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话剧

  话剧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舞台的现场效果与感染力,若离开了这个媒介,特别是被放在了强调快节奏与吸睛的电视节目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上海80后知名话剧导演何念与芒果台就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

  2013年8月13日是传统农历节日七夕,此前,芒果台(湖南卫视)都会选择在当天举行七夕晚会。但对于接到筹备今年七夕晚会任务的张丹丹来说,还搞情歌对唱,实在是太过时了。刚产后复出不久,有丰富主持人和制片人经验的她不愿走老路子,她告诉《21CBR》记者:“就是不能做晚会,因为那个是老经验,我们要做点别的。”热爱舞台艺术的她野心勃勃,她决定带领着团队要做一次跨界尝试——电视版话剧。

  “袁隆平说得很对,杂交是有优势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张丹丹对电视版话剧的成功十分自信。结果也一如她所预料: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的数据,芒果台的七夕话剧节目以1.28%的收视率和8.77%的市场份额,斩获同时段全国网省级卫视晚间节目收视第1名。

  撒娇女王驾到

  剧场艺术的存在方式就是要现场,电视需要最大程度还原现场感。

  不过一个月前,芒果台的领导还是被张丹丹的想法吓到了,这样的尝试在亚洲还未曾有过。如果说第一个吃螃蟹的挑战不算什么,那么张丹丹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一般情况下,一个话剧团队会花一年的时间来打造一个剧,而且张丹丹想做原创。但准备七夕话剧的时间距离七夕晚会只有一个半月,而此时张丹丹手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演员也没有确定。

  这个时候,80后年轻导演、有着“票房蜜糖”之称的何念进入了张丹丹的视线。何念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导演,2006至2010年其参与导演的话剧票房达到1.6亿元。何念所导演的话剧内容题材大多关于爱情、婚姻,非常契合年轻人的口味,与芒果台的受众是重合的。

  但对于话剧团队来说,时间是最大的挑战。“原来我们做原创基本上要6-8个月,光写剧本就要写3个月。他们最初要求做原创,但这完全打破了我们的工作节奏,后来他们提出选择已演出过的剧本。那么跟七夕这个节日比较匹配的,也就是《撒娇女王》了。”

  何念很高兴能与芒果台合作,不过他说自己不是冲着收视率来的。“毕竟剧场艺术存在上千年了,它的存在方式就是要现场,我们不知道话剧与电视的组合方式能否最大还原现场感。我们也是抱着一个试试看的心态,向大家推广一下舞台剧,让更多人知道舞台剧还可以这么演。”何念告诉《21CBR》。

  剧本和演员敲定后,却只是挑战的开始。这“杂交”可不仅仅是“把话剧搬到电视上”那么简单——最大的对手就是遥控器。电视和话剧的观众群体及观看体验有很大的不同,剧场观众是买票进来的,是经过筛选的小众化观众,并在一个限定性的空间里观看。电视机前的观众却是广谱的,怎么在这个很松散的、没有限定性的范围内把他们抓住?而且 “电视话剧”中间要插播广告,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让观众愿意回来?

  与剧场不同,电视的视听艺术最后是屏幕呈现,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导播和后期制作,进行新的、适合剧场感的画面视觉设计。因此,更多的工作需要电视团队去做。这些调整都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获得了比现场观众更加立体和全面的体验,就《21CBR》记者对比现场表演和电视表现而言,例如,导播镜头的切换,尤其是特写镜头的运用,使演员的面部表情细节更加生动地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而幕后花絮的穿插,也冲淡了广告插入而带来的不流畅感。

  灯光和舞台的效果也要适应“杂交”后的新要求。考虑到电视和话剧灯光设计的不同,节目组请到了《我是歌手》的灯光总设计师金元龙,他是韩国NBC电视台灯光课的组长,又有18年话剧灯光设计的经验。在舞台设计上,大体沿用了之前话剧的舞台设计,但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舞台上的木纹纸颜色不适合电视的灯光设计变化,就改成了白色。另外,在之前只有一个中心旋梯的舞台上又加了两个侧舞台,与主舞台配套调度,使其不显得单调,更加符合电视传播的丰富表现力。

  而与电视表现结合过程中,空间感的把握对何念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剧场舞台跟电视最大的区别就是空间,‘空间假定性’,就是我可以让这个空间演示客厅,也可以让这个空间演示其它空间,然后通过演员配合的假定性,来解释空间。这是舞台区别于电影电视的最大差异。”何念说。

  连曾出演过400多场话剧的何炅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感概,“在电视上演话剧是一个非常新的课题。电视比剧场对演员走位和朝向的要求更严格。在话剧舞台上,演员站在舞台上,朝向观众或者对手演戏,都是可以的,但是考虑到呈现在电视上的效果,演员必须要考虑到面部朝向的准确性。”

  话剧市场新思路

  把话剧搬到电视屏幕上,相比于艺术价值,更多是传播上的价值。

  虽说此次话剧与电视的跨界合作是成功的,但主要还是由电视制作方推动,对于话剧团队异地扩张的商业模式来说,似乎意义不大。

  不过,何念也并没有异地扩张的打算,他告诉《21CBR》记者:“我做过全国25个城市巡演,带着整个团队50多人全国跑,特别累,三四个月不能回家,我觉得还不如在一个城市,一个剧场,或者两到三个剧场一口气演一年,还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我现在只做上海的剧场,驻场后成本会降低,也会形成品牌,就像百老汇,在一个地方固定做下去,慢慢就会形成影响力。按我以前的经验看,全国巡演下来,有可能初期可以取到了票房盈利,但是未必有利于长线的品牌推广。”

  与何念不同,许多话剧团队仍然走在全国巡演的路上,对于主要靠票房盈利的话剧团队来说,异地扩张的商业模式是最有效的。而这次芒果台尝试的话剧和电视“杂交”,也为话剧市场的产业链拓展提供了新思路。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导演倪超告诉《21CBR》,电视和话剧的结合从传播策划角度来看是可取的。“再大的话剧剧场也不过3000人,而在电视上播放,受众群体会扩大很多,起到了对话剧本身的宣传作用。把话剧搬到电视屏幕上,相比于艺术价值,更多是传播上的价值。”

  另一方面,这次尝试对电视台的积极意义也很大,湖南卫视在做争取收视率的节目的同时,也在通过尝试这种新的节目形式,培养观众的文艺情怀,提高电视台本身的品位,而这无疑也正是“限娱令”背景下电视台的一个有益尝试方向。

  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尝试,何念认为若将电视版话剧常态化还不太现实,电视上无法一次次地复制同一部话剧,话剧不能像电视剧那样连续播出以配合广告商的要求,而与电视合作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话剧的商业模式。“话剧营销模式还主要是靠一张张地卖票,这次与电视合作也没有很高的版权费用。”

  但无论何念是否感兴趣,七夕之后,话剧的“异地扩张”已经走出剧场,通过湖南卫视的电波走向全国千家万户了。这种变化所孕育的前景,也许可以成为本来不追求“收视率”的张丹丹或“异地扩张”的何念无心插柳的成果。(文/邱月烨 陈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