊就是因春秋战国时地处燕国都城(今北京)城郊而得名。

  直到今天,这种夙愿仍在某些方面顽强地延续。比如,燕郊可以接入区号“010”的电话,燕郊满大街都跑着“京”字牌照的车,连接这两个城市的不是长途大巴,而是北京公交集团运营的8字开头的公交车。而且,北京M6号地铁线延伸至燕郊这一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动。

  “二三十年前的燕郊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野地。”燕郊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白志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小时候,燕郊镇就一条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水横流,基础设施建设极差。”

  1992年建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燕郊只是一个拥有8条村街,2.3万人口,财政收入5000万元的小镇。

  如今,燕郊已有60万人口,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266亿元,财政收入高达40.88亿元。在整个“十一五”期间,燕郊高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速也远高于河北省的平均增速。

  这已是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

  在其所属的三河市,燕郊的地位举足轻重。三河市委书记张金波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燕郊高新区自1992年建区以来,在全市1/12的土地上创造了60%多的经济总量,创造了“燕郊式成长”。

  在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提速、首都经济圈写入“十二五”规划的今天,燕郊及以其为引擎的三河市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何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更深地融入首都、对接首都,成为燕郊能否书写成长奇迹的关键。”原国务院特区办特区司司长、中国开发区协会原副会长黄太和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三线单位”激活燕郊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离乡背井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和大漠荒野,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三线建设单位逐渐完成使命,开始了回流北京的大迁徙,然而却有很多被拒之门外。于是,许多不想远离北京的单位就选择了留在潮白河畔的这个小镇,与对岸的北京隔河相望。

  “回不去的三线企业落户燕郊,这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燕郊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双方在互动中能达到双赢局面。”黄太和指出。

  198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黄尊显被分配到位于燕郊的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以下简称冶金一局)。他背着行囊匆匆赶到燕郊后,所见之景令他十分失落。

  “我原来以为京都脚下会是个比较繁华富庶的地方,没想到一眼望过去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和坟头。102国道当时还是砂石路面,春节时连个饭馆都找不到,我只能每天蹲在单身宿舍里。”如今已是冶金一局局长的黄尊显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道。

  冶金一局在1976年就迁入了燕郊,获得1000亩土地。七十年代的燕郊,总人口只有2万多,其中4000多人就是冶金一局带来的,几乎占了五分之一。它不仅是第一批入驻燕郊的中央直属单位,也是当时燕郊最大的部属单位。

  燕郊高新区住房和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于才军告诉本刊记者,像冶金一局这样支援三线建设的中央和省直企事业单位,燕郊共吸纳了38家,比如中国核工业第二、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和隶属于神华集团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燕郊电厂等等。

  “当时北京接收不了我们,而石家庄想吸引我们过去,还无偿划拨了一大块地,现在这块地已经是石家庄的商业中心。但我们当时还是拒绝了,就是因为相对于燕郊而言,石家庄离北京实在太远了。”黄尊显对本刊记者说。

  “毕竟离首都越近,各种信息与资源也会多一些。我们将总部设在离北京最近的燕郊,所辖的地质队分布于河北省资源丰富的地市,也能相互呼应。”黄尊显对本刊记者说。

  这些中直单位的入驻极大改变了燕郊的面貌。

  冶金一局迁入后,燕郊火车站也于1981年迅速建成,特意为冶金一局开通了早晚两班的通勤班次,后来还安排了专门为冶金一局运送矿产等物资的火车,“轨道直接通到冶金一局仓储大门”。

  而冶金一局则投资建成了燕郊境内第一家二甲医院,并且对全民开放;其子弟学校交归燕郊管辖,提升了当地的教育质量;高达五六千人家属的涌入,极大刺激了当地人口集聚和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地招工,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组建了晶日金刚石等数家企业,有效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如今,扎根燕郊30年的冶金一局已依托燕郊、借势首都建成了成熟的产业链。黄尊显告诉本刊记者,2013年其营业收入预计将达20亿元。

  “这些单位为燕郊带来最初的产业和人口。它们落地生根,为燕郊成长开启了良好发端。”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胡春力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道。

  自生力量渐成中坚

  外来企业和单位在改变着燕郊的面貌,与此同时,燕郊本地的产业力量也在悄然成长。

  1975年,如今的汇福粮油集团(以下简称汇福)董事长石克荣还在燕郊的高楼镇当生产队长。1987年,石克荣临危受命担任高楼油脂厂厂长,这或许为他日后创办汇福这个大型民营粮油集团埋下了伏笔---仅仅一年时间,濒临破产的高楼油脂厂扭亏为盈。

  1999年,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变身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汇福也在这一年正式成立,并迅速成长为精炼植物油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的民营油脂企业。汇福提供给本刊的数据显示,其2012年营业收入共计216亿元,净利润4.6亿元。

  汇福的行政总监张学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汇福食用油年产量60多万吨,其中36万吨销往北京,占据北京30%的市场份额。

  对于几乎被外资力量垄断的中国食用油市场,这30%的份额不可小觑。

  “2003年非典袭击北京城,北京15家大型超市食用油告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领导来汇福调研,希望我们能承担起补给北京食用油的担子。当时汇福生产能力不大,为此迅速从美国购入自动化设备,新增一条生产线。在美国机器未到位前,我们汇福人全员上线,24小时不停歇手动生产,每天供应北京1800吨油。”张学民回忆道。

  1986年,李福成用自己的名字开创了养牛事业,在燕郊注册成立了福成养牛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福成),1994年他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养牛状元”称号。福成是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京西宾馆及麦当劳、萨拉伯尔等知名餐饮企业的供应商。而后,依托于原材料优势,福成开辟了餐饮业务,福成肥牛火锅店目前在全国已有千余家直营和加盟店。

  1995年,燕达集团董事长、土生土长的三河人李怀来到燕郊,原本从事轻型建材生意,可他后来敏感地意识到房地产行业将要迎来一个大机会,于是在2000年成立了燕达集团,正式进军房地产开发。为了引爆燕郊的楼盘,李怀甚至自己投资2000万建了一座车站,就是为了把930公交车引入燕郊,让北京和燕郊的交通实现对接。

  对燕郊来说,由于离北京太近---尤其是CBD,这种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推高了其房地产。2004年,燕郊的房地产开发量只有几十万平方米,2007年就飚升至700万至~800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北京全年开发量的一半。尤其是北京近年来疯涨的房价和严苛的限购,更是将住宅购买力都赶到了环首都区域,尤其是发展较早、较为成熟的燕郊。

  燕郊也因此曾被一些媒体称为“睡城”---只能提供安居之所。燕郊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白志成显然不认同这样的称谓。“我们的确疏解了一部分北京人口的居住压力,但燕郊绝不只有房地产。”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燕郊本来是在北京工作的人的理想睡觉之地,燕郊不招呼人,人们也会主动涌进来。”

  “一个城市要发展工业,高端制造业、都市型工业当然必不可缺,但是也不能不发展服务业,否则就会造成产城分离状态。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化发展既是国家战略规划的要求,也是燕郊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肖金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进一步解释道。

  高新技术产业风生水起

  1999年,燕郊从经济技术开发区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公开资料显示,其产业发展也开始集中到以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领域。

  “这里你看不到钢铁和化工产业,这些高耗能的制造业在燕郊规划之初就被拒之门外,虽然历经了10任管委会班子,但这个政策一直坚持下来了。”白志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他表示,燕郊更愿意吸纳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现代汽车在北京的制造基地,燕郊引进了汽车配件生产商三河世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长春三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除了主机之外的生产能力燕郊都具备了”。

  据了解,在燕郊,电子信息企业的相关项目超过了40个,投资规模近百亿元,这让其有了“京东硅谷”之称。

  1998年,汉王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并入驻燕郊,成为这里历史最悠久的IT制造企业。汉王的所有产品,包括手写电脑、电纸书、汉王笔、名片通、高速扫描和最新的人脸识别系统系列产品都在燕郊制造。汉王制造有限公司副厂长梁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其生产线投入3亿元左右,现已成为世界最大手写板、电纸书生产基地。

  而承担产品研发和销售等业务的汉王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则设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的汉王大厦。对汉王来说,将制造基地建在燕郊,形同于放在北京郊区,却又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在这里,汉王能享受在北京无法得到的重视和扶持。这个生产基地在燕郊占地130余亩,门前的路也以“汉王”命名,本刊记者看到,偌大的院子里有大片的土地植树种草,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这恐怕难以实现。

  另一家入驻燕郊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兴通讯(以下简称中兴)。2005年,通讯巨头中兴斥资30亿元在燕郊创建了北方产业基地,目前中兴北方维修中心、中兴北方物流、华通科技、天翔精密机械设备等中兴系企业以及中国移动等都已入驻。

  不为人熟知的是,燕郊还是全世界单晶硅片切割能力最大的产业基地之一。

  2005年,仅河北晶龙实业集团就在燕郊投资5亿元成立了包括阳光硅谷、阳光硅峰、晶伟电子三个项目的光伏工业园,现在已经成长为年产太阳能硅片能力达1.5亿片,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

  阳光硅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燕郊建设的这个基地是我们晶龙集团的一个窗口单位,我们总部在邢台,离北京机场太远,客户来访会非常不方便,而光伏行业大部分客户都是国外企业,他们在首都机场降落后,只要乘20多分钟的车就能来到燕郊产业园。所以说,燕郊的区位优势因素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近两三年光伏业整体不景气,在晶龙最困难的时候,三河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出面为晶龙的这个产业基地牵线银行,争取到融资以度过寒冬。刘巍透露,燕郊这个产业园2013年9月又投资近3亿元开拓了200亩工业用地用于扩大产能。

  事实上,如今以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也已是燕郊发展较为成熟及规模较大的产业,投资总规模超过了150亿元。

  生物医药也是燕郊高科技产业的一个重心。神威药业、森隆药业、永光制药、福尔生物、协和药业等一批技术和工艺先进、产品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医药项目先后落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副院长杨保军认为,燕郊发展高新技术基地切合当下发展趋势,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海、北京的经济活动可概括为‘三高’,高品质、高效率、高成本。燕郊和昆山一样,近经济中心,地价低,可以做到高品质、高效率、低商务成本,这样能够把一部分对成本敏感的高新企业吸引过来。”

  拓新高端服务业

  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升级伴随着产业升级。

  “2005年开始,我们就已经意识到,必须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了。从功能和定位上来说,燕郊仍然要承接首都的产业外溢,但不是说北京淘汰的我们就要。从项目的选择上,我们更倾向于接受研发基地而非生产基地。”白志成说。

  2011年,汉能控股集团投资超过100亿元在燕郊兴建全球研发中心;2013年,掌握中国90%以上稀土材料核心技术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投资4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也落户燕郊。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及郊区城市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方创琳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燕郊要想实现与北京的高度同城化和一体化,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质量与层次上,必须逐步与北京等高对接。”

  事实上,燕郊的发展重心正在转向包括休闲旅游、健康医疗、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总部基地等在内的高端服务业。

  “北京城区的人口越来越多,地越来越紧张,包括燕郊的人口密度也已经非常大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这么多人的生活提供服务。”白志成对本刊记者表示。

  早年开发商在为自己的楼盘宣传时曾卖力打造燕郊“北京后花园”的形象,实际上,当时的燕郊并没有多少优质的旅游资源。而今,休闲旅游的确成了燕郊大力开发的产业。据了解,港中旅投资的燕郊海泉湾温泉度假项目即将开建,同时,由马来西亚资本投建的120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室内娱乐中心也将入驻燕郊。

  现代物流也是目前燕郊项目最密集的一个产业。总投资20亿元的汇福粮油现代物流基地项目已经竣工,总投资46亿元的空港物流基地、总投资36亿元的物美集团华北科技物流园区及法国物流巨头FM物流旗下的巴迪仓储等项目相继开工。

  “北京地越来越少,建设物流集散地也越来越困难,而我们不仅离北京中心地带近,离首都机场也就半小时的车程。”白志成说。

  在健康产业方面,燕达国际健康城则是燕郊的一个得意之作。作为房地产开发集团,由于注意到了首都及周边地区医疗、养老方面的巨大需求,燕达集团于2010年建成了这座总投资100亿元、包括燕达医院、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燕达医学研究院、燕达医护培训学院和会议中心五大板块组成的医疗及养老基地。其中燕达医院投资约50亿元,是按照卫生部三甲医院的标准建设的。

  “燕达健康城整体定位高端,希望能缓解北京的医疗养老压力,但北京医保目前还不能跟燕郊对接,很多居住在燕郊的人也在北京工作,没办法报销。不过,目前我们已经跟首都医科大学达成协议,建立首都医科大学燕达临床医学院,希望借这个机会突破医保的区域鸿沟。”燕达国际医院副院长谢原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心城区扩张

  随着人口密度越来越高--- 4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聚集了65万人口,燕郊的发展也已呈现出了“困”境。

  三河市委书记张金波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表示,土地紧缺问题已成为燕郊乃至整个三河发展的一大障碍。

  “没有地,不仅优质企业和好项目没法进来,现有的项目想扩张也很难。”燕郊开发区规划局副局长于才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07年初,由燕郊开发区创业中心创建的三河燕郊东湖孵化器有限公司启动运行,这个孵化器所在的创业大厦为高新技术创业公司提供低廉的租金和辅导,吸引了超过200家中小企业。

  2009年进入孵化器的北京黑蚂蚁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短短四年间已经由100多万元的年收入提高到了3000万元。但其总经理杜叶飞却面临了新的难题---年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就达到了孵化器的毕业标准,这意味着他的公司将不能留在这里了。“这里成本低,氛围和环境都很好,我担任孵化器的创业导师,闲下来还给别人讲讲课。”杜叶飞对本刊记者表示了他对这里的留恋。

  “其实我们对创业辅导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在孵化器毕业的公司原本是可以去创业园区的,但这个园区目前还没有建成,因为土地指标紧缺,所以200亩的土地至今还没批下来。”创业中心副总经理刘珊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创业大厦所在的区域仍属于燕郊的中心城区。根据燕郊的总体发展规划(2013-2030年),人口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105万人,用地规划108平方公里。燕郊必须突破目前的45平方公里范围,向外围扩展和延伸。

  按照规划,在主城区之外,燕郊将向南向北各建一个次中心---北部形成以科研教育、商务办公及创业孵化园为主的产业功能区,南部则形成以健康医疗、主题游乐为主导的健康产业集群,中部则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目前,汉能全球研发中心项目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新材料基地就位于北部科学城。而燕达国际健康城及汇福国际健康中心则位于南部健康城。

  “从国家层面来讲,目前对环首都各县市区的整体定位还不明确。我感觉,对环首都县市区的定位应该包括疏解首都城市功能、承接首都产业转移、提供绿色生态屏障等三方面。为此,应该围绕上述三方面功能,对环首都各县市区土地规划进行功能调整,特别是对三河而言,应该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林地数量。”张金波对本刊表示。

  融京的路并不好走。但30年的守候,燕郊所期望的“同城一体”毕竟越来越近了。

  而燕郊也似乎越来越像北京的东郊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李慧、特约撰稿徐菱骏 | 河北三河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