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娘子:美食是放大生活的享受

  她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酷爱文学,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写作,现为上海市作协理事。她又精于厨艺,尤其擅长上海菜系,为多家杂志撰写美食专栏,颇具盛名。她做得一手好菜,有女儿口中难忘的“妈妈的味道”,是丈夫眼中贤惠的家庭“煮妇”,也是读者心中“文章如菜,菜如文章”的“孔娘子”。她就是孔明珠,一个地道的上海女人。

  好“煮妇”是怎样练成的

  在孔明珠看来,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应是擅长厨艺的能手。“一调羹油一桌菜”,便能让丈夫子女赞不绝口。

  前几年,孔明珠同开7个美食专栏,整天忙得不亦乐乎。每次妻子在电脑前枯坐,先生孔海明总是识趣地放轻电视机“噪音”,还不忘吹捧孔明珠说:“写美食是你一生中做得最对的事情!”妻子写美食,自然少不了下厨试验一番,能吃到天下各种美味,满足口腹之欲,先生岂能还有怨言?

  “妈妈,我好想吃你做的大排骨。”和远在国外的女儿妞妞通话,孔明珠总能听到这声“哀怨”。每逢女儿回国,她总要准备这道大排骨,把剔骨的排骨肉两面抹上生粉,加入黑胡椒粉、干贝素、糖和酱油,在油锅里畅快地炸一通,这排骨成了妞妞舌尖上最特别的记忆。

  孔明珠的好厨艺当然不是天生的,用她的话说,那可是给“逼”出来的。

  家里原有七个孩子,孔明珠最小,父亲对她自然宠爱有加,每次哥哥姐姐买来食材,父亲便在一旁指导,指名由小明珠掌勺。时间一长,孔明珠对烹饪渐渐生出好感,由最初的排斥变得莫名喜欢。

  要说父亲是孔明珠日后成为好“煮妇”的领路人,那么婆婆才是对“孔娘子”厨艺影响至深的人物。婆家是宁波人,宁波人很注重吃喝,孔明珠的婆婆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整天泡在厨房里,在客厅几乎见不着她的身影。

  “我和先生谈恋爱的时候,每次去他家吃饭,婆婆总是一抓两只鸡,一炖两个蹄髈,张罗一大桌饭菜。他们家四个孩子,个个都是‘天吃星’下凡,再多的菜也吃得精光,把我给看傻了。”

  结婚后,每次带着孩子和先生去婆婆家,婆婆总是盯着儿子看半天,连说瘦了瘦了,要不就捏着孙女的手臂和屁股,嘴里念叨着:“孩子怎么都没油水啊?”弄得一旁的孔明珠好不尴尬。

  有这样的婆婆,先生和女儿的胃口自然被养得“又大又刁”,孔明珠必须在厨艺上奋起直追,否则怎么喂饱家里大小两个“天吃星”?下回只有带着白胖的先生和女儿去婆家,婆婆那边才好交待呢!

  人见人爱的“孔娘子”

  “孔娘子”首先是一个作家,然后才是厨娘。那年《新民晚报》主编邀请她写一篇美食专栏的样稿,孔明珠不写那种“盐几克、油几两”的菜谱文章,而是穿插场景和故事,融入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既有小说手法,又有感情色彩,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孔娘子”专栏因此大受读者欢迎。

  为了写好专栏,孔明珠可谓绞尽脑汁。去趟菜场,她总要拉着卖菜师傅问东问西,菜市来了一种新品种鱼,她也要问上半天。和朋友出去吃饭,动筷前她总要拿出相机先拍照,说是为稿件搜集素材。问了拍了还不够,有时看到新菜种,她还要回去和先生商量着自己做了尝鲜。

  写美食专栏让孔明珠的厨艺进步很大,对美食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原本在孔明珠的观念里,美食是物质享受,她生在知识分子家庭,自然不提倡这样的享受,“把菜弄熟,能吃就成”,现在她对食物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饱腹的“能吃”阶段,而是上升到享用的“好吃”阶段。

  在饮食观念上,孔明珠提倡“用简单方法做菜,解放劳动力”,“蒸蒸煮煮,一调羹油一桌菜”,提倡清淡健康的饮食理念,“重油重味固然好吃,但做起来太麻烦,而且还不利于健康”。

  这样的孔娘子不仅读者爱,连朋友也把她当成座上宾,只因点菜是孔明珠的一大绝活。在“点菜绝技”中孔明珠这样写道:“点菜真的有学问,既要考虑一桌客人的文化构成、年龄搭配,又要考虑市面上的美食流行趋势,这家饭店的帮派要了解,特色菜需掌握。请客的主人脾气也要摸一摸,是小气鬼还是海派绅士、大家闺秀?……点菜还要记住几点,分量:10人8至10个冷菜,6至8个热菜,1锅汤2份点心;荤素搭配,清淡和浓重相间;甜品压阵。不了解这家店的,通俗菜打底,冒险不能多,但每次一定要有抓眼球的贵重菜,否则请客就失去意义。”

  每天有一件开心事,生活就很美好

  生活有千种美好,但每天只要有一件,就能令孔明珠感到知足。在她的书柜上贴着许多她喜欢的格言,其中有一条这样写道:“一个作家要有面对一些简单的事物,比如落日或一只旧鞋子,而惊讶得张口结舌的资质。”

  “我是天秤座,有选择障碍,我女儿是双子座,总是帮我决定,从高中开始,基本都是我听她的。”在朋友眼中,孔明珠母女俩更像是姐妹,而且孔明珠更像妹妹一些。

  孔明珠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尤其如今女儿不在身边,她和年轻人的交流更为密切,许多年轻人称她为明珠姐姐。她也自称是“懂事的家长、开明的老人”,在女儿面前“示弱”,与年轻朋友平等相交。

  先生孔海明和孔明珠同姓,孔明珠认为这是一种缘分。“那会儿他阿姨和我姨夫住一个楼,两人烧菜的时候一合计,我姨夫就塞给我一张音乐会的票说:‘去看看,喜欢就交往交往,不喜欢就别理他!’我那时候看的对象可多了,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印象不错!”

  这就是孔明珠眼里的缘分,两人生活了几十年,浪漫散见于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

  最近孔明珠喜欢上了微信,常常在微信上和别人吐槽自己的生活,比如今天家里打了个蜡啊,最近腰酸背疼之类的。先生每次看到,总要“数落”孔明珠很“神经”,直言自己“受不了”,后来孔明珠和女儿开了个微信群,把先生也拉了进来,这下他才一发不可收拾,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迫不及待加入到微信转发“心灵鸡汤”大军的行列中了。

  后来孔明珠有不开心的事,就有意把情绪在微信曝光,先生看到之后,就会很“识趣”地不去招惹她,有时还开导她几句,特别是孔明珠看书写字的时候,他会体贴地把家务活给揽了。这让孔明珠暗暗爽在心里,需要的时候演个戏也是有的。

  从生活细处发现美,这不仅是孔明珠作为作家的本能,也是孔娘子身为“煮妇”所具备的特质,家有贤妻若此,夫复何求?

  摘自《金色年代》

  文/一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