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从小微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方面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就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小微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小、自由流动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的局限,其发展过程中一直问题不断。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紧缩银根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贷款资格和条件要求比较高,小微企业本来就融资不畅变得更加困难。基于小微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是一个利国利民的研究课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小微企业管理不善、资信比较差。第一、小微企业处于初创起步阶段,其组织大多数是以家庭为依托进行运营的组织形式,相应的其管理是家族式管理为主,经营决策等大权都很集中,组织机构和结构比较简单,缺乏专门的财会部门及相应的人员。资信能力比较差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由以下几点造成:首先,小微企业由于其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企业一般死亡率较高,很容易出现非主观意愿上的违约现象;其次,由于缺少专门的财会部门及相应的专业人员,其财会等方面反映企业资信的东西一般可信度不高,但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授信主要依据这些来进行。

  小微企业一般没有相应的固定资产可提供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进行抵押贷款,其经营场所及设备一般都不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的抵押物范围之内。比如,小微企业主的农田及宅基地基本都是集体所有,其所拥有的只是其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同时金融机构的贷款抵押物不包括土地及宅基地。

  综上所述,规模小、组织管理不完善、资信等级比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是小微企业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也就是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使得其融资比较困难,因为给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意味着较大的风险。

  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表现的不积极。即使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基本是任务、指标式地去执行。 首先,出于资金的安全角度考虑,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小微企业不能进行正确全面的资信评估从而出于资金安全的角度考虑银行不愿意对小微企业授信;同时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那些资信等级比较低的小微企业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进而出现道德风险。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现代企业,其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短、频、快”,根据现有银行贷款的流程无论贷款额的多少其都要经过相应的程序,与大企业相比给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单位交易成本就比较高,从而以盈利为目的银行首选贷款对象是贷款金额较高的大中型企业而非小微企业。再次,即使命令式进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特别是掌握我国主要金融资源的工、建、农、中、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融资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处在城市里的小微企业,而这些银行对于那些处在乡村地区而更需资金的小微企业基本没有贷款服务。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金融机构要转变与创新。第一.转变服务。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供给方与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企业,我们可以把其看作是服务与被服务方的关系。金融机构给企业提供的资金可以把其当作是金融机构的服务,目前金融机构对企业提供的这种服务却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主动找企业为其提供服务,甚至为了提供这种服务金融机构之间还展开竞争;然而对于小微企业主动来找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却不愿意服务。金融机构要转变其服务方式,只要符合贷款要求的企业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都要主动去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要把客户视为上帝、视为资本增值的源泉。

  产品创新。金融机构不仅要在口号上积极响应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更要在实际行动上来落实。金融机构要在为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产品上进行创新,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同时结合金融机构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工商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方面进行了大量产品创新,目前工商银行推出 “网贷通”、“小额便利贷”、“三专”市场融资创新方案、小企业“工商物业贷”、“工商租业贷”等直接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另据信息日报消息:截至2011年末,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99.26亿元,较2010年末增长了30亿元,总余额占公司类客户贷款余额的20%;小微企业户数达1381户,较2010年末增长了680余户,总户数占全部公司类贷款客户数超过七成。全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较年初实现双降。

  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银行等金融机构整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持续多年出现存差,而小微企业却一直是融资欲贷无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银企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慎贷、惜贷甚至不贷。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信用担保体系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做法,要化解当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保证担保基金的充足和稳定,基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员交纳会费、向社会公众和法人单位募集资金、发行债券等多元化渠道筹资。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了多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措施远远达不到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 因此,我国政府如果想搞活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措施,更要注重其落到实处,真正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推力。政府要在巩固先前颁布的一系列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同时,继续加大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对小微企业发展扶持力度。此外政府还要积极做好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银企见面、引起洽谈会等形式,建立银行企业信息沟通平台,主动为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对接。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大庆分行人力资源部)

  林忠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