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额4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9%;实现营业收入33.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6.5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33.72%,这是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3年交出的一份非常出色的“答卷”。
过去的一年国家整体经济形势面临挑战,但处于重要的战略调整期的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极转型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向服务转型”是太极于2012年制订的未来5年(2012年-2016年)的战略发展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根据该发展规划,太极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中国最优秀的IT服务提供商,具体而言,就是成为行业信息化的领先者、智慧城市的领导者、IT服务创新的引领者,并明确到2016年实现公司年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太极公司在2013年坚持积极落实和推进行业信息化、智慧城市、IT服务创新的发展战略,正是这一业务战略帮助我们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在2014年我们仍将坚持这一发展战略。”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2013年太极在重大行业信息化项目上收获颇丰,500万元人民币以上项目达191项,其中1000万人民币以上项目就达87项,合同额高达21.4亿元人民币。而在智慧城市方面去年太极也取得了突破,收入达到2亿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成功实现了以高端咨询作为抓手,牵引建设项目落地。
“对太极而言,除了要集中资源发展战略性行业、深耕行业外,还要加大IT服务创新的投入,实现IT服务模式的创新。”刘淮松表示。
刘淮松说,IT服务模式创新已经被太极作为公司的一项长期战略,特别是基于云服务的IT服务模式创新,这被认为是推动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途径。据悉,2013年太极一直在与北京市经信委合作探索政务云建设和运营模式,积极规划中的太极信息产业园云计算中心也将于今年动工建设,明年竣工。另外,去年太极(含子公司)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55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29项。截止到2013年年底,公司(含子公司)累计取得329项软件著作权,170项软件产品。刘淮松表示,随着太极在创新方面的不断进步,太极将逐渐“软”化。刘淮松用“3S”来概括了太极的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业务模式,即服务(Service)、解决方案(Solution)、软件(Software)。
另外,产业链的整合也是太极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实际上,太极已经在该战略上取得初步成绩,继2010年投资数据库软件公司人大金仓,持有其34%股权之后,2013年太极又成功完成了对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的并购,而这一并购的成功也是去年太极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的重要原因。
“产业链的整合和并购将是我们达到百亿太极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网络和信息安全、软硬一体化的设备将是太极并购的重点。”刘淮松透露。
谈到太极在2014年的重点工作,刘淮松表示,公司将围绕业务深耕拓展、管理全面提升两大主题来进行,具体包括继续优化公司事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实施“大客户”战略,争夺高端市场;继续推进整合并购工作,完善产业链的整合;成立创新研究院等。
本报记者 邹大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