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调控下的炒房团和开发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姜智鹏 | 上海报道

  江浙的一些楼盘销售处,甚至有了“防火防盗防退房”的戏语

  正月初五一早,在温州老家门前小广场上点完5000响的“迎财神”鞭炮后,李宏急匆匆出发了。

  李宏的“生意”就是炒房。春节之前,李宏下定了“转战”的决心,将上海以外的其他所有地方的投资房逐渐脱手。他将新炒房目标,选在了浙江几个小城市,“小得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

  温州炒房团转战高铁房

  李宏的第一站,是嘉善。这个不大的县城,在2009年因为高铁而名气大增。宣传单说:“2010年10月沪杭高铁开通后,上海虹桥到嘉善只需要8分钟。”

  “去年下半年,一个同乡一口气在那买下了一个整幢。”李宏说。当初,地铁开通后,上海莘庄迎来房价飙升,如今,大批温州炒房客,希望在高铁沿线,寻找到类似的奇迹。

  嘉善房价在2009年上半年还不到每平方米3000元,目前也还在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

  不过,高铁的8分钟,对自驾车来说却过于漫长了。从上海远郊松江上沪杭高速走30多公里之后,李宏又兜兜转转了半个小时,才看到了嘉善汽车站。按照售楼处的宣传,这里每隔20分钟就有一班长途汽车开往上海,“1个小时就能抵达上海。”

  “抵达上海,其实是说到上海境内”,对于楼市宣传伎俩,已经炒了10年房的李宏早已烂熟于胸。

  “高铁价格不低,自驾车油费或者是长途车的时间成本也会是巨额的。” 但李宏并没有担心太多,“江苏昆山都卖到1万多了,说是说上海的地铁延伸过去,离地铁很远的楼盘,不是一样抢着买?”

  公开资料显示,力争在2010年5月完工的沪杭高铁全程共有9个车站,自上海虹桥站引出后,经松江、枫泾,进入浙江省境内,经嘉善、嘉兴、桐乡、余杭,引入终点杭州东站。

  李宏的第二站是桐乡,从这里开车1小时左右,才可以到杭州市区,相当于现在从上海南站坐火车到杭州站的时间。一家售楼处的售楼经理告诉李宏,这个2012年才能交房的楼盘,连3期都已经被预订完了,由于2009年6月份还只卖每平方米3000元不到,现在已经飙升到了每平方米6000多元,本地人几乎已经被完全排除在外了,“温州买家占一半以上,剩下的就是上海人和杭州人。”

  “我们已经晚了。”李宏有点惊讶。虽然从2009年以来,就一直听到温州炒房团转战“高铁房”的消息,但没想到这么快。

  钝刀子割肉迫离江浙

  此前,业内一个普遍的预测是,3月份的行情将是这波投资客撤离的关键节点,一旦政策持续收紧,2~3季度就会出现一波规模不逊于2008年的退房潮。

  2010年1月,江浙的杭州、温州、丽水、南京等地就已经出现了大量预售合同撤销现象。1月4日一天,杭州就有43套购房合同被解除。 在深圳,也有八成的二手楼盘成交价环比下跌,成交量则比2009年12月下降了近七成。

  “很多炒二手房的,付过定金之后拖着不签合同,最后发现情况越来越差,直接5万块定金不要了,合同也不签了,这种情况在江浙和广东、深圳那边其实很多,只不过,因为没有正式合同,所以大家知道的退房数量比实际情况要少得多。”另一个来自温州的炒房客徐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样的情况在新盘也有发生,江浙的一些楼盘销售处,甚至有了“防火防盗防退房”的戏语。

  退房的原因,是受不了调控政策的“钝刀子割肉”,徐鑫说。

  最大的压力来自于银行,“原本是二套房贷款收紧,加大投资客的风险和成本,现在连一套房贷款都收紧,等于是把大部分刚性需求也直接踢出局。”

  2009年底,他将上海的一套二手房脱手,“买家一天十个电话催我去办手续,因为过了2009年,就要多交6万多的税,那连装修的钱都不够了,谁知道银行拖了一个月,才通知原来的两成首付办不下来,要至少三成,买房的小伙子当场就哭了,说连房奴都没资格做了。”

  对投资客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几条调控政策,分别是: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几天后,上海收紧公积金贷款,将二套房的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从2009年的80万元减至60万元;2010年1月14日,银监会表态,二套房贷一律从紧,首付至少40%。

  这就意味着,2009年调控开始时还在重申的优惠不变、改善型住房比照第一套之类的条件全部一笔勾销。

  2010年春节过后,此前传闻不断的“首套房贷收紧”不仅成为现实,其程度甚至超过此前预期。

  2月2日,中国银行将首套房贷的房贷利率从7折提高到8.5折,长期年利率增加近一个百分点,增幅两成。

  据当地媒体报道,2009年12月,上海个人贷款的办理时间已经开始拖长,2010年春节前后,大多数银行之前“优质客户可以首付两成”的内部政策,已经停止。

  “从营业税优惠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减少,到首付提高,买房人要掏出的钱越来越多,而且,还贷压力也在加码,每一次调整,都有一批刚性需求的购房者被排除出去。”徐鑫说,这在客观上也逼迫大批购房群体转向观望,“有一个人本来攒了30万正好够买套房,一夜之间,门槛提到45万了,再加上多出来的七八万的税,这下是连谈都不用谈了,我们就算让个一两万人家都看不上眼,谁还敢再把那么多房囤在手里?”

  “有人说,我买房龄在5年以上的房子不就省了,可是,5年正好是银行发放贷款的一个年限标准,5年内可以贷30年,5年以上的房子就只能贷18年,利息马上就升上去了,还是负担不起。”徐鑫说,这就是所谓“钝刀子割肉”说法的由来,“躲得了这个,躲不过那个,全都加起来效果就不得了!”

  几乎每次调控政策出来后,都有一批看房人“立马消失”,徐鑫说,下家锐减迫使炒房团不断收缩战线,“没签的赶紧退,不好的赶紧出手,手上留几套好的过冬,实在闲着慌,就去买高铁房,炒个概念,反正现在才5000多一平方米,比上海还是便宜多了,抗跌。”

  坚守上海

  即将召开世博会的上海,成为李宏和徐鑫打算坚守的市场,但战线的收缩,依然不可避免。“温州人最多的中远两湾城,就有很多同乡在抛售,因为那边的投资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被以前的群租搞坏了名声。”

  信义房屋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10年截至1月25日,上海卢湾、黄浦、静安区的二手房挂牌量比2009年12月分别上涨了15%、20%和88%。而按照21世纪不动产的报告,1月上海有约三成的二手房板块交易均价小幅下滑,愿意主动降价的,大多是投资客。在21世纪不动产门店周边,已有三成房东主动降价5%~7%左右。

  “坚守”的态度同样坚决。

  “古北的投资客,1/3的人持有的房源已经空关了1~2年,他们还要提价10%以上,否则绝不出手。”美联物业古北分行营业经理刘洪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古北强生花园一个业主挂牌了一套700万元的房子,2009年12月还说是700万元包括税费,2010年就变成了700万元净到手,这意味着报价提高了65万元。

  还有1/3的业主干脆就直接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原本挂牌出售的直接转为租赁,哪怕租金降10%~15%都没关系。”和2009年年底相比,古北板块的租金价格已经下降了10%,“还有1/3中,很多干脆就自住了。”刘洪志说。

  和古北齐名的浦东联洋板块,2010年1月选择售转租的业主比2009年12月增加了30%~40%。目前,“全上海有20%~30%的投资客已经或打算将房源售转租”,美联物业上海区总经理李志仁告诉本刊记者。

  热钱再度奔涌土地市场

  相比之下,信贷收缩对开发商群体影响很小。随着银行资金的收紧,国内外热钱,以及众多行业外资金,正在抓紧“二次进入”楼市。

  2010年2月,北京的昔日地王连遭重创。顺义区后沙峪镇22号地被收回,北京广渠路15号地地王变更规划申请未获通过。上海在闲置土地处理上的态度也比预想的积极。1月20日颁布的《关于本市开展闲置土地登记的公告》中,不仅要求从未开工过的闲置土地在3月22日前登记,那些一期项目虽然已经开工,但二三期地块时隔一年仍未动工的项目,也被要求备案登记——开发商最擅长的拉长建设周期的做法也被“动真格”。

  “在过去很多年的囤地运动中,很多中小开发商其实是不具备资金实力的,这些企业以少部分启动资金先拍得土地,再靠土地升值、重新评估、再融资的方式不断地滚动,好比用三个盖子去盖四个杯子,只要盖得好,就可以靠囤地赚钱。”吕凯是上海一家专为热钱介绍房产项目的咨询公司老板,2010年以来,他手上已经有了10多个土地开发的合作项目,以入股的方式提供资金开发。

  由于对后续调控政策的担心,如今这些项目公司的开价都明显低于市场水平,吕凯说:“大批热钱,甚至是手里有钱,却没有抢到地的房产企业,也因此沾光了。”

  行业外资金公开进入房地产行业也于2009年底到2010年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综合各类公开资料,仅2009年11~12月,就有ST春兰、深华发、中国人寿、华菱钢铁、申达股份、中国海航集团等企业,以认购新股、公开募资、成立全资子公司等形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不过,分化将在2010年趋于明显。

  “我们集团几乎把所有的业务重点全部转移到了安徽,在合肥这样的省会城市,没有地王的概念,房价理性,但利润比在上海抢地高。”东方物产集团董事长王耀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随着土地调控和信贷政策调整,上海的土地资源已经在快速向超大型房产企业倾斜,“规模稍微小点的企业都没办法跟上节奏,就连去排队的资格都没有了。”

  “绝大多数热钱在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把目标锁定在了二、三线城市,因为有地王的地方,开发商都已经不是靠买房子赚钱了,玩的都是资本游戏,热钱拼不过,也承受不了其中的风险。”吕凯说。

  按照新加坡红木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教授张永河的调研,合肥、石家庄、昆明、济南、长春、哈尔滨这类二级城市,也很快将从房产开发的蓝海变成红海了。“2009年,很多二级城市房价上涨了10%~20%以上,如果2010年的涨幅超过15%,泡沫也将出现了。”

  据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的统计,2009年上半年,万科、招商、保利、首创、富力等30家大型房企在二线城市新增土地储备的建筑面积就有约980万平方米,占新增土地储备建筑总面积的49%,达到历史最高值。

  但开发商的日子仍然比炒房团好过得多,因为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

  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1.9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8%,竣工面积7.02亿平方米,增长5.5%,新开工面积11.54亿平方米,增长12.5%;完成土地开发面积230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9%,开发建设增速明显低于商品房销售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供不应求,部分大城市比较严重。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供不应求仍然存在,是全国楼市成交量下跌但房价坚挺的最重要原因。

  更深层次的依仗在于,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还没有改变。

  2010年,上海流传着这样一段对话:1月26日,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城开集团总经理倪建达在参加人大小组讨论时说:“上海去年经济增长中有50%都是房地产拉动的,作为一名房地产商代表,我很高兴。”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回应说:“还很高兴?我很悲哀!这反映了上海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不合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