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规划应向西部地区倾斜

  文 | 徐逢贤

  当务之急要在乌鲁木齐和昌吉之间建立能源开发区和储备区,大力发展与中亚和东中欧地区的经贸合作和能源合作,提高亚欧大陆桥各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和城市聚集辐射能力。在南疆以库尔勒市和阿克苏、喀什为城市带,同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建立经济合作区,在发展经济贸易的基础上,共同开发西亚的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东部率先跨越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城市群为中心、骨干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配套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基本格局。

  但经济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约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资源粗放利用的状况仍未得到遏制,四大区域间的核心尚未完全形成。为此,在国家客观政策的导向下,各地区通过协商,又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区、环渤海湾经济合作区(即京津冀经济合作区)、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南亚次大陆经济合作区、淮海经济合作区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以上述经济合作区为龙头,又发展成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带(包括广东、海南、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及湖南7个省区);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四川、重庆9个省市);亚欧大陆桥经济合作带(包括江苏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山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山西南部9个省区),泛渤海湾经济合作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内蒙古7个省市区)。

  为了使各经济合作区规范运作、重点发展、目标明确,自2008年起,国家先后又批准了一系列规划纲要。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其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六安等9个市域的59个县(市、区)。此举将皖江城市建设成为吸纳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资源深加工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

  八大城市群的形成

  至此,中国三级经济合作区基本形成,特别东部和中部地区,随着三级经济合作区的形成和科学定位,尤其是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城市功能的增强及规模的扩大,形成了若干个城市群,从而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一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形成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盐城、嘉兴、湖州、宁波、萧山、绍兴、金华等16个人口达100万以上、GDP超过2000亿元的大城市群,其经济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重要平台。

  二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以广州为核心的佛山、肇庆、顺德城市圈;以深圳为中心的东莞、惠州、香港城市圈;以珠海为中心的中山、江门、横琴岛、澳门城市圈,以汕头为中心的梅州、揭阳城市圈。这四大城市圈人口均在1000万以上,GDP在2000亿元以上,形成了带动珠江流域7个省、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三是环渤海湾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石家庄、唐山、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沧州形成城市圈;以沈阳、大连、锦州为中心,包括其周围城市形成城市圈;以东营、海州、淄博、烟台、威海形成城市圈。每个城市圈人口均在1000万以上,GDP在2000亿元左右,形成带动环渤海湾及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且成为我国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四是东北地区城市群。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大庆、齐齐哈尔、北安、绥化城市圈;以佳木斯为中心,形成伊春、鹤岗、双鸭山为城市圈;以牡丹江为中心,形成鸡西、绥芬河城市圈。以长春为中心,形成吉林、四平、辽源城市圈;以沈阳为中心,形成抚顺、鞍山、丹东、盘锦、阜新城市圈。这五大城市圈形成通往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的桥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平台和能源基地。

  五是中部地区城市群。以长沙为核心,形成株洲、湘潭城市圈,南连衡阳、郴州,直通韶关至广州城市圈;西连湘乡、邵阳、怀化,直通贵州省贵阳市。以武汉为中心,形成鄂州、武昌、孝感城市圈,往西直通四川、重庆,往东连接安徽、芜湖,直通江苏、上海。以郑州为中心,形成洛阳、新乡、开封、许昌城市圈,是亚欧大陆桥和京广线的交汇处,交通四通八达,资源集中汇合处,黄河穿境而过。

  中部地区这三大城市圈,均处于承东启西、吸纳南北、辐射八方的枢纽地位。与山西省以台预案为中心的城市圈,以临汾为中心的城市圈,以大同为中心的城市圈,与安徽省以合肥为中心的城市圈,以芜湖为中心的城市圈,形成皖江城市带。与江西省南昌为中心,形成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新余城市圈。上述城市圈构成了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资源优势互补的平台。

  六是川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两市为核心,形成绵阳、德阳、遂宁、乐山城市圈和南充、涪陵、宜宾、自贡城市圈,成为四川、重庆辐射力较强的经济圈。

  七是海峡西岸城市群。形成以厦门为核心的漳州、泉州城市圈和以福州为核心的莆田、三明、南平、宁德城市圈,成为扩大对台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地,对外开放地区前沿,向西辐射的动力源。

  八是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形成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洛的城市圈。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吸纳南北的战略地位。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科研生产基地,教育人才基地,产业密集基地,向西辐射基地。

  上述八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辐射源,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80%以上,人口约占全国的36%,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5%左右。也就是说,八大城市群以1/9的土地面积,1/3以上的人口,却创造了4/5的GDP。

  2010年规划的重点应在西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广大西部地区,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城市群尚未形成,经济至今仍处于落后状态,亟待采取科学的对策措施,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使经济全面走上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道路。

  为此,笔者建议,自2010年起,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应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城市圈建设滞后,城乡经济相对不发达,从而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为此,必须加快城市圈或城市带建设进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以增强城市经济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推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具体的做法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借助边境贸易优势,在发展边贸型城市的同时,在新疆地区可依托亚欧大陆桥,将乌鲁木齐市为核心城市,向西经石河子、奎屯、阿拉山口,同俄罗斯中亚五国建立经济合作区,使之成为陆疆国际交通的运输枢纽中心、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外向型制造业中心、能源储备中心和深加工中心。

  当务之急要在乌鲁木齐和昌吉之间建立能源开发区和储备区,大力发展与中亚和东中欧地区的经贸合作和能源合作,提高亚欧大陆桥各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和城市聚集辐射能力。在南疆以库尔勒市和阿克苏、喀什为城市带,同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建立经济合作区,在发展经济贸易的基础上,共同开发西亚的资源。

  其次,在云南省,充分利用瑞丽、畹町、孟连等口岸城市,发展南亚次大陆经济合作区,从深度上纳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区。

  然后将广西、贵州、云南纳入“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带”,使之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深加工区,从而调整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向增值型转变。同时,将重庆、成都(四川)、西安(陕西)规划建设成“西三角经济合作”,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试验区,“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带”的辐射区。

  并且,要充分利用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满洲里城市优势,发展同蒙古国和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联系,发展经贸合作及资源开发。

  通过上述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借助地缘优势,促进区域间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信息流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上,促进经贸发展、合作加强,并依托各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圈的形成,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成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

  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笔者建议,除了重点放在西部地区之外,还必须在相关地区领导的组织下,成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它是区域经济合作区的组织领导机构,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有职有权开展工作,并定期向党政领导汇报工作,取得支持。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区范围内的各级政府还必须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包括经济合作区级、省级、县(市、区)级在内。

  在财政方面,凡列入战略规划的公共项目,国家财政予以支持;凡列入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项目,财政予以倾斜,税收给予优惠;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化、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美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