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 . 15晚会早已落下帷幕,“让消费更有尊严”成为今年的主题。又经过了一年小心翼翼的“为人鱼肉”之后,消费者们翘首盼望今年的3 . 15又会揭露哪些让人胆战心惊的“黑幕”。当晚会的帷幕拉开,几人欢喜几人忧,而千千万万个消费者们真的获得了尊严感和满足感吗?
每年的3 . 15晚会尽管像旋风一般很快刮过去,却总是给社会敲一记闷锤,让无数心灵感到难以言说的彷徨。对于那些被曝光的企业,可能短期内会面临众多消费者的质疑,迫于压力有些企业会选择改变,总归会使得消费者的权益获得某些保护,然而,对于众多的消费者而言,3 . 15晚会又留下了什么呢?
作为消费者中的一员,每次3 . 15之后我都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原来有这么多商品是不可相信的,原来即使我们知道真相有些事情还是无法改变的,为何一年一度的3 . 15之后,情况未曾好转,反而出现了越来越让人焦急忧虑、防不胜防的乱象呢?
知道真相虽然残酷,但归根结底是件好事,然而太多时候,都是在损害发生之后我们才知道真相,谁的手机被无故吸费了,谁在玩微信时被骗了,谁买的昂贵的新相机照相时出现黑点了……当别人成为受害者的时候我们没有特别留意,当我们自己成为受害者的时候,也难辨是非,到底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成为了一个个隐在暗处的谜团。
当“让消费更有尊严”被作为一面大旗挑起时,其实我们就已经明白了,在消费领域尊严的缺失已经不是某个人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堂堂正正地拿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消费,为何没有知道真相的权利,为何会遭遇如此多的骗局,为何在上当受骗后还求爷爷告奶奶求助无门。如果“消费者是上帝”是真的,难道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容不得“上帝”的存在吗?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且不说上帝,只是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的权利都难以保障,而是千千万万个发不出自己声音的“弱者”。弱者往往是需要保护的,而这种保护又常常陷入某种悖论。在别人的保护下,弱者永远强不起来,在别人施与的尊严中,尊严永远硬不起来,真正属于消费者的口号不是“让消费更有尊严”,而是“要消费更有尊严”!只有主动去争取尊严,那尊严才会真正永久地属于自己。
如果我们不是每日对消费侵权事件不闻不问;如果我们不是每次在被骗以后选择忍气吞声,如果我们不是一年又一年无助地托着脑袋等待3 . 15的开场与落幕;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助与助他中获得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一身硬气与技巧……那些拙劣的把戏还会一年年愈演愈烈吗?不要再说我们是无辜的、无助的、无力的、无可奈何的,不要再骂社会是堕落的、贪婪的、自私的、无可救药的,如果社会仍然是那个样子,也许正是你、我、他惯出来的。就像尊严不是别人让我们有我们就能有的,而是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
《消费电子》杂志记者许红敬,毕业于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试图用真诚的文字描述社会的复杂、用内心的声音重塑人间的纯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