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有大师出没

  2008年4月8日,哈佛商学院100周年庆典。约三千多名商学院的历届毕业生,同时也是如今商业世界的主宰者济济一堂。它的校友中有美国总统、财政部长、世界银行行长、《财富》500强企业中20%的企业领袖、大批对冲基金之王和私募基金掌门人。然而,无比讽刺的是,就在那一年,雷曼兄弟倒闭,几乎拖垮了银行系统,世界堕入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让哈佛商学院最有名的一些毕业生下台。《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该学院百年的文章,标题是《错在哈佛》。甚至有人提议,拥有哈佛工商管理硕士头衔的同事,应该以“末日大师”而非“工商管理大师”闻名于世。

  哈佛商学院百年华诞的故事,几乎就是管理理论的缩影:一个取得极端成功却被同样极端失败所拖累的故事。

  管理理论的兴起是过去百年来最引人注目,也是被分析最少的新发展。雪莱曾经评价诗人是“人类未获承认的立法者”,如今这个“立法者”的殊荣显然属于管理理论家。大师们的影响力贯穿始终,就像德鲁克,不管管理理论行业风云如何变幻,他 一直是大师中的大师。即使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杰克.韦尔奇和托马斯.弗里德曼等人的管理书籍也备受推崇。作为“未获承认的立法者”,管理大师们一直在协助塑造形形色色的机构——从企业到政府再到慈善机构。这些大师只是更为庞大的管理冰山上最显而易见的顶尖,这座冰山包括商学院、管理咨询机构以及大量的商业媒体。管理理论及其大师的成功,创建了一个以它为中心的产业。

  《管理大师》作者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对管理理论和大师的梳理,总体上仍是怀着敬意的。作为英国《经济学人》的管理版编辑,他认为如同古典文化造就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英,管理理论及大师造就了今天的全球精英。

  但这本书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管理理论帝国的黑暗一面。德鲁克曾经嘲讽道:“人们之所以使用大师一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拼写神棍。”管理理论行业明显存在太多自吹自擂的江湖骗子。作者恶毒地评论那些大师说“他们之所以爬上管理理论的游行彩车,是因为兜售性爱和减肥建议的彩车已没有空位了”。即使对于公认的管理大师,比如彼得斯、柯维,书中也有犀利、不留情面的批评。

  而管理理论及大师的未来,最重要的是适应正在发生的显著改变。比如互联网的影响,比如新兴市场的崛起。这些改变,将使得管理理论面对一大批新型企业形式和商业模式。本田汽车的老板本田宗一郎有一年访问美国,美国酒店的年轻厨师做了一个蛋糕寿司,让他这个吃惯了寿司的日本人震惊不已。本田借用这个蛋糕寿司给他的下属上了一堂管理理论的课——其实也是《管理大师》最后强调的——永远不要认为你已经找到了做事的“最佳方法”,你的竞争对手总能模仿你的食谱并加以改进。管理理论和大师,还任重道远。

  文/王一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