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情的诏书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霍成君,刘询
  • 发布时间:2014-05-06 14:58

  西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刘询登上了皇位,是为汉宣帝。这一年,他才17岁。当了皇帝,选立皇后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并不仅是皇帝一个人的私事,所以许多大臣纷纷上书,推荐辅政大臣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这让刘询着实为难起来,原因在于他的心目中另有人选,可在霍光面前,他不过是个提线玩偶,违背了他的意志,皇帝能不能当都是问题,更不要说皇后的事了。

  刘询原名刘病已,说起他的人生经历,可谓异常艰险。他是汉武帝的曾孙,太子刘据的孙子,正常情况下是皇位的不二继承人。可惜在他出生仅几个月的时候,就发生了有人诅咒武帝的巫蛊之祸,武帝大怒,命宠臣江充彻查,江充借机陷害太子,最后弄得太子刘据自杀,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被关进监狱。幸运的是,在这里他得到了廷尉监邴吉的照顾和保护,后来武帝醒悟过来,释放了刘病已,还下令由掖庭(专门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的部门)来抚养他。掖庭令张贺曾是太子的老部下,所以对他非常好,“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慢慢地刘病已长大成人,张贺琢磨着该给他找老婆了,恰好掖庭吏许广汉有女初长成,便做媒娶了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为妻,两个人成婚后十分恩爱,一年后就有了第一个儿子。

  他们平静的生活也就是在这时被打破的,这一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昌邑王刘贺当了皇帝,可由于荒淫无道,仅过了27天,就被霍光废掉了。刘病已因为纯正的血统,意外地被迎进了皇宫,更名为刘询。不过他十分知道自己的一切是怎么来的,也清楚稍有不慎这一切也可能如过眼烟云,所以对霍光极为尊敬,也十分畏惧。道理很简单,他是以庶人的身份被霍光立为皇帝的,而此时霍光已经独揽朝政近20年。于是人们在朝堂上经常见到这样一幕:“(霍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这个皇帝当的,着实有些战战兢兢,除了顺从,还是顺从。在这样的形势下,立谁为皇后似乎不该是个问题。搞政治的人都心知肚明,有了这种政治联姻,皇帝的地位才可能更为巩固,确保不再发生像刘贺那样的事。其实这也是霍光的考虑,不然怎么会在刘询一即位,就将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给他做了妃子呢?

  然而,刘询却让人大跌眼镜了。在经过一番沉思之后,这个年轻的皇帝下了一道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诏书:我在贫穷困苦的时候有一把随身的旧剑啊,曾经是它伴随着我朝朝暮暮,我现在十分地想念它,众爱卿能帮我找回吗?

  大臣们脑袋相当灵光,很快就明白了刘询的本意,他“故剑情深”,是在眷念着贫贱时的妻子许平君啊。见风使舵是做下属的基本业务素质,于是不少人又纷纷上书请求册立仅为婕妤的许平君为皇后。刘询顺水推舟,了却了自己的最大一桩心事。

  霍光的不满显而易见,依照惯例,皇帝的岳父应进位为列侯,而霍光却坚决反对,只封了个“昌成君”,身为皇帝的刘询震怒不已,然而除了生气,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霍光的老婆霍显还不死心,乘许皇后第三次坐月子的时候,买通了宫中的御医,毒死了她。刘询悲痛不已,追封她为“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

  霍成君如愿以偿,当上皇后后飞扬跋扈,挥金如土,全然没有许皇后的低调与贤德。刘询装聋作哑,表面上千依百顺,只是始终也未曾与她有一儿半女。公元前68年,霍光死了,第二年,刘询封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立与许平君在民间所生的刘奭为太子。不安分的霍显对此的反应是“恚怒不食,呕血”,竟然授意霍成君伺机毒杀刘奭。再后来,丧心病狂的霍显策动政变,此时的刘询终于不再隐忍,将霍家灭族,为许平君报仇雪恨。

  汉宣帝刘询至今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不是因为他的政治贡献,而是他那一纸充满温情的诏书。在无情的政治角逐中,在身处危机四伏的险境中,他的选择,让人意外,更让人温暖。他告诉我们,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可以超越生命,无论怎样的腥风血雨也不会让它改变。

  清风慕竹

  (张志军摘自《知识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