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数字化:从被动到主动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商业数字化,埃森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17 08:59
以技术为核心的初创型企业长期是市场中坚挺的颠覆力量,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那些规模更大、更加成熟的竞争对手。然而,这种局面即将发生变化。据埃森哲最新的研究发现,大型企业已开始利用自身的技能、规模和影响力优势,转型成为真正的数字化组织。而最新的《埃森哲2014年技术展望》也揭示了未来数字化中坚企业目前正在经历的趋势转变,提出企业在未来推进全面数字化建议,助力全球企业推动根本性变革,借助数字技术迈向未来,这将是下一场重头戏。
以下是《埃森哲2014年技术展望》揭示的六大技术趋势,这些趋势和案例可以帮助大型企业通过扩大创新领域以及采用数字技术来构建竞争优势,从而像初创公司一样成为市场的颠覆者。
趋势1,数字与现实边界模糊:将智能扩展到边缘
“这对公司来讲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的机会,不仅可以变成全天候的运营。同时,公司还可以运用传感器来预测虚拟世界、数字世界、现实世界的消费者的情况。”埃森哲亚太地区战略董事总经理何悠毅(Jouni Hakanen)举例说:“加利福尼亚的一些葡萄园将传感器与分析技术和天气的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改变以往手动分析土壤的情况,实现了自动化的科学培育。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葡萄产量,而且品质比以前好20倍。”
就像谷歌的无人驾驶的汽车和眼镜所带来的惊喜和改变一样,普通的消费者现在已经能感受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正在模糊,以往只能出现在电影里的情景正在一步一步的变为现实,而不久的将来企业界也应该会有同样的感受,而且这样的变化会让企业的管理和效益有很大的提升。
趋势2,数据供应链:让信息流通起来
埃森哲的调研发现,目前80%的公司确实投入和很大成本为企业数据分析购买了工具,搭建了系统,但其中只有40%的公司对自己分析的结果或者对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感到满意。所以说,企业需要真正地把数据当成一个资产,让数据在不同的部门流动起来,产生它们的价值,再把这些价值合起来,最后能够变成仓库里的产品,变成自己下家销售商能够卖的东西。
“农夫山泉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销售之所以非常好,就是因为让数据发挥了价值。”埃森哲北京技术研究院院长刘东说:”农夫山泉的每一个销售每一天要访问不同的销售地点,对每个销售地点都进行拍照,内容包括产品摆放、促销的形式,再将数据传到后台做整体的分析。最终结果是这家公司对自己的终端掌握的程度非常实时可靠,从而做到对自己整个的销售链条的智能把控。”
趋势3,驾驭超大规模:硬件重现舞台
网上评论对这一条趋势的认同感很强烈,这跟构建企业本身的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关系,通用电气的转变就例证。在旧时代IT对通用来说是辅助性的东西,所以就把它外包了出去。但通用汽车最近花了大价钱、大成本把外包的东西又拿回来,建立了自己的海量数据中心。原因就是通用认识到汽车已经慢慢地变成了联网汽车的一个物理附件,将来汽车的价值是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此外,国内也有一个很好例子——华大基因,现在是全世界范围内基因测序的最大的工作量的承担者。它不仅是测序的能力强,甚至连美国生物基因测序的主流厂商都买进了。它原有的核心能力是测序的能力,现在把数据放在一个好的计算框架里面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看到,利用超大型的硬件在自己生态系统里建造一个比较竞争有力的位置,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事实上,各行各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存在数据挑战。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超大规模系统和大数据一体机的优缺点,具体分析使用某一种硬件并优化数字业务的机遇和风险。
趋势4,应用再定位:软件是数字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埃森哲认为,企业应在自己原有系统基础上再建立一个企业针对内部员工的应用商店,员工可以使用这些应用做好自己的工作。由此公司会更加地灵活为员工提供服务。而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54%比较卓越绩效IT企业都是已经有自己的移动应用商店,而只有20%的普通公司有自己的移动应用商店。据Gartner之前的调研结果也显示,将有24%的公司到2020年会建设自己的应用商店。
在消费领域,应用已经有非常丰富的体验。然而对于企业来说,问题就变复杂了,往往需要多个应用交错运行,而且会涉及多时区、地点和大量员工。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敏捷型应用系统,形成高效的运作管理体系。以中国东方航空为例,该公司为员工提供了2500个装有自己应用的iPad,专门用于机舱服务,如果说一个乘客感觉到体验不是很好,工作人员就可以马上通过应用来反馈,而不是需要等到事后用纸和笔来记住这些反馈意见。这无疑会大幅替身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
趋势5,弹性架构:“有故障不宕机”,不间断运营的秘诀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无形中会增加因IT系统故障而导致的风险。如果IT部门领导想实现“不间断”运营,他们必须确保自身系统能够切实抵御故障,而不仅仅是满足各种技术规格,还需要能力来切实抵御故障和网络攻击。
埃森哲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进行弹性架构设计,必须设法寻找投资,为企业提供物超所值的安全系统。同时还必须针对不同经济环境、业务风险以及不同切入点做到弹性组织。
趋势6,从员工到众包:无边界企业的崛起
何悠毅表示,目前众包的平台日趋成熟,而且有Facebook和谷歌这些先行企业积累的成功的经验,众包也是一个趋势。确实,云计算、社交和协作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网罗到全球各地的各种人力资源,调动多方人才力量。
我们看到,现在每年大概有300亿左右的互联设施产生,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基点有望达到2120亿个。之前还在讲3G、4G,现在已经开始5G,而且宽带的速度越来越快。还有机器人的技术更加先进,不光是工厂使用自动化的设施,而且其他的领域也实现了自动化设施,实现实时分析技术。正是基于这样的变化,以及未来员工体验要求的增高和IT技术的灵活变化,这六大技术趋势确实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甘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