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手机“攻陷”的平静生活

  • 来源:消费电子
  • 关键字:智能手机,生活,移动金融安全
  • 发布时间:2014-04-16 13:45

  事故频发、资金被盗刷,伤不起!

  不久前,记者到上海出差,乘坐地铁外出时巧遇了一个壮观的场景:同一节车厢内,所有乘客齐刷刷地低着头,都在操弄自己手中的手机。记者在车厢内仔细观察了一番,车厢内共有43名乘客,有的完全沉浸在游戏的紧张气氛中,耳边响着斗地主和飞机大战的声音;有的正浏览网上新闻,关注马航失事飞机的最新进展;有的正跟朋友聊微信,聊得起劲;有的在网上看小说;有的托着手机放在大腿上正观看连续剧,看到搞笑情节还忍不住发出“咯咯”的笑声……

  在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娱乐、消费……“指尖上的生活”越发有滋有味。我们也不难发现,身边的低头族越来越多,甚至在餐厅、机场、车站、马路边、公车、地铁等公共场所形成了一道极具时代特色的独特风景线。

  手机不仅侵占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把一双双疲惫干涩的眼睛锁在小小的屏幕前,而且在健康或者财产安全方面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不少人平静的生活可能因使用手机不慎而变得一片狼藉。

  血的教训:手机正偷走你的注意力在出现了手机爆炸、使用充电中的手机被电击的案例后,手机使用安全问题已经被反复强调多次,但大家普遍关注的仍是手机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往往忽略了人一时大意而带来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因玩手机入迷而引发意外事故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这并不涉及手机质量,也不关乎手机使用正确与否,而是使用者玩手机走神引起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提醒手机低头族,走路玩手机容易撞电线杆,过马路玩手机容易出事故,乘坐地铁时玩手机入神也可能掉入轨道,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也有不少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可不是开玩笑。

  【案例1】一名25岁的小伙边走路边用手机与热恋的女友聊天,突然撞上电线杆,顿时感觉头“嗡嗡”地响,等自己晃过神时,发现已经蹲坐在地上,额头上出现了鹌鹑蛋大的包,还伴有头疼、恶心等症状,被诊断为轻微脑震荡。医院的医生还介绍说,该小伙不是第一位因为低头玩手机送院救治的年轻人,最严重的还做过开颅手术。

  【案例2】上海地铁站内,一名乘客在站台候车时掏出手机边走边看,完全被手机所吸引。由于站台没有安装屏蔽门,仅几秒钟,这位乘客一脚踏空,跌落至列车轨道区域。幸好车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立即进行施救,并拨打了120电话将乘客送至医院。

  【案例3】上海一名女孩不仅乱穿马路,还边过马路边低头玩手机,结果瞬间被公交车撞出近十米。

  【案例4】宁杭高速上,一车主看见团雾觉得很美,便用手机拍照并发微信与朋友分享,结果前车突然减速,避让不及导致追尾事故。

  【案例5】在南京,一名17岁的女生与同伴外出聚餐,她边走路边玩手机,要过一座桥时,一脚踏空,掉入没有护栏保护的深坑,经抢救无效死亡。

  其实,不只是国内,国外也有不少类似的案例。例如,日本东京都板桥区大山东町就曾发生过一起交通惨案。一名男子边走路边玩手机,因太过投入而大意从路障栏的下方空隙走进了电车与公路相交的道口,并与小川町开往池袋方向的快速急行电车相撞,男子被撞飞后当场身亡。

  据日本东京消防厅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年,因在徒步或开车时使用手机发生事故、边走边看手机的路人突然出现而发生车祸被送医的伤员人数,仅东京都就多达36人,其中1人死亡。东京消防厅从2010年开始,以救护车的运送记录为依据,开始调查在路上使用手机时发生的事故。结果显示,2010年负伤者为23人,2011年为29人,2012年增加至34人,2013年运送伤员为36人。

  另据英国去年的一项报告显示,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接导致了因车祸死伤的儿童人数攀升。许多正在过马路的孩子本应高度注意过往车辆,但他们却由于忙着用手机给朋友发短信、发微博、浏览网页、玩游戏或者登录社交网站而走神。数据显示,殃及少年儿童的严重交通事故已经达到十年来的新高,需要引起人们警惕的是,智能手机普及是儿童交通事故增加的因素之一。

  列举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数,还是那句老话:小心驶得万年船!

  木马钓鱼的魔掌伸向手机支付

  说完了人身安全,我们再来说说手机支付安全。根据网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4亿元,同比增速707.0%,据预测,2014年这一市场规模还将增长141.1%。

  在移动支付日趋流行的今天,其便捷性日益突显。把银行卡或支付账号绑定手机,购物、转账、付费均能在手机中迅速完成,只需按几下甚至直接刷一下,操作极为简单。不过,手机支付似乎并不安全,信息泄露、病毒侵袭、账号被盗、钱款被消费等诸多安全隐患正逐渐暴露。

  【案例】去年11月,广东清远的罗小姐在网上购买了微信钻石并通过微信绑定的信用卡支付了130元。之后因手机故障,罗小姐曾一度停止该手机和手机卡的使用,直到一个多月后才重新使用。此时,罗小姐才发现绑定该手机的信用卡有多次小额的扣费,每月扣费金额在200元至400元不等。随后,罗小姐通过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到,这些扣费均是自动转到财付通账号上的。

  根据罗小姐提供的扣费清单,记者发现,从2013年11月24日开始,每个月总有几天出现最少3次的扣费,2013年12月2日和2014年1月16日甚至出现了每天扣费8次的记录,每笔扣费金额为9.5元、10元、19元或20元。

  记者将罗小姐的情况反馈给深圳财付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经查询,这些扣款均被用于购买多个游戏的游戏币。对此,罗小姐很疑惑:“这些游戏币并不是我自己购买的,有些游戏我根本没有玩过。而且按理说,每次扣费前是需要通过我的手机进行验证的,手机和手机卡都在我身边,之前还有一段时间停用了,从未进行过验证,也未收到短信通知,为何能直接扣费?”对于这些疑问,财付通工作人员表示罗小姐之前购买的是微信钻石,这种不会造成自动扣费,很可能是用户的账号被盗了,只能建议罗小姐报警处理。之后在财付通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罗小姐解除了微信上的信用卡绑定,但之前的扣费已无法追回。

  对于移动金融安全来说,手机就相当于一把安全锁,如果手机丢失或手机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则可能造成绑定的支付宝或信用卡等被盗刷或资金被转走。

  在处理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网络交易投诉有丰富经验的罗先生介绍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假冒钓鱼网站也开始在移动互联网平台大量涌现,木马病毒成了手机支付的主要风险之一。对此,他作出了以下提醒:

  一、消费者的手机不要轻易越狱或刷机。因为手机刷机后,手机内部留存的信息数据如账号密码、短消息验证码等均能被木马病毒轻松翻阅和传送。

  二、用手机上网时不要随意登录一些不知名的网站,尤其是一些以性感图片或视频吸引人的小网站。

  三、二维码不可轻易扫。据了解,尽管扫描二维码本身并不会让你的手机感染病毒,但很多消费者在扫描过后会跟着提示不自觉地打开链接或下载安装软件,而木马病毒有可能就潜藏在其中。

  四、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或卖家发送的图片或者压缩包,小心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

  五、如果收到“电子密码器失效”、“U盾升级”等短信通知,应该直接拨打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咨询,或者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不要随意通过短信中的网址登入网银。

  某支付平台负责风险防控工作的工作人员也提醒道:“智能手机尽管很方便,但也很容易泄密,为了安全起见,可以给手机设置开机密码,同时安装一个手机安全软件,可远程锁定及定位;安装手机软件最好选择正规渠道,防止软件中被添加不明插件;手机中的移动支付软件不要设置成免登录状态,而且登录密码与支付密码应不相同,一味追逐便捷省力,有时是以牺牲信息安全为代价的;如果丢失手机,应第一时间挂失SIM卡,以防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如果有银行卡、支付宝等的绑定,也可第一时间使用安全软件的防盗功能,远程删除手机里的支付数据,并及时联系服务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冻结或修改相关软件的登录和支付密码。”

  通过以上案例及专业人士的解析可以了解到,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对其在安全方面带来的影响也应该提高警惕。也许从细节做起是最好的开始,比如不在加油站等有油罐的地方接打电话;不在开车途中使用手机;当手机充电的时候不要把它放到床上或木制家具上,打电话时拔下充电器……如果使用手机不当,正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般,后果会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如果有所控制,手机也可能成为阿拉丁的神灯,只呈现出你想要的一面。

  记者/蔡映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